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碗碗腔音乐》 第五章 碗碗腔各行当唱腔及道白的特点






















 
  碗碗腔属小剧种,但行当分工却很精细,能使一出戏中的任务性格化,并能使人物从唱、念、白、动作贯穿始终。这一点比起其他小剧种来,显得更完美些。
  抱本人以不同大、小的音量,不同位置的发音方法,不同音调、语气、声韵的处理,不同音色的对比,严格的、细致的、鲜明的区分各个角色的各项不同。这一点对搬上大舞台继承发展各行当的特点是非常宝贵的经验。以下分别予以介绍,供读者参改。
  一、假声类
  1.小生
  传统戏中,文小生的假声用得较多,尤其是唱腔的开始句、落板句。唱腔中间也有,但不多,中间句(上、下句)一般多用本声。假声多用在曲调的持续音(长音符)上。如:等。在出现假声之前,曲调进行要先做准备,一般多在七度、八度之间如(紧板送板):
  文小生的假声要唱得自然、柔和,不能太冲、太强。
  2.武小生(纵眉生)
  传统戏中武小生多为硬音(花音)曲调唱腔,包括二花脸在内。假声多在开始句及落板句的拖腔用,一般只限于其使用的方法同上。
  传统戏中,把武小生的假声称为“将音”,要求铿锵有力,与文小生有强烈的对比。
  3.小旦、正旦、(花旦、青衣旦)
  旦角的唱腔可说是碗碗腔音乐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从曲调旋律到声乐的处理都非常之讲究,碗碗腔之所以给人们有悠扬、绚丽、恬静、雅素、细腻、别致的美好感觉,当然是多种因素,但旦角的唱腔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真假声结合运用,更是别具一格。假声约有下列几种运用方法:
  (1)唱腔在任何板式中的开始句及落板句的拖腔必用假声,以真声吐字。
  (2)唱词中的第二个音节或第三个音节处,假声用得较多。
  (3)道白中的个别仄声字用假声装饰,或用后倚音挑出假声。
  (4)转换板式时,假声多用在下句唱词的第二个音节或最后一个字上。
  [例](韵白朗颂中的假声运用)
  旦角在道白及韵白中,真声与假声之间大跳极多,四、五、六、七、八……十四度等,如“双官告”中的一句叫板:
  [例](转换板式时假声运用)
  (慢板) (东路板)
  那贼子伸双手我命丧黄泉。
  (东路板) (紧板)
  哗啦啦闪奴跌一跤。
  总之,假声多用在仄声字上(包括唱、白),因之在声乐处理上有下列要求:
  A.真假声音量大小要均衡。
  B.真假声之间衔接要自然。
  C.假声的发音位置是要求在脑腔,共鸣不能太大。
  D.假声音色要求圆润、灵巧。
  E.假声持续音应多处理在:1、7、6、5、4五个音上(再高或再低都不好)。
  F.演唱者必须着重练习:装饰性假声,后倚性假声,上下滑音,回转滑音,以及真到假,假到真之间的大跳音程如:等。并要求以各种不同的情绪、语气、气氛、予以练习(以上音符是音高示意,并不绝对)。
  二、本韵类(以本身嗓子演唱的角色)
  1.须生、老生
  男中音型,以喉腔共鸣为特点,不用假声,音区一般多在A=1的(5—2)之间,持续音是:这几个音上。
  2.老旦
  女次中音型,以鼻腔共鸣为特点,不用假声,音区一般多在A=1的(4—6)之间,持续音是:几个音上。
  3.老生、老旦两个行当的共同特点
  (1)以演员本身嗓音为基础,要求尽量宽、厚、亮。
  (2)下句唱腔要归韵。
  碗碗腔唱腔中的下句曲调必须终止在低音“5”上,这样对准确地读出字的四声关系来,限制太大,特别是阳平声字如:阳、娘、良、房、狂、狼、墙、床……年、廉、严、田、闲等等的字,若出现在下句最后一个音“5”上时,都必须归韵的方法处理,使该字尽量符合它本来的声、韵关系。
  上例中的“还”字的一小节,从曲调上看,七度上行,并突然休止,有些别扭,但对“还”字来说却属准确的归韵。如果是旦角唱腔,那么肯定不会这样处理,那一定是:
  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艺人们对归韵的演唱方法很强调,也非常讲究。尤其是方言性强的一些字,要按照本地区(碗碗腔)对该字的声韵关系来处理,这也是艺术创造,马虎不得。碗碗腔须生、老旦唱腔的特点、味道、风格与此种归韵处理的方法演唱,有很密切的联系,也是与小生、旦角在演唱上的区别之一,因而,千万不能忽视。
  三、丑角类(老丑、小丑、丑旦)
  此类角色的唱、白基本同全国其他剧种中的“三花脸”——丑角,较自由,在滑稽、幽默的基础上,有很大的随意性。主要特点约有下列几种:
  1.唱、念、白都可以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发音位置:鼻、口、喉、腭、脑都应学会,音量、音色可根据角色性格的需要灵活处理。碗碗腔传统戏中要求:真字、假嗓加“做作”来完成角色的性格化。
  2.除了唱腔设计与其他行当在曲调上的差异外,使用虚字、虚词比较频繁。常用的虚字、虚词约有以下几种:
  (1)虚字
  哎、唉、咳、嗨、啊、呵、噢、哟、嗯、咹、唻、乃、哪……
  (2)虚词
  哪呼、咦呼、嗟呼、*(左口右衣)*(左口右外)、来拐、耐拐、哪吆、拉得儿、哪呀哈、一呀哈……
  以上的虚字、虚词不光在道白中常用,很多的唱腔中都出现,如:
  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总之唱腔中虚字、虚词是常有的,一定要用得恰当,别致,不落套,不俗气。要有幽默、滑稽感。
  3.板歌以及说唱性的曲调也是丑角的一大特点。这种形式多用在紧板中,两段体曲式结构:唱—说—唱。前已介绍过的“观灯”,就是此种形式,还有如:“阎王乐”中张三唱段“定呆眉”中的老妖旦的唱腔等都是说唱的性质(参看第七章谱例)。
  四、花脸类(大花脸、二花脸)
  碗碗腔花脸的唱、白都很有特色,比起陕西省其他剧种的花脸来,发音位置、发音方法显得好,也科学些。当然比京剧黑头唱腔还是稍有逊色,其根本原因是音域不同,京剧黑头唱腔的音域窄,碗碗腔花脸唱腔音域宽,因之也影响到更好地发挥其特点。碗碗腔花脸有如下特点:
  1.唱、白的要求:壮丽宽阔、刚劲有力,在A=1的调门中,音区是:5—2,十二度或十三度之间,持续音多是5—6,假声只用在扬句子,闪板,垫板的最后一个音上或别的板式中的“6音”上。艺人们也称花脸的假声为“将音”,铿锵有力,要有将帅之气势,与小生、小旦的假声要有明显之不同。尤其是二花脸带有武侠性质的角色,更应唱得昂扬有力。
  2.发音位置要求在喉头上端,口腔深部靠后的地方,共鸣主要在鼻腔、腭腔、喉腔。艺人们把此种共鸣位置统称为“上嗷音”,既是嗷、嚎、昂、吭……字发音及振动的地方。
  3.收腔、归韵的特点:
  归韵的方法合前本韵类(参看前:二,2条)。
  收腔,是指每句唱腔最后一个音的处理。花脸唱腔的这一特点很多剧种的同类行当都有,只是收腔时所用的虚字以及方法略有不同。碗碗腔花脸收腔时多用“咦”、“地”等字,艺人们把它称之为“余韵”。
  以上两例中的“※”就是收腔处,无论用什么虚字,或用本韵停止拖腔,其方法都是如此。
  4.花脸的唱、白,要求音韵丰满,表意确切,以字拖腔,不能截然以腔(音)包字,坚决反对有音无字的吼叫。
  出 处:碗碗腔音乐/党晞光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