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碗碗腔音乐》 第三章 碗碗腔主要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1)




















     
  一、铃铃(碗碗)的演奏方法
  碗碗腔的梆、铃由一个人来操作,他是曲调、唱腔进行时的指挥者,要了解剧情的发展变化,唱词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句词的音节以及句头长短,还要熟悉演唱者换气、呼吸的地方,同时要掌握乐队在伴奏过程中的速度、情绪的转换以及强、弱、气氛烘托等等。可以说击梆、铃人是演唱者、演奏者的“主心骨”,谁离开它也觉得不美、无把握,特别是遇到板式转换时的节奏,或加碗碗锤,或减碗碗锤那是很关键的,而且是有一定规律性的。操作人左手食、拇指轻拿铁捧,按曲调的节拍轻轻地击撞铃铃(碗碗),这也是整个演出中唯一的统一的节拍(板、眼)
  1.慢板板头及唱腔中的基本击法
  (1)加碗碗锤的击法
  慢板板头刚开始时,击铃人为了掌握曲调进行的速度,因此在曲调的前两拍,总之每拍击一下,待节奏基本正常后(第三、四拍始),即变为:慢板(慢速)每拍击四下;紧板(中快速)的每拍击两下。
  慢板唱腔中,强拍击一下,弱拍击两下。进入过门音乐即变为每拍击四下。
  以上两例谓之加碗碗锤的击法(碗碗锤=铃铃锤)。
  (2)减碗碗锤的击法
  慢板要转入东路板时,在转板处,要及时变每拍为两击或一击,待节奏正常后方可加入花彩。
  东路板转二八板、转紧板、紧板转飞板等,凡是速度要转快时,铃铃的击法都是减少每拍撞击次数。
  以上两条“加”、“减”的基本原则是:慢加、快减,板式转换时注意击板(板即正拍)。
  速度特别快时,如飞板,每拍只能击一下。在插曲、歇板(不用梆子时)每小节击一下,这不能算是“减”,它只是掌握速度。
  这里要特别说明、梆子很多花彩的击法都是以铃铃为依据的:铃铃繁,梆子花彩亦繁,铃铃简,梆子的花彩亦简,这完全是正比例。
  2.散板的击法
  散板本身无板无眼,这时铃铃的作用只能是音色调剂、润色。其原则是:有节拍击节拍,无节拍击尾音。
  以上两例可以看出铃铃在散板中只是衬托,辅助旋律,并不像在正规的节拍中那样重要。
  总之,铃铃在碗碗腔中是好击难掌握,一般初学者、往往只注意梆子击法,忽视铃铃击法,因此在演出中常常出现过快或过慢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击铃人在演奏过程中不会“加”、“减”或加减不及时而造成的。要打好铃铃有两条:①首先熟悉碗碗腔各种板式的互相转换以及转换过程中的速度。②苦练梆、铃击法(左、右手)的结合。如:以上五种方法仅供学习击梆、铃人平时的练习,当然还有很多种方法,请击梆、铃人自己去摸索、探寻,为更进一步把梆、铃的击法与碗碗腔的板眼结合得更好共同努力。
  二、月琴演奏法
  1.定弦音高及各音的位置
  月琴系四度定弦,外弦最低都得在小字一组的'g或'a音,最高可定在小组二组的C或﹟C音上。外弦最宽音域是两个八度(1—1—1),但品只栽在空弦音以上的第十二度。内弦距外弦音相应的低四度,品只栽在空弦音的上六度。上图画虚线处属无品音位,由演奏者自己掌握使用。另外月琴的品位无半音、属五声音阶体系,音高可以由演奏者掌握,控制(后面详谈)。
  2.演奏姿势
  弹奏者右手拿拨子,左手执琴杆上端,使琴底侧的一个角(八角形)放在演奏者的两腿之间靠近腹部的空隙处,琴身自然呈斜向,左手伸开,使琴杆放在虎口上,为了左手演奏时,滑动方便,左手要松。左手食指戴一铁套,穿至第一关节处,可任意上下滑动至每个音,其他三指用第二关节按弦,这是因为:(1)琴杆宽、厚,为按内弦音方便。(2)因第一、二把位大,只有伸开掌心,用手指的第二关节才能够上音位(用手指头按弦的只有三个音)。
  右手腕稍向内弯,大拇指、食指、中指的指头紧握拨子的三分之二处,其他手指握住拨子的后半端,使拨子的前端斜向琴箱上缚弦处约两寸的地方,弹奏时,需要弱,拨子向下,需要强,拨子向上。总之,弹奏点可以自己选择。
  碗碗腔月琴不同于京剧或其他任何月琴,从它的定弦形式、样式、构造,所用弦的粗细、质量,到它的栽品、弹奏方法是全国比较少见的一种古老乐器;虽然古老,但它音色圆润、透亮,个性特殊、突出,特别是它的弹奏方法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因而很值得向全国推荐,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因而很值得向全国推荐,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3.右手技巧表
  以上所介绍的七种右手弹拨技巧供学习碗碗腔月琴的同志参考。不过,这里特别强调说明的一个问题就是:碗碗腔月琴弦粗、拨子硬,它和一般的弹拨乐器在拨法上大体相同,但弹奏过程中的拨子触弦点以及所用的力度很不相同,特别是其中的双拨、甩拨、擂拨、泛拨完全是用小臂、手腕的力度紧密结合拨子的部位(尖、稍前端)按曲调情绪酌情、灵活运用,否则就会影响它的音色以致影响它的独特的风格。
  4.左手技巧
  (1)食指换弦法
  这是碗碗腔月琴独特的一种演奏方法。月琴揉弦不同于其他弦乐器的揉弦,压、搂、搔、揉,以达到柔和的效果,月琴品高(最高约三公分,最低也有一公分多),弦粗。若用以上的几种方法根本无济于事,不会有任何效果。演奏者只有用它的特有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具体方法是:在某一音的品位上,轻轻地、小幅度地滑动,这种滑动是以小臂、手腕的力量牵动手指上下快速滑动才能起到柔和作用。艺人们称这种揉弦的效果谓“水花音”,音色水灵灵、亮铮铮、清澈而透明,似水的波纹,忽明忽隐,闪烁光彩。这种揉弦与擂弦结合在一起演奏效果更佳,长音符用得较多。
  另外,还得附加说明,碗碗腔的曲调分两大类:花音、苦音,这两类曲调中的“4”、“7”两音都各有游移性,特点也各有不同。花音曲调中的“4音”偏低,倾向本位4,“7”音几乎是本位7。
  以上曲调中的“※”下之音符,基本上是本位音,但仍比本位音偏低些。
  苦音曲调中的“4”音偏高,倾向#4,而“7”音则偏低,倾向b7。
  以上曲调中的“※”之下的音符,4音略高,但不是#4。7音略低,但不是b7。
  上述这些不同的特点,在月琴演奏技术上,完全是以食指的揉、滑来调节。因为月琴的品位无半音,所以在演奏中,左手食指的滑、揉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直接影响演奏效果,掌握好音准及音乐的风格是最关键的一条。月琴上的这种揉法一般情况下大都是在4和7音上进行。
  (2)食指滑弦法
  月琴上所有的换把、滑音都是用戴铁套的左手食指来完成的。这种指法是演奏碗碗腔的最大特色,如果不会滑弦,或不会用滑弦法去演奏碗碗腔曲调,那一定会失去碗碗腔的韵味、风格,这是肯定的。望初学碗碗腔者经心体察,耐心练习。滑弦约有以下几种。
  A.单滑
  拨子只弹一下或挑一下,而音响则是两个音的效果。这种单滑多在二度,三、四度音程之间,慢速度进行时,上行音的最多,如:
  B.擂滑
  擂拨弹奏,左手食指向上或下滑动。多在四度、五度、七度、十度、十二度之间。左手食指按弦时既不能重,也不能轻,否则不是滑不动,便是音不准。如:
  以上曲调的音符上有或都属食指直接滑下或揉弦的示意。
  C.上滑
  音程关系是下行,由高音向低音滑动。
  D.下滑
  音程关系是上行,由低音向高音滑动。
  以上这两种滑弦都是根据琴的位置而言。实际上,月琴演奏中下滑音(曲调上行)用得最多,而上滑音只有内弦的,外弦的,除此一般不用。
  (3)打音(沾弦或搔弦)
  月琴上的打音多属独特效果,并不常用,但它却别有风韵,音量虽小,却给人以恬静、淳朴之感,具体作法为:拨子重弹左手食指所压之音,二指或三指抬高往下猛打下方的音,使其发响。如:
  月琴上只有五个音用打音效果较好,即:
  空弦五个音,除此之外,别的音也可打音,但音量极小,无效果。
  总之,月琴左手的技巧集中地表现在食指的运用上,揉、滑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现碗碗腔曲调的风格以及它所要表达的内容的基本情绪,如果食指用不好,或忽视它的技巧练习就会失去月琴存在的意义。
  另外,还得说明,因为左手食指在演奏中要戴铁套,很多初学者对此很不习惯,同时他们总是按一般弹拨乐器的性能去看待它,因而也不愿意戴铁套,结果曲调学得不少,相反使月琴的音色、音量都受到了损害,味道、风格更是格格不入。所以说左手食指的练习是直接关系到碗碗腔风格的比较关键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月琴演奏者左、右手的结合练习,对充分发挥月琴的特色以及对发展碗碗腔三大件(月琴、硬弦、板胡)的功能、作用来说,更是关键的关键。否则,月琴这一古老的,颇有特色的乐器将会被淘汰出大舞台之外去了。
  出 处:碗碗腔音乐/党晞光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