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长安戏曲

      
  长安戏曲,就是自古帝王都长安的戏曲艺术。它是中国戏曲大观园里最受人青睐和喜爱的戏曲之一。长安戏曲具体包括了自古到今、自“乐”到秦腔的许多剧种。后来形成于这里的秦风、秦声、百戏、杂戏、杂剧、秦腔、二簧、曲子戏、碗碗腔、道情、灯盏头及各种声腔的傀儡戏(木偶、皮影、社火、台阁等)都在长安戏曲这个范围之内。秦腔则是长安戏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尽管它们的形态各异,形成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发展的历史也各有千秋,但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周秦汉唐文化(即长安文化,又可称之为华夏文明)哺育下的艺术珍品,具有着汉唐人的胸襟与汉唐作风。在悠久的中国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中,长安戏曲不仅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影响了中国许多戏曲品种的形成与发展。
  得天独厚的长安的地理位置与历史积淀,长达千余年的国都所在地地位,作为古代中国经济、政治与文化中心的博大精深底蕴,秦民富于创业精神及憨厚朴实的民风,八方杂处环境中对其他文化广泛的吸收性和包容性等,都给耗散结构为特点的长安戏曲,注入了无与伦比的精、气、神。
  长安戏曲从声腔剧种上说,共十七种。有秦声、秦腔、曲子(俗称眉户)、碗碗腔、道情、弦板腔、乱弹、二簧、灯盏头;古代则有“乐”、杂戏、杂剧、诸宫调、西调、院本和传奇。
  从曲式结构上说,有曲牌联缀体的联曲体,板腔变化体的板腔体。前者如眉户、道情、灯盏头;后者又以秦腔、乱弹、碗碗腔、弦板腔为代表。从声腔上说,有以秦腔为代表的梆子腔,有以二簧为代表的皮簧腔,还有以眉户、道情为代表的曲子腔。从扮演形式上说,又有以生人扮演的大戏和木偶、皮影为代表的傀儡戏。
  由于长安戏曲的源远流长,影响深广,滋生哺育了众多的声腔剧种体系,所以近一个世纪以来,不少治史的戏曲理论家和史学家,曾不约而同地提出:要了解中国戏曲、研究中国戏曲,必须到西北来,到陕西长安来。平剧专家齐如山就深有感慨地说:“我们国中各种戏剧的起发点,都是来自陕西。”①还说:“经过二十多年考察,认为它(皮影戏)是陕西影戏蜕化出来的。”“若想考究以前(戏曲)的法则,当然应该追根寻源,由西安秦腔入手。”②齐如山、顾颉刚、周贻白等戏曲史家都有这种认知。
  其实,我们在第一、第二两节中所谈戏曲名谓形成的发展和稳定,中国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都是由长安戏曲奠定了它们的基础,并发展完备的。其中内在的纵横因子,都是由汉唐文化——长安文化播下的。令人十分欣慰的是,这些没有因历史的大浪淘沙淘尽,或沉积而凝固成岩石,而始终随着历史时代的风雨滚动,永不休止,也永远进激地攀登着与时代同步的新艺术高峰。
  长安戏曲艺术的经典之作,即最能体现它博大精深内涵与汉唐作风、艺术精神和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就是秦腔。
  ①② 《中国戏剧源自西北》。
  出处: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 / 焦文彬著.—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