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碗碗腔音乐》 第六章 关于碗碗腔地方语言的特性问题
































    
  一、关于声调问题
  碗碗腔这个剧种在发音、吐字、收腔、归韵等方面是非常讲究的,尤其对待念白中咬字的声、调、韵、辙、平之关系,更是十分严格的。希望碗碗腔爱好者,根据它的地方特点即:渭河流域的秦腔声调——阴、阳、上、去,但在读字时的调值却不一样,也就是说读字时的音高标准很不相同。为了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下面用音符高低加以对照说明,如:衣、移、椅、亿四个字,普通话读它们为(按四声次序):
  陕西话则读它们为(按四声次序):
  再如:恶、鹅、我、饿
  普通话:
  陕西话
  诸如:只、直、纸、志;妈、麻、马、骂;英雄好汉等等,都是根据四声标准读的。但,调值准确很不相同,这个不同就是地方特色。
  上例明白地看出四声之中,只有第二声(3 5)相同,其他一、三、四声却都有存在着相应的规律性,即普通话的第一声(5)等于或相当于陕西话的第四声(5)。普通话的第四声等于或相等于陕西话的第三声。只有陕西话的第一声在普通话中找不到,可是我们以为普通话中存在着与陕西话第一声相对应的因素,就是在说普通话的第三声(5 4)时,曲调往上扬、挑的后部分(4)只留前部分(5),就等于或相当于陕西话的第一声(5),如下图:
  综上所述,是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陕西话四声中缺少普通话中的第三声(ˇ),也就是说:陕西人要说好普通话最关键的问题是解决好第三声的5 4),翻过来说,外地人(北京人)要学好碗碗腔,必须把普通话的第三声(ˇ)当做第四声去读,这样才能比较像陕西话的第三声语音。
  上例有※处的字,若用普通话处理,那就应是第三声:碗碗腔的地方语音则属第四声(陕西话的第三声)
  这就是陕西地方语言,也就是碗碗腔读音咬字的风格味道所在。
  外省、地碗碗腔的爱好者,可以根据以上普通话与陕西话对照的方法,求出自己所在地区方言声调与碗碗腔声调相对应的规律来,才能较为正确地掌握碗碗腔唱腔的发音、吐字的风格。
  二、关于变声变韵问题
  1.关于变声
  语音问题比较复杂,不属本文范围,下面着重介绍碗碗腔唱腔中同声、重叠字的处理问题。
  同声字连在一起,应变其中某个字为辅助音,强调读出另一个字的本来声调。这在现实生活语音中是普遍存在着的。如:曲曲、弯弯、年年、小小、打打、闹闹等。那个字应用是辅助音,那个字应为它的本来声调?这一方面要看对象、气氛、情绪来定,另一方面,地方戏曲必然受到本地区方言的影响。户县、宝鸡等地就读它们为。而陕西东部地区(大荔、朝邑等地)就读它们为:。碗碗腔的音乐语汇是来自方言语音(陕西),语言的现实存在,必然反映到碗碗腔的音乐旋律中去,因此,碗碗腔在处理同声字也有如下两种方法。
  (1)轻、重的处理
  轻读与重读不属于变声。碗碗腔在快板、紧板中常用此种方法处理。如(紧板上句一):
  等等。上两例中有下行的汉字,显然是轻、重之别,声的关系并无变化。当然不变声的处理,不只是表现在紧板上句中,其他板式或紧板下句也同样有,这里主要说明处理同声字的一个方面、一种方法。  
  (2)变声处理
  碗碗腔这一剧种,按陕西东部地区习惯口语处理同声字的较多,尤其是艺人们的念白,唱腔中更为突出,各个板式之上、下句皆有。
  上例“曲”字应为陕西话的第一声,可是上例中的第一个“曲”字却处理为第三声,第二个“曲”字才是它本来的声调。“弯”字也同样。第一个是从第三声滑向第二个本来声调的。“坡”字应为陕西话的第一声。可是上例中的第一个“坡”字却不是它本来的声调。而是从第三声滑向它本来声调的第二个“坡”字。“坎”字应为陕西话第三声,可是上例中的第一个“坎”字它却是从第一声滑向它第二个本来声调的“坎”字。显然,这些都属于强调处理后才读出来的。
  上例“年年”两字应为陕西话的第二声(35·或ˇ),可是第二个“年”字它却变到第三声中去了。
  上例“打”字应为陕西话的第三声,可是第二个“打”字它却变到第一声中去了。“闹”字应为陕西话的第四声,可是第二个“闹”字它却变为第一声。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
  总之,在同声字、重叠字的处理上,因句词前后音节的互相影响,再加上口语习惯,情绪需要,声调变化很大、很复杂,必须有一个字是它本来的声调。根据碗碗腔的口语习惯以及连带着的音乐语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阴平声相连的字,它的第二个字应为它本来的声调。第一个字可按轻读处理或变为第三声处理。如:[例A]“曲曲”、“弯弯”。
  B.阳平声相连的字,它的第一个字应为它本来的声调。第二个字可按轻读处理,或变它为第一、三声皆可。如:[例B]“年年”、“时时”。
  C.上声字相连,以变声为主。若属句词的第一个音节,那么,第一个字则是它本来的声调。若属句词的第二、三音节,那么,第二个字即是它本来的声调。若属句词的第二、三音节,那么,第二个字即是它本来的声调。其中无论是哪一个变,多变为第一声(阴平声)。如:[例C]中的“打打”。
  D.去声字相连,第一个字应为它本来的声调。第二个字的轻读或以变声处理。一般多变为第一声(阴平声)。如:[例](紧板上句二)中的“大大”。[例C]中的“闹闹”等。
  以上几条,只是我们学习碗碗腔过程中的一点基本经验,供广大读者参考。
  2.关于变韵(转韵)
  碗碗腔唱腔中大量地存在着变韵(转韵)的问题,外地很多碗碗腔爱好者,他们在唱碗碗腔时,总是按京剧的拖腔方法(一韵到底),这样,就使得碗碗腔的特点,不能充分地发挥,曾经出过不少的笑话。如:“常青指路”中的一句唱(下略)以“出”字的韵拖腔到完的方法不是碗碗腔的风格、味道,而且也不好听,演唱者也不舒服。碗碗腔的处理是这样:
  以上两种唱法,可以清楚地看出,碗碗腔变韵是它的一大特色,又是它的风格,味道的体现。它变韵的情况,约有下列几种:
  (1)此种情况多是用再各个板式的开始及落板句的拖腔(假声)中。这是因为,第一句词的第一个音节的最后一个字,不容易发出假声时,便要求变最后一个字的韵,用假声行腔。落板句的最后一个字不易发出假声时,同样要变韵行腔(以虚字代替)。
  (2)仄声绝韵字变韵
  仄声绝韵字一般不行腔,如果遇见上、下句尾后的拖腔时,必须变韵。如《蝶恋花》的一句。
  上例如果不变韵,那就又是个笑话了。
  碗碗腔的变韵,多用下列虚字来代替:咦、哪、呀、唉、咳等字(参看以下第七节章谱例)。
  三、关于儿化问题
  陕西话极少在一个字的音阶中加“儿”字,一般情况下都是把两字做另一个音阶处理,如“一会儿”、“那些儿”、“这儿”、“那儿”等,但也有在一个音阶中带儿的,如:雀(儿)、今(儿)、明(儿)、籽(儿)。这是极个别的,比起普通话来,儿化程度远远不及。自从推广普通话以来,陕西话有很大变化,向儿化方面靠拢较为显著,这是因为:普通话中儿化字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极其形象的语言,容易使人感到亲切,所以它就容易被不会说或还不精通普通话的人们所接受。如:花“儿”、草“儿”、鸟“儿”、杈“儿”、勺“儿”、把“儿”、姐“儿”、哥“儿”等等。这些在一个音阶中完成的“儿”字,也普遍被陕西人逐渐使用,目前正在发展、扩大中。鉴于此种情况,碗碗腔的唱腔中就存在着两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1)凡是传统唱段中,有儿字唱儿字,无儿字不要随意乱加。如下例:
  如果把上例中几个儿字与前面的字唱成一个音阶,“蹄蹄”后再加上一个同音阶的“儿”字,既不好听,更不是它的风格、味道。
  (2)新设计的唱腔,可以酌情再适当的字后以儿化处理,使之更能接近现代人们的语音。如《学习梁社开》中:
  上例中有( )的儿字是按前一个字的音阶带出来的。
  必须强调说明,儿化字一般都出现在小生、小旦、丑角的唱腔中或念白中,它主要表现亲昵、委婉、动情、热烈、轻浮的情绪。庄重、严肃、沉痛、悲惨的情绪中,绝不能轻易使用,若属词本身的“儿”字,也应以单独音阶另行处理。
  总之,碗碗腔同其他地方剧种一样,有它的独特风格,而这些风格,味道都集中地表现在唱、念、道、白音乐语汇上。希望碗碗腔的爱好者,研究碗碗腔时应予以重视,这些材料仅供广大的读者参考。
  出 处:碗碗腔音乐/党晞光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