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 第五章 长安戏曲音乐 第一节 曲牌联缀体

    
  中国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最能够体现自己做为“曲”的艺术特色的核心。从剧种上来说,一般的戏曲音乐,都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唱腔音乐;二是伴奏音乐;三是锣鼓音乐。其中唱腔音乐则是区分剧种和显示剧种特色的关键部分。
  从音乐结构上说,长安戏曲音乐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曲式结构,即联曲体和板腔体。二者都是长安戏曲的伟大创造。
  第一节 曲牌联缀体
  曲牌联缀体,又叫曲牌联套体,简称联曲体。代表性的剧种是杂剧和眉户剧。它的全部唱腔都是由若干不同的曲牌按一定的规律联缀起来,组成套曲,从而构成一折或一本戏的音乐。
  一、杂剧的曲牌联套
  长安是古典戏曲杂剧的发源地。早在唐代的中晚期,杂剧就已经形成。它是唐代杂戏的进一步发展,元明戏曲理论著作就说:“杂剧者,杂戏也。”①“杂剧”这一种称谓,在李德裕和李商隐的文集就已多次出现。后经宋金杂剧和金元院本与诸宫调的进一步发展,到十二三世纪的元代则蔚为大观,成为长安戏曲的一种成熟稳定的曲式结构。这种曲式结构的特点是:以“折”为基本结构单位的剧本体制。这种剧体一般都是一本四折加一楔子,即四加一体制。“折”在杂剧中是一个音乐单位,一折一个套曲,即在一个宫调下由若干曲牌联缀起来,敷衍一段故事情节,开展戏曲冲突,塑造人物形象。同一宫调下的联曲,少则三只,多则数十只。有单曲折,也有循环曲折。剧中的上述三项(即故事情节、戏剧冲突和人物塑造)都服从于曲式结构。这样,也使戏曲音乐的风格统一、完整。
  从现存元明杂剧的用曲情况看,大体是:
  楔子多用清新绵邈的[仙吕·赏花时],一至三只曲牌。
  第一折 多用清新绵邈的[仙吕·点降唇]和[仙吕·八声甘州]。五六只至二三十只曲牌。
  第二折 多用感叹伤悲的[南吕·一支花]和惆怅雄壮的[正宫·端正好]。五六只至二三十只曲牌。
  第三折 多用高下闪赚的[中吕·粉碟儿]和陶写冷笑的[越调·斗鹌鹑]。十多只曲牌。
  第四折 多用犍捷激袅的[双调·新水令]和高下闪赚的[中吕·粉蝶儿]。一般也有五六只到十只曲牌。
  马致远、红字李二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宫调、联套结构是:
  第一折(花李郎)
  [仙吕·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哪吒令]——[鹊踏枝]——[寄生草]——[幺篇]——[后庭花]——[金盏儿]——[醉中天]——[忆王孙]——[金盏儿]——[赚煞]。共十四曲。
  第二折(马致远)
  [南吕·一支花]——[梁州第七]——[贺新郎]——[梧桐树]——[隔尾]——[牧羊关]——[红芍药]——[菩萨梁州]——[哭皇天]——[乌夜啼]——[三煞]——[二煞]——[黄钟尾],共十三曲。
  楔 子
  [仙吕·赏花时]。一曲。
  第三折(红字李二)
  [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倘秀才]——[滚绣球]——[伴读书]——[笑和尚]——[煞尾],八曲。
  第四折(李时中)
  [双调·新水令]——[驻马听]——[沉醉东风)——[七弟兄]——[梅花酒]——[收江南]——[水仙子]——[收尾],八曲。
  这里四折一楔子,共四套43只曲牌。杂剧曲用北曲,所以又叫“北曲四大套”,周至南集贤香会音乐不仅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至今还可以演出。
  明康海《东郭先生误救中山狼》的宫调与曲牌安排、组合是这样的:
  第一折
  [仙吕·点绛唇]——[混江龙]——[油葫芦]——[天下乐]——[哪吒令]——[鹊踏枝]——[寄生草]——[幺]——[醉中天]——[金盏儿]——[一半儿]——[后庭花]——[赚煞]。十三曲。
  第二折
  [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倘秀才]——[滚绣球]——[呆骨朵]——[滚绣球]——[倘秀才]——[煞尾],十曲。
  第三折
  [越调·斗鹌鹑]——[紫花儿序]——[金蕉叶]——[小桃红]——[天净沙]——[调笑令]——[秃厮儿]——[圣药王]——[麻郎儿]——[幺]——[东原令]——[绵搭絮]——[络丝娘]——[拙鲁速]——[尾声],十五曲。
  第四折
  [双调·新水令]——[驻马听]——[雁儿落]——[得胜令]——[沽美酒]——[太平令],六曲。
  关于北曲的风格与特点,康海在作北曲与南曲的对比时指出:
  南词主激越,其变为流丽;北曲主慷慨,其变也为朴质。惟朴质,声有矩度而难借;惟流丽,故唱得婉转而易调。②
  二、眉户的曲式结构
  眉户的曲式结构与北曲杂剧基本一致,只是比较灵活多变,并多用杂牌子只曲。其曲调组合情况大体有如以下两例。
  1.《古城会》
  [软月调]——[背宫]——[慢五更]——[金钱]——[慢诉]——[银纽丝]——[连厢]——[老龙哭海]——[连厢]——[老龙哭海]——[连厢]——[老龙哭海](连用很多次)——[平调]——[紧西京]——[平调]——[背尾]——[硬月尾]。商调十七曲。
  2.《疑情》(周至)
  [月头]——[慢诉]——[剪尖花]——[梳妆台]——[剪尖花]——[梳妆台]——[剪尖花]——[背宫]——[五更]——[五更]——[金钱]——[二背]——[月尾]。十三曲。
  [剪尖花]与[梳妆台]、[五更]都可连用很多次。此剧[剪尖花]——小旦唱连用四次。
  眉户的套曲常用的有[月调],基本结构是[月调](又叫[月头])——[背宫]——[五更]——[金钱]——中间用曲自由——[背尾]——[月尾]。如《五更鸟》《百戏图》中的[五更鸟]就连用九次;[勾调]三次;[戏鞦*(左革右迁)]三次;[五更]五次。但头、尾必不可缺。曲调的叠置,是其规律。戏曲音乐家王依群(1922—1996)称之为“叠置原则”。③
  ① 朱权《太和正音谱》。《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
  ② 王世贞《曲藻》引。陈中凡《中国音乐文学史序》认为此段论“最为精审”。
  ③ 《戏曲音乐联曲体、板腔体各自怎样形成》。《秦腔音乐论文集》,陕西摄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出处: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焦文彬著.—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