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 第六章 长安戏曲表演艺术 第五节 长安戏曲的基本功训练

      
  长安戏曲的基本功,不仅是每一个从事此项工作必须掌握和熟练的,也是演员藉以创造角色、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技能。包括唱、念、做、打的各个方面。大体可区分为唱念功和形体功两大类。
  一、唱念功
  唱念功包括:吊嗓、练声、学唱腔、学念白四个方面。即艺人说的“嘴上的功夫”。目的在于训练演员嗓音的功力、耐力和声音的魅力。主要内容有咬字、喷、弹、吐、啃、磨的方法。吐字方面,又有偷气、换气、抢气、悬气等。练字则讲究分平仄,识四声(阴、阳、上、去),辨尖团,学四呼,明五音(唇、齿、舌、牙、鼻)。吊嗓的训练嗓子,先喊“衣————”、“啊—— —”,主要训练嗓音的纯正与耐久性,即有一付铁嗓子。历代艺人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与代价。有的在沙地挖一大坑,或口对一老瓮,不停地喊,目的是使嗓音宏亮、清脆;有时在深山老林或旷野山谷,反复喊一些基本的字、词。清末著名须生四金儿和大净雷大坪,都是这样练出了一副能使空谷传响、声振林木的铁嗓子。秦腔讲究丹田音,更注意吐字的运气,在吊嗓、喊嗓与咬字基础上,再练唱、念。
  练唱一般都是按板眼、分行当练习各种唱腔。先不带家伙(乐器),随老师“依样画葫芦”,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带胡琴、鼓板“顺唱”,最后才是同排练联在一起进行。练念是在练吐字基础上,先练“绕口令”或“板歌”,要求吐字清晰,不拖泥带水;不咬口,不沾滞。唱念功的总要求是:字正腔圆。
  二、形体功
  形体功就是演员形体功夫的训练,包括手、眼、身、步。先是共同训练,然后分行当训练,重点是腰功、腿功和顶功。
  腰功训练有弯腰(分前、后、左、右弯)、甩腰、涮腰。主要训练腰部的柔软程度和力度,以便掌握周身活动的控制能力,使演员表演身段灵巧、优美。
  腿功训练有踢腿、压腿、搬腿等。主要训练关节的灵活、肌肉耐力和筋骨的软柔灵活。艺谚说“一腿扶千斤”,“全身功夫在腿上”,“腿上功夫好,方显身架妙。”
  顶功训练即“拿顶”(倒立),有靠顶、塌顶、空顶等。主要是训练头顶的主宰能力,进而加强臂力,达到松肩、扩胸、开膀、活腰的作用。
  在上述腰、腿、顶功训练的基础上,再分男女训练,主要有台步、扎势、搜门、抖马、拉架子。男以须生、武生为标准,女以青衣(正旦)、武旦为标准。
  第三步是分行当训练,但也各有重点。如须生主练口条功,小生是梢子功,旦角是水袖功,武生与净是把子功,丑角是旋子功。其他扇子功、翎子功、帽翅功等都是采取“随戏走”的方式进行。另外秦腔还有“跷功”,即踩跷和跟头功等。
  出处: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焦文彬著.—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