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第三章 长安戏曲中秦腔的形成及其历史 第一节 秦腔形成的三个关键实例

    
  秦腔又名秦声,是在秦地古代秦声戏曲(即秦声古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融合其它艺术的过程中,在唐代正式形成的。后经宋、元、明、清四代近千年的推陈出新和艺术实践,达到光辉灿烂的境地,成为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之一,①而且主盟艺苑达三百多年之久。
  第一节 秦腔形成的三个关键实例
  作为与朝廷庙堂“雅乐”相对而言的“散乐”,是古代民间歌舞戏曲的总称,有时几乎涵盖了民间所有曲艺形式,所以又称“杂戏”、“百戏”。唐代,随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高度发展,“杂戏”在秦地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古老的戏曲“杂戏”(即杂剧)就诞生在秦地这块丰腴的土地上。②白居易与元稹诗中,都说当时“州有戏,府有伶”。可见群众基础的厚雄。后来,尽管也有朝廷的禁令,但,令行不止,却愈演愈烈。不少帝室之胄,不好雅乐,偏喜散乐,还私设散乐于宫邸。③到了唐玄宗当权的开元、天宝之际,还专门收集天下散乐,在京师创建教坊和梨园,各色艺人达两万余人。梨园对艺人有严格的培训计划和考评制度,类似今天的国家级最高艺术院校。他们之中“善秦声”的艺术人才是相当多的,像莫才人、沈妍、王仁叔等。正是在这座梨园里,众多的技艺精湛的艺术家们,经过严格训练和刻苦的艺术实践,极大地促进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与技艺的日趋完善。艺术创造的自觉性,随着诗人、艺术家主动性的增强与提高,得到了任意的发展。梨园中众多的艺人及其艺术创作,很大程度上取自秦中民间,同时也有意识地吸收、借鉴以至融合了外来民族艺术的成分。安史之乱后,他们中的很多人,又都流落在秦地民间,自发的实现了梨园艺术与民间艺术的结合,也推动着秦中民间艺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尤其是戏曲艺术的提高与发展。不论是初唐的木偶戏、皮影戏或“合生戏”,还是中唐的参军戏、歌舞戏或宗教戏,或者是晚唐的拍弹与杂戏(杂剧),都在秦中的民间日趋兴盛与蓬勃发展,不仅继承了朝廷教坊与梨园丰富、精湛的艺术创造,也融汇了民间艺术家们的伟大创造和浓郁的泥土芳香。也正是这种融合,促进了中国戏曲与地方声腔剧种的形成。
  陕西地方戏曲剧种,正是形成于这种朝野演唱艺术的汇流与各类艺术的融合中。秦腔就是以当时的秦声艺术为唱腔的综合艺术。像初唐军民中的《秦王破阵乐》,中唐时的曲子、道情、秧歌、拍弹、盘铃傀儡,成辅端的秦声《旱税》,晚唐时大荔、凤翔、长安等地民间的参军戏和宗教戏的活动,都促成了这一剧种的形成。值得提出的是,中唐时,在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中作为商品流通要冲的长安东市、西市,已出现具有地方特色的“西腔”这一腔调。④善秦声的临潼女子谢阿蛮及莫才人、薛能、沈妍、李龟年等的“声秦声,舞秦舞,舞者击髀呜呜而音不快,声甚怨”,⑤无疑也在声腔艺术上有力地促进了秦腔的发展。它的板腔体曲式结构,也从梨园法曲、大曲中的板腔、曲牌联缀相结合中分化了出来。它不仅便于掌握,而且也有利于表现不同类型、不同情感的节目。华山女道士的唱道经,长安文叙僧的唱佛经和大量的“经变”,也为秦声艺术的史诗(叙事诗)与抒情诗艺术相结合,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艺术营养。长安许多寺院,如慈恩、荐福、青龙的戏场,许多府县,如华州、周至等的“设厅”,尤其是京师长安的“设厅”,都为这种演出提供了场所。
  总之,以秦声为声腔艺术,综合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与技艺,表演一定故事情节的陕西地方戏曲秦腔,就是在唐代这个各门类艺术都得到充分发展并不断自觉融合的过程中,在长安闹市——西市的多次艺术交流与实践中,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情趣的要求而诞生了!
  一、秦声唱经
  佛教唱经,原为梵唱,后改梵为秦,唐代有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佛教“宣唱法理,开导众心”的重要手段和形式。此时的“经变”,已完全“改梵唱为秦声”。《续高僧传》说:“秦壤雍冀,音响雄远。至于咏歌所被,皆用高深为胜。”“剑南、陇右、其风体秦。”还说:“若都集通俗,或倾大斋,行香长梵,则秦声为得。”这是说,陕西、甘肃、四川等地的寺庙唱经,都是用“秦声”的。如果我们从敦煌的壁画中,作一番实地考查,就会发现当时的演唱“经变”几乎全用“秦声”。如《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西方药师净土变》《文殊变》《观无量寿经变》《金刚经变》《报恩经变》《思益梵无请间经变》《金光明经变》《弥勒经变》和《华严经变》等十一种,都用“秦声”,⑥而且用秦筝伴奏,所以共称“秦声经变”。
  这种“秦声经变”,都是演佛教故事的,而且有说有唱,也有人物,所用秦声的“平调”与“侧调”,同明清以至现在的秦腔相一致。所以孙楷第说:这不仅“与平韵侧韵有关系”,而且“兼音乐之歌调而言”,“正不妨以后世之秦腔拟之矣。”⑦也就是说,“经变”的用“秦声”并有平、侧二调,实际就是后世秦腔的先声。其中唱辞的七言与十言上下句格局,也从此奠定了基础。
  二、成辅端的《旱税》
  《旧唐书·李实传》记载了这样一个事情:
  二十年春夏旱,关中大歉。实为政猛暴,方务聚敛进奉,以因恩顾。百姓所诉,一不介意。因入对,德宗问人间疾苦,实奏曰:“今年虽旱,谷田甚好。”由是租税皆不免。人穷无告,乃彻屋瓦木,卖青苗,以供赋敛。优人成辅端因戏作语,为秦民艰苦之状。云:“秦地城池二百年,何期如此贱田园!一顷麦苗五硕米,三间堂屋二百钱。”凡如此语,有数十篇。实闻之,怒,言辅端诽谤国政,德宗令决杀。当时言者曰:“俳诵箴谏,取以诙谐,以托讽谏,优伶旧事也。设谤木、采刍荛,本欲达下情,存讽议。辅端不可加罪。”德宗亦深悔,京师无不切齿怒实。⑧
  这段记载是说,德宗二十年,关中大旱,京兆尹李实为了讨好朝廷,租税照旧征收,逼得农民纷纷卖青苗,甚至拆房卖屋纳税,人民苦不堪言。这时宫中优伶成辅端将这些情况编成一本戏演出。唱辞全是七言上下句,每四句一段,多达几十段,对李实的苛政加以讽谏。谁知李实知道后,说他“诽谤国政”,上告德宗皇帝。德宗听后,决意杀了成辅端。当时的言官认为优伶作戏语讽谏朝官,是正常的,不应加罪成辅端。
  这段事情也告诉我们,成辅端编演的关于关中大旱、民不聊生的戏辞,实际上就是一本可以叫做《旱税》的秦声小戏,它的唱辞多达数十篇,几百句,而且每篇都是由四句七言上下句组成。诚如任二北说:这里的“因戏作语”及“有数十篇”,绝非即兴所作,而是“事前曾惨淡经营,临事乃踌蹰满志,不仅主题严肃,在技艺方面,亦复精进,非率尔为之。”是有一个完整的剧本,而且分数次演出,所演故事,也有完整的情节。说明中唐戏曲发展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⑨其实,这一秦声戏曲的出现,已标明秦腔的形成和它有脚本了。
  三、秦声杂剧的出现
  50年代初,在西安三民村铁路建设工地上,发掘出一组唐代杂戏俑,共八人。前两位戏俑靠左边一位穿长袖红袍,头上有两个发鬏,仰脸举右手置胸前,正是科白的动作;左边的一位比右边低一个人头,穿黑色长袍,系腰带。两人正表演一个故事,动作表情密切配合,通过歌唱,表达剧情,逗人笑乐。伴奏乐器有筝、琵琶、拍板等六件,有丝有竹,使乐器发挥各自特长,也与演员一举一动相配合,辅助剧情的变化发展,使观众进入一个欢乐或悲痛的境地,感受着艺术的旨趣。参照当时秦地民间的演出活动,如大荔、长安等地的活动,有所谓“徵声”,⑩也和这些戏俑相符合。它的“寝以成俗”,正说明长安已出现秦声杂剧了。(11)
  上述三个实例,证明以秦声为唱腔的秦声戏曲的形成即秦腔的形成。
  ① 四大声腔指“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或“昆曲、弋阳腔、梆子腔和皮簧腔。”
  ② 朱权《太和正音谱》:“杂戏者,杂剧也。”
  ③ 唐玄宗做太子时有散乐一部。
  ④ 皇甫枚《步非烟传》。
  ⑤ 沈亚之《沈下贤集》卷2。
  ⑥ 详见拙稿《敦煌石窟的筝艺》,《驼铃》1996年第1期。
  ⑦ 孙楷第《唐代俗讲轨范与其本之体裁》,《沧州集》。
  ⑧ 《旧唐书》卷135;《新唐书》卷167。
  ⑨ 任半塘《唐戏弄》。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75—676页。
  ⑩ 《唐会要》开元二年八月整。
  (11) 路工《戏曲探源·唐代戏俑》。《访书见闻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20—221页。
  出处: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焦文彬著.—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