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三、陕西戏曲剧种与声腔







  (一)陕西戏曲剧种的地域分布
  被称为“戏剧之乡”的陕西,明清时期,已呈现出诸腔杂陈、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全省土生土长的戏曲剧种大、小近30个。经过多年的流传、演变,现存的戏曲剧种有秦腔、同州梆子、汉调桄桄、阿宫腔、汉调二黄、迷胡、碗碗腔、弦板腔、线腔、长安道情戏、商洛道情戏、陕北道情戏、关中秧歌戏、陕北秧歌戏、商洛花鼓戏、八岔戏、大筒子戏、端公戏、二人台、跳戏、弦子戏。另外,还有已经失传多年和未搬上舞台、无有专业剧团演出的戏曲剧种,如西府秦腔、西府曲子、老腔、安康八步景、洋县灯影腔、户县灯盏腔、陕北碗碗腔、西府道情、安康道情等。此外,还有从外省流入的剧种,如京剧、豫剧、评剧、越剧、晋剧等。
  以上所有剧种,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其语音、音乐风格等各具特色。
  依照地理位置,陕西历史上自然的分为陕南、陕北和关中三个部分。
  陕南,包括商洛、汉中、安康三个地区。陕南在战国时隶属楚国,秦汉以至宋、金,虽然汉中亦曾为州、郡、道、府治所之地,但行政区划分多次更变,时而归蜀,时而归鄂,这样,陕南便成了秦文化、楚文化以及巴蜀文化的汇聚之地,其语言音调较为复杂。即就是同一地区,在语音声调上也有差异。如商洛地区,商县、洛南语音声调与关中方言声调基本相同,而柞水、镇安一带的语言却受湖北方言的影响。安康地区的部分县和汉中地区的大部分县在语言上既受到湖北语音的影响,又带有浓厚的四川语音声调。
  陕南流行的剧种,商洛地区有商洛花鼓戏,商洛道情戏以及汉调二黄;汉中地区有端公戏、汉调二黄、洋县灯影腔,安康地区有大筒子戏、八岔戏、汉调二黄、弦子戏、安康道情以及八部景等。所有流行的这些剧种,均采用当地方言。
  其中有些剧种尽管由外省传入,由于长期受当地民俗、风情以及语言的影响,尤其是与当地民间音乐、民歌小调的相互融合,已成为当地剧种,有其鲜明的地域性和个性特征,商洛花鼓戏最为典型。
  陕北,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区。历史上战乱频繁,自秦汉时设郡以后,羌、氏、突厥等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宋、金之时,部分地区曾长期被西夏统治。该地区流行的剧种有陕北道情戏、陕北秧歌戏、二人台,陕北碗碗腔等,均采用当地方言。
  陕北语言较为复杂,延安地区富县、洛川以南的语言与关中话基本相同,而延安地区和榆林地区多数县的语言却具有当地方言的特征,其声调接近普通话。吴堡、神木、府谷等地的语言,又带有山西北部方言的痕迹。
  陕北道情戏主要流行于榆林地区的清涧、横山、绥德和延安地区的延长、子长等县。音乐上分东、南、西、北四路,以东路和南路道情最具特色。东路调习惯称新调,欢快、热烈、激情、奔放。南路调习惯称老调,以清涧道情为代表,唱腔幽雅委婉,细腻深沉。西路调源于陇东道情。北路调属于晋西北神地、武寨道情的支流。
  二人台主要流行在榆林地区的神木、府谷两县。由于神木、府谷两县与内蒙古、山西接壤,在音乐风格上带有内蒙、山西民歌的风味。
  陕北秧歌戏在延安、榆林两个地区普遍流行,短小活泼、音乐欢快,深受人们的喜爱。
  陕北碗碗腔主要流行在榆林地区的绥德县,米脂县以及榆林县。
  关中是陕西的中心地带。其地域范围为陕西中部秦岭以北,子午岭、黄龙山以南,陇山以东、潼关以西的平原地带,号称“八里里秦川”。渭河、泾河横穿这里,天赋条件优越,土肥水清,旱涝保收,是我国主要的麦棉产区。自西周至唐的千余年间,关中地区均属京都重地、畿辅之区,是黄河流域周秦文化的发祥地。
  流行在关中地区的剧种有秦腔、同州梆子、迷胡、碗碗腔、阿宫腔、长安道情戏、(关中道情)、线腔、关中秧歌戏、跳戏等,均采用关中方言方音。
  秦腔,在陕西境内普遍流行,但以关中地区(西安一带)为中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使其流派纷呈、风格别异、个性鲜明、韵味深厚,为陕西戏曲的主要代表剧种之一。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也普遍流行。
  同州梆子,主要流行在陕西的渭南地区,古老而纯朴,在当地拥有广泛的观众。
  迷胡,在陕西境内普遍流行,以渭南地区的华阴、华县等地最盛行。碗碗腔在陕西分有大荔(同朝)碗碗腔、洋县灯影腔、陕北碗碗腔、户县灯盏腔等,其大荔碗碗腔最具代表性。
  阿宫腔,流行在渭南地区的富平县和咸阳地区的礼泉县一带。
  长安道情戏,流行在西安地区,为关中道情的典型代表。
  弦板腔,流行在乾县、礼泉县、兴平县、武功县和周至县一带。
  线腔,流行在合阳、韩城一带。
  关中秧歌戏,流行在关中各地,以渭南、华县、韩城最为盛行,也最为典型。
  跳戏,流行在合阳县一带,古老、原始,以吟诵为主。
  (二)陕西戏曲的声腔与腔调
  陕西戏曲剧种的唱腔音乐依照声腔的归类划分为三种,即:单声腔、双声腔和多声腔。在近30个剧种中,多数剧种的唱腔为单声腔。典型的剧种有秦腔、同州梆子、汉调桄桄、阿宫腔、碗碗腔、弦板腔等。双声腔的剧种有汉调二黄(二黄腔,西皮腔)和线腔(乱弹调和线腔调)。多声腔的剧种在陕西不多见,仅有商洛花鼓戏(含八岔调、筒子调以及民歌小调)。
  声腔、腔调是划分剧种音乐的归类准则。声腔是跨剧种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剧种,常为同一声腔系统,而同一地区的不同剧种,尽管在用语乃至伴奏乐器以及定调等方面相同,却并非同一声腔系统。如梆子腔系含概了许多跨省、市的不同剧种,河北梆子,山西梆子(晋剧)、蒲剧(蒲州梆子)、豫剧(河南梆子)等,均属梆子腔,尤其是秦腔,为梆子腔系的典型剧种。同样采用陕西关中地区用语的剧种,如秦腔、碗碗腔、弦板腔、迷胡等并非同一声腔系统。
  腔调属声腔范畴内,即声腔含有腔调,但不同的腔调并非都是声腔。一般说来,腔调指某一剧种音乐而言。在陕西的近30个剧种中,从声腔和腔调上大体分为两种声腔系统,即梆子腔系和皮黄腔系;六种腔调类型,即曲子戏(迷胡)类、道情戏类、秧歌戏类、花鼓戏类、影偶戏类(影偶戏并非一种腔调,只是一种演出形式,它包括的剧种较多,不同的剧种均为不同的腔调,之所以以影偶戏来划分,是为了统一划分类型)、吟诵调戏。
  1、梆子腔
  梆子腔不仅是陕西戏曲的主要声腔之一,而且是我国戏曲形成较早的声腔之一。在陕西属于梆子腔系的剧种有秦腔、同州梆子、汉调桄桄、阿宫腔等。
  2、皮黄腔
  皮黄腔由西皮腔和二黄腔的结合所构成。在陕西属于皮黄腔系的剧种仅有汉调二黄(即汉剧)。汉调二黄在陕西属于跨地区的剧种,安康、商洛、汉中、西安均有,但以安康、商洛最为典型。由于分布、流行的地域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大流派,即以安康、汉中为中心的“汉江派”和以商洛、西安等为中心的“洛镇派”。汉江派擅演文戏,做工细腻、唱腔柔和、缠绵流畅、韵昧深厚;洛镇派则以武戏见长,表演朴实大方、唱腔激情高昂,热烈奔放。汉调二黄的西皮腔由秦腔演变的襄阳腔发展而来;二黄腔由四平腔发展变化而来。清代中叶以前,这两种腔调均为独立腔调,各有各的剧种。清末以后,才开始相互套用。不过,现今仍有用一种腔调(西皮腔或二黄腔)演唱一折戏的现象。
  3、曲子戏类
  曲子戏在陕西中、东部称迷胡(亦称眉户)戏。是在明清俗曲和当地民间音乐结合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戏曲剧种。明清俗曲也叫俚曲或小曲,曲牌相当丰富,有〔罗江怨〕、〔银纽丝〕、〔山坡羊〕、〔寄生草〕、〔跌断桥〕、〔跌落金钱〕等,其词清雅,曲韵动人。由于流入的地域不同,在传唱过程中,不断地与当地民歌相融合,曲牌日益增多,加之受当地语言的影响,逐渐过渡、发展成为当地的戏曲剧种——迷胡。早期的曲子戏以“坐唱”和“地摊子”形式演出,后来搬上舞台,成为一个行当齐全、曲牌丰富的大剧种。
  4、道情戏类
  道情亦称道歌、经韵,主要来源于道教的赞诵歌曲。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诗赞、词曲和民歌。主要伴奏乐器为渔鼓和筒板,道情源于各地流行的道歌说唱音乐。流行在陕西境内的道情主要有长安道情(也称关中道情)、陕北道情和商洛道情。同为道情,却是三个独立的剧种,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语言、民俗风情以及各地音乐的个性特征所决定。如长安道情和陕北道情,首先在语言上就已形成了明显的差别,一个为关中方言,一个为陕北方言。长安道情在长期的演出和交流中,直接受秦腔等剧种的影响,由原来的曲牌体逐渐发展成为板腔体。而陕北道情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受到了秦腔的影响而且在长期的交流演出中吸收了晋剧音乐的许多长处,但在音乐结构上仍以曲牌体为主。二是音乐个性的特征决定不同的剧种。赞诵歌曲包括诗赞、词曲和民歌,由于各地民歌在风格、调式、调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如关中民歌和商洛民歌其风格、调式、调性各有差异,另外民俗风情上也都有所不同,所有这些,都将自然的或无意识地渗透到当地戏曲剧种的音乐中去,尽管长安道情和商洛道情在音乐结构上同为板腔体,同采用关中方言,可却是各自独立的剧种。
  5、秧歌戏类
  秧歌戏的曲调源于当地民歌,由秧歌发展成为秧歌戏在梆子腔形成之后。流行在陕西境内的秧歌戏主要有关中秧歌戏(以渭南秧歌戏和韩城秧歌戏为代表)和陕北秧歌戏。其唱腔结构多为单曲体,常常是一剧一曲,单曲反复或由民歌联缀而成。它的曲调既有专曲专用也有一曲多用的。专曲专用的如安波在延安时期以〔打黄羊调〕填词的“拥护八路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此曲也称为秧歌调。一曲多用的如韩城秧歌戏中的〔十绣〕,可在同一剧种和不同剧目中通用。如《货郎算帐》中货郎的一段唱就是采用〔十绣〕的。
  秧歌戏的曲调选择主要以剧情来定。其实陕北二人台也属这种类型。只不过是在以曲牌为主的基础上,又衍变、发展、增添了部分板式,如〔慢板〕、〔流水板〕、〔捏字板〕等。
  6、花鼓戏类
  流行在陕西境内的花鼓戏有商洛花鼓戏,安康八岔戏、大筒子戏,端公戏仍属于花鼓戏范畴。花鼓戏是清·嘉庆年间由湖北等地传入陕西的,经与当地民歌、小调的融合,受方言方音、民俗风情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乡土气息浓郁、音乐风格别异,富有鲜明地域性的戏曲剧种。商洛花鼓戏包括八岔戏(阴八岔和阳八岔)、大筒子戏以及小调戏;安康的八岔戏(有阴八岔和阳八岔之分)和大筒子戏为各自独立的剧种。汉中端公戏的唱腔分神歌子和大筒子两部分。
  7、影偶戏类
  影偶戏是指以皮影、木偶形式演出的剧种。在陕西属于这类演出形式的剧种有碗碗腔、弦板腔、线腔、弦子戏以及早期的阿宫腔等。它们的形成均在清代中叶以后,为当地土生土长的剧种。1950年后,影偶戏均搬上大戏舞台,用真人来表演。不过,皮影、木偶形式在农村、乡镇依然存在。
  8、吟诵调戏
  吟诵调是音韵入声的特殊腔调。它是语言化了的音乐,音乐化了的语言。在陕西的戏曲剧种中只有跳戏属这种特殊腔调——吟诵调。无论是节奏规整、曲调固定,还是无固定曲调、节奏自由的唱腔,其旋律的形式均以字音的四声为基础,以词格的变化为依据,构成相应的节奏,使其自然的形成一种戏曲舞台化了的特殊腔调。
  (三)陕西戏曲音乐的基本特征
  民族化、地方化是戏曲音乐自身所具有的。陕西戏曲音乐的基本特征(个别剧种例外)是分有两条不同色彩的旋律,即为苦音旋律和欢音旋律。同一调式,因旋律色彩各异,调性也显然不同,所表现的情绪也都有别。苦音旋律多表现伤感、哀愁、悲痛等情绪;欢音旋律多表现喜悦、高兴、轻爽等情绪。陕西的戏曲音乐以徵调式居多,形成两条不同色彩的旋律除各自所强调的骨干音外,主要是特性音在起变化作用。苦音旋律中的4、7两音,并非十二平均律中音律,一般情况下4音比本位4略高,但又不到#4,7音比本位7低。可又不到b7,大约比b7高25音分左右(1986年在山西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记谱学研讨会上进行过测试),在实际演奏中(西洋乐器)4音按本位4处理,7音按b7处理,距苦音风格接近。欢音旋律的音阶基本为十二平均律。苦音旋律具有小调色彩,听起来缠绵细腻、委婉柔和;欢音旋律具有大调色彩,明亮、朴实、刚毅。
  陕西戏曲音乐的唱腔结构形式分为三种类型:
  1、板腔体音乐结构形式(板式变化体)
  2、曲牌体音乐结构形式(曲牌联缀体)
  3、曲牌、板式并存体结构形式(综合体)
  陕西戏曲音乐各剧种的唱腔,多数为板腔体结构形式,如梆子腔系的所有剧种,皮黄腔系的汉调二黄、影偶戏形式的所有剧种以及道情戏中的长安道情和商洛道情等。
  板腔体唱腔音乐的节奏分为三种类型:
  ①整节奏节拍形式
  ②散节奏节拍形式
  ③紧打慢(散)唱形式
  同为板腔体音乐结构形式,有的非常讲究板、眼的严谨性,有的却并非严谨,如碗碗腔、弦板腔等,尽管分有不同的板式,但各板式的记谱并不固定。如碗碗腔的〔慢板〕,可4/4拍记谱,也可采用2/4拍记谱。弦板腔的〔正板〕和〔二流板〕均为2/4拍记谱。板式不同,但板眼却没有变化,它们的起唱形式强拍、弱拍均可,但多数板式,均由强拍起唱。这种同为板腔体音乐的结构形式,实力有板式而不依靠板眼的不同、变化来决定不同的板式。
  在陕西,属曲牌体音乐结构形式的剧种不少,有陕北秧歌戏、关中秧歌戏、陕北二人台等,最为典型的要数迷胡。
  曲牌体音乐结构形式既可单曲演唱、亦可联缀演唱。但联缀时,有其相对固定的套数。如迷胡一般为〔越调〕——〔背工〕——〔五更〕——〔金钱〕——〔背尾〕——〔越尾〕,形成一种前后(起落)对应的联缀形式。联缀时,中间的曲牌可依照剧情及人物内在思想感情的需要,灵活选用,但必须为同宫调式。无论中间的曲牌怎样选用,〔越调〕、〔越尾〕必须要有。
  曲牌、板式并存体,实为综合体结构形式。属于这种类型的剧种,一般情况下都是先有曲牌后发展、形成部分板式,使曲牌板式融为一体,相混而用。混用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曲牌完后可接用不同的板式;另一种是曲牌与板式相对独立使用。其典型剧种有陕北道情、商洛花鼓戏等。
  (四)陕西戏曲的语言特征
  陕西语言从地域上划分为三大块。即便是同一地区的语言,或多或少也都有所差异。陕西的戏曲剧种之所以繁多,除了各剧种的音乐基调本身外,它的形成与当地语言、语音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地区的语言,均有各自的个性特征,而不同剧种所用的语言在保留各地方言的个性特征外,已是戏剧化了的舞台用语。从调类、调值上来分,陕西境内的语音大体上分为三类,即关中方言、陕北方言、陕南方言。在陕西的近30个剧种中,其中三分之二的剧种采用关中方言。
  关中,为陕西的中心地带,从区域的划分上许多县、市尽管属陕南、陕北所辖,但语音仍与关中话相同或相似。在陕西的106个县、市、区中,有70个县、市、区同为关中语音。关中话一般将阴平、上声和去声字的字母读为舌根鼻音,且发音较重。
  陕北话(以榆林地区为中心)在整个发音上鼻音较重,不少字发音上靠拢普通话,但清涧等地的语言在发音上较为特殊,尤其是声母j、q、x与z、c、s不分。
  陕南语音的成份较为复杂,尤其是汉中地区和安康地区的部分县与湖北、四川相连,受西南方言语音的影响较大,一些县的语言在发音上其声母n、l不分,说话时节奏紧、速度快。
  语言上的不同或差异,主要表现在调值方面。陕西语音声调分为四种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仅有陕北的部分县和陕南的镇巴以及商洛地区的镇安,柞水在语音上为五种调类(多加了入声)。除关中话的阳平、陕北话的去声和普通话的调值相同外,其余均有差异,陕南话的差异就更为明显。
  语言讲究有声有色,顿挫有致、风趣幽默,音乐却讲究有动有静、立意准确、自然流畅。戏曲剧种唱腔旋律的形成,以语音为基础,“字正腔圆、腔由字生”已成为戏曲音乐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必须遵循的程式,其旋律的走向、发展以唱词各字的四声调值为依据。另外,关中、陕北、陕南的语音除各字的基本调值外,常有变调的可能,最为突出、典型的要数关中话。
  变调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经变调后,原词意仍保持不变,另一种是经变调后词意也随之改变了。词意保持不变的如两个阴平字在一起连念时,前一字常变阴平为阳平,如“开灯”(阴平)、“开灯”(阳平)等。三个阴平字在一起连念时,中间一字常变阴平为阳平,如“西北风”(阴平)、“西北风”(阳平)、“北风吹”(阴平)、“北风吹(阳平)、等。两个上声字在一起念时,前一字常变上声为阴平,实际为轻声处理,如“手表”(上声)、“手表”(阴平)、“老舍”(上声)、“老舍”(阴平)等。三个上声字在一起连念时,第一个字仍作轻声处理,如“展览馆”(上声)、“展览馆”(阴平)等。经变调后改变词意的如两个去声字大地的“地”、和道路的“道”、在一起连念时,若将后一字“道”按轻声变调处理,这时词意显然改变了。
  另外,在对人的称谓上,同一字连念,后一字常作变调处理,如同一阴平字连念,后一字变为阳平,“冬冬”习惯读为“冬冬”(阳平),“花花”(阳平)读为“花花”等。同一上声字连念,后一字既可作轻声处理也可作变调处理,如“柯柯”既可读为“柯柯”(轻声)又可读为“柯柯”(阳平),又如“奶奶”既可读为“奶奶”(阳平)又可读为“奶奶”(轻声),还可读为“奶奶”(阴平)(上声)。这种第一字变上声为阴平的处理方法,是一种特殊的轻声移位。在关中话中还有一种“儿化语”,即个别词的后边加上儿化语,一是会使原词意更亲切,另则改变词意。加上儿化语使词意变得更亲切的如“小刀儿”、“小勺儿”、“花儿”、“猫儿”、“狗儿”等等。改变词意的,若在“白面”后边加上儿化语,即可成为“白面儿”,词意显然改变了。陕北、陕南语音中仍有变调情况,不再一一赘述。
  唱词中,各字的四声(每个字的原声调)是构成唱腔旋律的基本骨架,依照剧情及唱腔旋律发展的需要,个别字、词常作变调,但词意仍保持不变,秦腔传统戏《柜中缘》中许翠莲的唱段“许翠莲来好羞惭”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来”字在这里以虚词变调处理,其它各字(做、线在外)均以原声调处理。
  另一种,根据需要,唱词中的同一字可作多种变调,仍保持原有词意,如秦腔移植剧《红灯记》中李铁梅“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唱段里出现的“奶奶”二字的变调处理:
  1、唱段中第一次“奶奶”二字的出现、将第二个“奶”字按轻声变调处理:
  2、第二次“奶奶”二字的出现,采用移位变调,第一个“奶”字按轻声变调处理:
  唱腔旋律的形成,是以字的调值为基础,但为了进一步发挥人物的内在情感,使唱腔的旋律性加强,在词意不变的情况下灵活运用变调。由于各地语音在调值上的差别,使陕西的戏曲剧种在唱腔音乐上风格别致,各具特色。
  ①“做”在关中话中也读“zuo”。
  ②“针线”在关中话中也读“针线”(按轻声处理,这里的变调是为了下句落音归韵)。
  出 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