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 端公戏音乐


  一、剧种的形成与发展
  端公戏,源于古代设坛祀神仪式,其主庆者巫师也称端公,把端公在驱鬼镇邪、祈福禳灾,还愿娱神,请神显灵等活动中,兼有歌唱、舞蹈、戏剧表演,称为“跳坛”、“跳神”、“跳端公”等所唱的歌叫“坛歌”、“神歌”、“端公歌”,尤其对其中带有一定的戏剧情节、表演程式、富有较强的戏曲雏型的这部分称“端公戏”。故端公戏的名称由此而来。
  端公戏(也叫坛戏),主要流行于陕西南部汉中地区的南郑、城固、西乡、宁强、留坝、勉县等为中心的秦巴山区。
  端公戏作为一个地方戏曲剧种,产生、形成的年代并无史资记载,清代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在南郑、西乡、留坝等县,出现了半职业性班社,俗称“散班子”。有白家班、黄家班、聂家班等,演出的剧目有《闹东京》、《刘海砍柴》、《害岳父》、《赶年》等。
  同治十年至中华民国初年(1871—1920),端公戏有了较大的发展,其演出活动频繁,班社不断增多,且活动地域也扩大到甘肃西河、天水、四川广元、南江、城江等。多数班社能演小戏、折子戏以及少量的本戏。小戏有《让亲》、《打更》、《抢亲》、《送布》等;折子戏有《柳二姐赶会》、《金哥闹书房》、《七仙配》等;本戏有《湘子渡妻》、《刘海砍樵》、《蓝桥会》等。其角色行当上也由过去的“三小”(小生、小旦、小丑)发展到须生、净角均有。乐队建制有所扩大,文场增添了板胡、四股弦、笛子等;武场增添了云板、手板、暴鼓、马锣、海锣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封建迷信活动的被禁止,端公跳坛、端公戏演出活动日渐稀少。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政策指引下,为了继承发扬民间艺术遗产,1955年,汉中地区文化主管部门集中了汉中、南郑、西乡等地一部分端公艺人,组织了端公戏的展览演出。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对端公戏进行了挖掘整理和改革创新。如汉中歌剧团演出的《吹鼓手招亲》、《打麦场》、《七错》,西乡文工团演出的《赶工》、《一分工》等,都先后参加过西北五省区和陕西省的戏剧会演,获得多项奖。《一分工》灌制唱片赢得好评。西乡县于1960年正式成立了端公戏剧团,推出了一批新作品。
  出 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