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 第六章 长安戏曲表演艺术 第四节 长安戏曲的特技表演

     
  长安戏曲的特技,是指比之一般的表演程式更为精到和连贯的戏曲动作。它是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种高难度表演技巧,具有极强的技巧性和严格的操作管理与形体训练。在应用上比一般的表演程式要相对集中,而且大都出现在一些独特的剧目的特定情境中;也是借以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及其个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起到烘托戏剧气氛、渲染艺术效果的妙用。特点是:高、难、特。所以称为“特技”。
  如果拿秦腔来说,这种“特技”种类也很多,几乎包括了演员形体中的各个部位;有的还要借用服饰、道具,使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三杆子、三尻子、三鞭子、鞭打灯花、抢背、僵尸、吊帽盖、吹火、耍牙、耍帽翅、玩手帕、抖翎子、会阵、打连环、旋子、卧鱼、射燕、耍口条、甩梢子、玩扁担、打五雷碗、滚钉板、顶灯,抱火柱、踩跷、血彩、变脸、耍伞等等,几近百种。它们的进入戏曲表演,已经不再是原先百戏、杂技、武术、气功的单纯献技,而是进入情节,成为一种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开展戏剧冲突,升华主题思想和增强艺术效果的表演动作。是中国戏曲高度综合性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下面,仅就舞台上常见的几种,作一简要介绍。
  一、踩跷
  又称跷功,秦腔中的特技。是在秦地农村社火踩跷技术基础上借鉴、发展而成的一种表演技术和基本功训练。它是先用木质刻削一三寸金莲,然后捆绑于脚上,再踩在一高七八寸(或更高点,有时达尺许)的竖木上,木腿上穿袜,履红绣鞋,与妇人无异。跷功就是男演员踩跷作形态训练。明代开始盛行。清初已在秦腔舞台普遍采用。康熙间的李声振在他的《百戏竹枝词》中,多次提到它的应用。如说:“俗名假纤足小旦,履以弓鞋,覆以裙。工者行步自然,不异妇人也。”①清中叶,秦腔表演艺术家魏长生(1744—180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高,为花旦表演艺术提供了良好的表演和形体训练。后经陈银官、张南如、岳玉森、张银花、王月卿等的再提高,一时风靡京师舞台。《燕兰小谱》《听春新咏》《梦华琐簿》《金台残泪记》都有记载。《燕兰小谱》说:“自魏三擅名之后,无不以小脚登场,以足动目挑,在在关情。……似月如钩瘦影里,竞夸娇媚试提鞋。”②张际亮说这种表演,“百蝶凤裙正小开,双莲金地故低徊;凌波满目生尘路,洛水神妃锦水来。”③杨懋健也说:“一登场,观者叹为得未得,倾倒一时。”④从而为秦腔表演增辉不少。时人说这种演出:“戎衣结束,莲瓣飞扬,握槊持刀,有雪舞风回之妙,娘子军中殊堪领队”。⑤“身轻缥渺欲凌霄,双蹴莲钩一捻腰”,“约束登场态欲仙,不用弓样倍增妍。”踩跷的具体动作,因为红绣鞋很窄小,只能用脚尖踩着,脚的绝大部分要提空靠前脚活动,所以难度极大。《药毒》的潘金莲和《破洪州》的穆桂英等都是扎跷演出的。
  二、吹火
  吹火属于秦腔“火彩”表演程式中的一种,早在明代就有了。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手抄本《钵中莲》第十四场[西秦腔二犯]唱段中殷氏魂旦上场时,就已经用了。“吹火”是一种在火彩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口腔火彩特技,具体是:先把研成粉末状的松香,用细罗筛过,再用一种有弹性又结实的麻纸撮成有如鸡旦大小的包,用时,放在口腔中,然后再用不同的气吹动松香包,使松香喷向准备好的火把上。此时,松香一见火,就形成一个火团,随着吹出的松香的多少与火势的高低、强弱和形状,运气的回环曲折,立刻出现各种形态的火焰来。如若续若断的串龙;一条线的火龙;点点滴滴的火球;弧形、圆状、带尾巴等火势。再加上演员的跌扑滚翻和各种身段,又可以形成许多不同的火势,在黑暗中,映射出不同人物的脸部表情。还有一种叫“引火”的,火苗可以连续达丈许;还有一种“钩火”,即先远处见火,最后口中再出火。还有“顺蔓摸瓜”、“满天星”等形色。《游西湖》中常用。
  《火焰驹》中的艾谦传讯快马的“四蹄生火”,为火彩。清代中后期已出现在舞台上。“三鞭子”的火与“血彩”与此大致相同。
  三、耍口条
  秦腔表演艺术中关于胡须特技的总称。“口条”是戏曲中胡须的一种称谓,又称“髯口”。
  胡须是生、净、丑行当常挂的,千百年来,无数艺人根据生活中人们各式各样的胡须,按人物的身份、性格、年龄和生理特点,分门别类地创造出各种髯口,颜色分黑、白、苍、黄、红、紫几种;形式上又有满、三绺、五路、一撮、二撮、丑三、四喜、八字。传统戏中的须生戏又占很大比例,唱、工架并重,也有许多表演技巧,概括为“十六字技法”。它们分别是:捋、端、摆、绕、撂、吹、挑、噙、甩、弹、抖、磕、摊、推、飘、搂。
  捋须:有半捋和满捋二种。半捋是用拇指和食指从上向下捋到全须的一半处,表示凝思或观望。满捋是双手护着须,从上向下捋过须梢,武将多用;用食指和中指夹着由上向下捋,文人学士多用。
  端须:双手或单手将须平端起,表示自己看自己或他人看自己。表示沉思或羞愧。
  摆须:用头劲将须左右摆动,表示顽强精神或急切心情。有时可摆动多次。
  绕须:偏头或颈部使劲将须转绕,多用于对某人、事的鄙视或指责。
  撂须:双手把须猛撂出去使之落在胸前,表示感情冲动。
  吹须:用口连续吹动胡须,表示怨恨或恼怒。
  噙须:用手将须梢折噙口中,表示下定决心去干某种事情。
  挑须:左手握右手食指放胸前须后,用指背将须挑起,边走边挑,反复多次,表示万分焦急、无计可施。
  磕须:一手提起一绺鬓须,一手再抓唇前须,随头摆动犹一甩,再用摆起的鬓须磕回,表示果断、勇敢或意志的坚强。
  甩须:从脖颈向左、右或斜处甩,表现情绪激动、惊慌等。有左甩、右甩、斜甩、快甩和慢甩五种。
  弹须: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将须至下梢,然后用力向肩膀上弹去。表示冲动或干练。
  抖须:用头左右抖动带须颤抖,表示寒冷、战栗。
  飘须:双手在胸前以水袖翻绕,使须飘飞,表示欢乐。
  摊须:用手指将须中一部摊放在臂腕上,表示观看。
  推须:用手虎口将须推向一边,表示观望。
  搂须:四指将须搂在一边,表示看人、观物。
  还有捻须(即用拇指、食指搓捻胡须作思考问题的样子),理须(用兰花指抚须)等。
  四、耍牙
  又叫耍镣牙。多用于凶煞鬼怪神仙,具体是将预先含在口中的两颗或四颗用木质或猪骨做成的虎牙,在扎势时从口角吐出,时而上翘,时而下弯,时而变动位置和形态,要靠舌、唇、牙床和面部的一些功力才能完成的。花样繁多,形态各异,主要有绕舌牙、指目牙、羊角牙、平插牙、双飞牙、倒燕牙、双贴牙、双钩牙、单错牙、咬牙等名目。
  五、耍帽翅
  通常被称作“帽翅功”。这是长安戏曲的一种创造。后流播于其他一些剧种。山西蒲州梆子阎逢春的耍帽翅,就是从西安秦腔学习后有所发展而成的。
  帽翅是戏曲演员头上所戴盔上的一种装饰物,以示文臣武将的身份品级。帽翅在帽上插入的地方有一节弹簧管,所以走动时经常闪动,艺人为了在舞台上把自己所饰演人物的思想活动,外现给观众,就发明了一种闪动帽翅的技艺和程式。长安戏曲中秦腔的帽翅闪动,有双闪(即双翅上下闪动)、单闪(只闪一翅)和滚闪(双翅一前一后闪动)等特技。这是长安戏曲的一种创造后流传给其他剧种的。
  六、耍翎子
  翎子是插在盔帽顶端的两根雉鸡翎毛,许多人物都戴这种盔帽。艺人根据角色情感的需要,创造出很多可以借以表达各种情态的动作,成为一种专门舞动翎子的表演技巧,通称翎子功。表演动作有摆翎、绕翎、拉翎、按翎、抖翎、竖翎、颤翎、噙翎等。
  七、玩手帕
  手帕即手绢,是戏曲舞台上常用的一种道具,但在艺人的戏曲实践中,却发展成为一门极富生活情趣和表现力的表演艺术。长安戏曲有绕帕、盘帕、抛帕、飞帕、转帕(平转,斜转、侧转)、立圆帕等动作。不仅有着很高难的技巧性,也丰富了戏曲的表演程式。小旦、花旦的运作,还极大地为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许多艺术性手段。
  八、玩扇子
  这是长安戏曲借小道具扇子来完成的一种表演程式。生角中的须生、小生及小旦、花旦常用。具体表演有抱肩扇、背袖扇、扬袖扇、绕袖扇、垂扇、肩扇、半扇、扩扇、后冲扇、附肘扇、盖胸扇、抛袖扇、贴胸扇、举扇、半提扇、车轮扇、回腕扇、大托扇、后背扇、扑蝶扇、斜冲扇、双捧扇、反腕扇、搭肩扇、卧鱼扇、腋下扇、托髯扇、观花扇、抛扇、冲扇等等。
  九、鞭打雷碗
  秦腔《太和城》中的特技,为孙武专用法宝之一。具体做法是:先将灰土碗或黑瓷碗用开水烧煮,使碗质地变脆,碗上写上“雷”字,再贴符。打时是把五雷碗钉在舞台前方的木柱或顶梁上,立时粉碎。孙武用以降服殷夫人。有时也有变化,如只用两碗,或五碗,抛向空中,然后用麻鞭击碎,称“鞭打五雷碗。”
  十、鞭打灯花
  是制造舞台气氛的一种特技。旧时,舞台照明用棉油灯,灯芯燃的时间长了,就结成灯花,影响舞台光线,须捡场临时剪去。后来就结合戏码安排,演一些有特技的戏,如《黄河阵》《绝缘岭》《过玄关》《太和城》,让使用鞭的闻太师、孙武临场打掉灯花,使舞台明亮。操作过程中,十分注意眼力的准,手功的准与狠,难度很大。
  秦腔的特技,除上述者以外,还有一些著名艺术家在一些剧中的绝活,并能结合剧情进行。如《打周仁》《问樵》中的穿鞋,《出箱》中的铁板桥,《林冲夜奔》与《白水滩》的扣带,《折桂斧》与《杀狗》的担柴担子,《观兵书》与《御碑亭》的滑步,《衔杯》与《毒二娘》的六窍出血和变脸,《对银杯》与《忠孝图》的血彩,《五典坡》的流眼泪,《时迁盗鸡》的吊帽盖吃火鸡,《断三国》的棉花沾脸,《庚娘传》的揭墓等,都为剧目增辉不少。
  ① 李声振《百戏竹枝词》第3页。
  ② 吴太初《燕兰小谱》卷5。
  ③ 张际亮《金台残泪记》卷2。
  ④ 杨懋健《梦华琐簿》。
  ⑤ 留春阁小史《听春新咏》别集。以上均见张江裁编辑《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本。
  出处: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焦文彬著.—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