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 大筒子戏音乐一、剧种的形成与发展


  大筒子戏形成于何时,未见有文字记载,只是从部分老艺人的口述中得出,是由外地传入陕西的。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从湖南、湖北等地迁移到旬阳、安康、汉阴等地的一批移民将大筒子戏带入当地,且演唱多为地摊形式。到咸丰年间(1821—1861),才出现了由地摊演唱到红白喜事的随地搭棚演出,此时,汉阴县已有郭老六班和蒋机匠班,其演出剧目有《蓝桥汲水》、《桑园配》、《卖羊肉》等。文场的伴奏乐器仅有大筒子胡,武场有小锣、板鼓、铙钹等。
  同治至光绪年间(1862—1908),大筒子戏在安康、尤其是在汉阴一带的演出活动十分频繁,特别是公义班,德兴班最引人注目,均有足迹可查。此时的大筒子戏不仅仅只局限于三小戏,而且能演生、旦、净、丑行当齐全的本戏,其演出剧目有《东京图》、《万寿山》、《铁板桥》、《饭店会》等。文场的伴奏乐器由原先的一个大筒子胡发展为有二胡、竹笛、唢呐等。
  民国初年,大筒子戏在安康一带广为流传,不少县已有大筒子班社,在演出过程中,不断吸收其它剧种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吸收了汉调二黄许多表演程式和艺术成分,如化妆、服饰、表演等技巧。不少班社把汉调二黄的一些锣鼓经及唢呐曲牌,融合到大筒子戏音乐中,进一步丰富了该剧种的表现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给大筒子戏带来了生机,在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支持下,1953年汉阴县的杨家坝、王家河先后成立了业余剧团,专演大筒子戏。1957—1959年安康汉剧团先后用大筒子戏排演了《两筐梨》、《一只木箱》等剧,使长期活动在乡间辟壤的大筒子戏终于在城市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1960年,安康汉剧团以大筒子戏排演的《赶会》一剧,参加了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大会。此后,安康、旬阳汉剧团又排出了《红管家》等剧,颇受当地群众欢迎。
  大筒子戏的剧目,据民国三十六年德兴班抄录的一份戏单所记。为80多本(折)常演剧目,其内容、取材多为神话、传说以及民间故事等。唱词结构多为齐言体的七字句和十字句,五字句、六字句的也有。用语采用当地语音,即接近于关中方言音调的安康地区语音。
  出 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