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 第七章 长安戏曲舞台美术 第一节 从广场到戏楼再到剧场


    
  长安戏曲舞台美术,是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雕刻艺术、工艺美术和图案、染织等造型艺术的不断吸收、借鉴与融合,并为很好的完成戏曲人物形象塑造服务的结果。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加以考察,仍然有一个由简朴到繁华、由直观到抽象和由再现到表现的过程。它包括了舞台、剧场、建筑、化妆、服饰、砌末、脸谱、灯光和环境渲染、情景点缀等许多东西。五色纷呈,绚丽璀璨。
  第一节 从广场到戏楼再到剧场
  陕西地区一系列考古发掘,明白地告诉人们,最早音乐歌舞与百戏的演出,是在一个不太大的广场上,后来进入室内,才有“舞于庭”的历史。周原周人建筑遗址的发掘,证明了这一点。此时,观看乐舞演出的人和表演者,都在同一平面的室内。到了秦汉,有了戏台,像汉长安城的平乐观。①从汉开始,陕西淫词之风日盛,许多庙宇前都有了戏台(也叫戏楼、舞楼、歌舞楼),戏曲的演出也由原先单纯娱人转向既娱神、娱人又娱神的阶段。唐代出现了戏场(如慈恩寺、荐福寺、青龙寺的戏场),这种戏场也大都在寺庙里,而且成为寺庙宫观总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建在寺庙的正殿前面,戏楼与庙宇中间有一个广场。宋元以后,这种高台建筑所在多有,至今陕西地区尚存有百余座。像大荔朝邑镇宋代的岱楼;韩城北营庙(关羽庙,又叫缪壮王庙)、略阳、三原、华阴敷水、三原县等地的元代戏楼。至于明清两代的戏楼,就更遍及三秦大地,星罗棋布,灿若群星了。
  戏楼的建筑与发展,是长安戏曲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长安人民创造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结合与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戏曲艺术的发展,这种建筑也越来越讲究。秦腔也随之成为人们娱人、娱神举行秋神报赛的大戏,甚至是惟一的剧种。这样,我们也可以说,遍布三秦大地栉比鳞次的戏楼,就是秦腔演出活动的重要场所。
  宋元戏楼,一般都比较窄小,承唐制,三面对着观众,后面有一堵墙,将舞台分割为前台与后台两个部分,前场约一、二平方丈,供演出之用;后台则较小,是专供演员化妆、休息和存放衣物、道具的地方。女墙左、右两边各有门一个,称鬼门,是上场、下场门,中间一般有“福、禄、寿”三星图案。台口有两根通天柱,这是张贴楹联和挂演出牌的地方。上面有木板做成的天花板,绘有不同花色品种或比较单一的图案花纹(如韩城缪壮公庙前的元代戏楼)。比较讲究的是环左、右、前三面有观众看台的戏楼。如略阳元代紫微阁戏楼,所演戏名就挂在柱子上,两根柱上拉一条长绳,又做演出时挂灯具用。到了明代,随着商业的发展与日趋活跃,尤其是秦商的活跃国中,在许多地方都建立“西秦会馆”,后秦商与晋商合伙共同建立“山陕会馆”,会馆中大都建造有相当规模的戏楼,这种戏楼,比之一般寺、观、庙的戏楼,要讲究得多。一方面是商人显示自身经济力量的雄厚和长安文化的悠久、光辉;另方面也成为他们“迓神庥、联嘉会、襄义举、笃乡情”②祀神的地方。祀神也成为他们联乡情于异地的绝好机会,届时,必上演家乡戏曲,所以西秦会馆的戏楼,也成为会馆总体建筑设计中相当重要的一环。笔者近十年参加一些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有幸遍访全国各地西秦会馆与山陕会馆,抄录大量碑石铭文,无不盛赞会馆戏曲活动的“举国若狂。”这些戏楼建筑,以河南社旗、四川自贡两处最为著名。③四川自贡西秦会馆戏楼,又叫献技楼,为三重楼,下檐成两翼状左右高翘飞起,使献技楼与顶上一层戏台(称大观楼)联成一片,形成双层舞台,为木石框架结构,有石柱二十二根,托住木架横梁,其中楼面有两根石柱直贯三层,给人一种顶天立地的感觉。楼后宽九米,作三大开间,进深达八米一五,装饰的讲究,具体表现在多云台台口和衬枋之上,除了雕刻彩图各种吉祥呈福的图案之外,还雕刻有数百幅戏曲故事与戏曲人物。这些戏画戏雕,全部又用贴金填彩,与整个会馆风格合谐、统一,显得金碧辉煌,气势雄伟,颇具汉唐雄风。楼背面是会馆入口大门,成一约八万平方米的半封闭的剧场。④明初,朱元璋敕封城隍后,陕西每个县都建有城隍庙。西安城内有都城隍和两县(长安、咸宁)城隍,城隍庙的戏楼建筑也相当讲究。由于每座庙前都有迎神报赛的戏楼,所以民间有“城隍庙对戏楼”的谚语。这时的台口也比前代高多了,一般都达五尺左右,舞台面积也有了成倍的扩展。有时楼旁或后面增建有“耳室”,楼下为平房,作演出或演后演员休息或居住的地方,韩城、三原、周至、户县、高陵、蓝田、临潼等县的城隍庙戏楼大都如此。创造于明成化年间的周至甘河(今属户县)东岳庙戏楼,形制也基本上是这样。广场建设专为演戏的戏楼,也大量出现,蓝田萧家村的戏楼,就是保存至今的一处。另外,还有一种完全由木质结构的可建、可拆御的活动戏楼,一时盛行,满足了各地应时应地的戏曲活动与秋神报赛,也为农村的集市贸易和物资交流,提供了方便。这些戏楼的建筑和内部装饰、设计等,都显示出经济、文化、娱乐和艺术的迅速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从元明时期开始,秦腔的随着工商业与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不断拥入城市。这样,除利用原庙寺戏楼剧场的方便外,新增设了许多戏棚。这些比较简易的演出场所,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比较固定的戏园子、剧场或剧院。这就是西安城元代的教坊勾栏和在上述基地上建筑的清代梨园会馆等。当然从总体上说,这种设计也越来越讲究,甚至现代化了。
  辛亥革命前,西安地区所有的戏楼、戏台设置与装饰,都十分简陋,除上下场门与女墙有所装饰作底幕外,舞台上惟一的设置就是人们说的“一桌一椅”罢了,没有布景,没有布幕,灯光也只是在一大洗脸盆中盛满清油,再设几只灯芯作照明罢了。
  ① 李尤《平乐观赋》,又张衡《西京赋》。
  ② 苏州博物馆编《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1981年版第337页。
  ③ 笔者所录各地西秦、山陕会馆,西南有拉萨、四川、云南、广西,南有广东、湖南、湖北、江西,东南有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北部有内蒙、湖北、山东、北京、山西,西部有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的共100余处。
  ④ 西秦会馆为秦商八大家共同积资创造,耗资白银五万多两。从乾隆元年(1736年)动工,至十六年(1742年)完成。
  出处: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焦文彬著.—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