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 大筒子戏音乐三、器乐


  大筒子戏的乐队早期共有三人,文场面仅有1人,操筒子胡,武场面2人,司鼓1人,锣、钹1人。小锣由管道具的人员兼奏。建国后,好多业余剧团仍保持原来的编制。大筒子戏由专业剧团(安康汉剧团,旬阳汉剧团)上演后,乐队编制增大,一般情况下,剧团所有的文、武场面演奏员均上,此时乐队人员总数都在15人左右。
  (一)曲牌
  大筒子戏的曲牌分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两类。丝弦曲牌很少,多数由艺人们根据剧种唱腔音乐的特点,依照剧情的需要进行创作,无有曲名,一般均称“浪头”。由于曲牌少,在运用上多从速度、节奏以及加花演奏上进行处理,使曲牌富于变化,以适应多种表演、情绪的需要。
  大筒子戏的唢呐曲牌多数由汉调二黄及其它兄弟剧种曲牌借用而来,有的曲牌稍加变化,有的却原样借用,如帝王登殿,群臣朝拜时用的〔大开门〕、将帅升帐时用的〔慢三堂〕、喜庆时用的〔四合四〕、筵宴,饮酒时用的〔玻璃盏〕等等,均为汉调二黄的唢呐曲牌。
  (二)锣鼓经
  大筒子戏的锣鼓经分起板锣鼓,动作锣鼓,开场锣鼓。这三部分锣鼓经除了自己仅有的(无名称)一点外,多数为吸收汉调二黄的击乐而来,如〔走棰〕、〔长棰〕、〔乱石窑〕、〔五棰〕、〔慢五棰〕、〔乱棰〕、〔叫头〕、〔收头〕等等。自己仅有的〔小长棰〕、〔小走棰〕一般多用于剧中人的上、下场。
  开场锣鼓也称“闹台锣鼓”,用于开戏之前,以烘场、渲染舞台气氛、招徕观众、示意演出开始为目的。闹台锣鼓是将起板锣鼓、动作锣鼓中的个别锣鼓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首组合锣鼓经,反复演奏。由于各班社在击乐的组合上(锣鼓经)顺序有别,所以大筒子戏的闹台锣鼓无有一家是通用的,可以说各具特色。
  (三)乐队的位置及主奏乐器的定弦
  早期大筒子戏多演一些三小(小生、小旦、丑)戏,所以舞台窄小,乐队仅有3人,集中就坐于“出相”(上场口)一铡,舞台加宽后,乐队编制也逐渐增大,尤其是专业剧团演出时,文、武场分开就坐,文场居于下场口,武场居于上场口。
  大筒子胡,形状如二胡,其琴筒比二胡琴筒稍大,两根弦均为丝弦,其定弦和定调有关,1=C,内弦定D、外弦A,1=B,内弦定C,外弦定G,始终为五度关系。
  出 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