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 第七章 长安戏曲舞台美术 第二节 长安戏曲化妆

    
  长安戏曲的化妆,又叫整容或扮装、扮相。是一种相当复杂繁难的技术。既要结合所扮角色、人物的心理、生理特征加以归类区别;又要通过头部与面部的装饰和涂抹,改变演员原来的形貌,使之适合所演角色、人物的形貌,表现出他们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以至不同文化教养、身世家境。具体来说,长安戏曲的化妆,是要将人物的头、眉、眼、鼻、口、耳和颜面的大小、肤色、形状、位置及骨骼的大小、高低、凹凸、起伏,改变成所演角色和剧中人物的样子,达到“谁装谁谁就像谁”。长安戏曲的化妆,起初是很简单的,还有过一段时间不算很短的戴面具的阶段。元以后,日趋丰富多彩,除分行当、角色的头饰,须有所区别外,面部极少涂抹。有时,也只旦角面部有淡淡的化妆。元明时,开始注重净角的面部涂抹,出现了显示此行人物性格特色的脸谱。至于女性角色的化妆,明中叶以后,由于扮饰者多为男性,开始注重起来,但仍注重头饰的梳妆打扮,要求做到与妇人无异。清乾隆年间,秦腔表演艺术家魏长生,为了进一步使秦腔易入市人耳目,在旦角化妆上,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造与革新,但仍遵循着与妇人无异这一原则。他的踩跷、装小脚、改包头为梳水头,俱戴网子、贴鬓、穿小袄裙等,虽然在化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与发展,但面部仍是一种传统的素面化妆(又称俊扮),只是用手蘸色拍抹面部的正面和两颊(脸蛋),西府凤翔明清木版戏曲年画的女性化妆,就保持着这一格局。魏长生的梳水头(即贴鬓),主要是要改变男性的面部形状,使其更能做到以形传神的形象美。贴鬓是长安妇女很久就流行的扮束,即将鬓边的头发不上梳,随势垂至下部,散乱时,将过长的梳向耳上,或用食用油或水弄湿贴在耳前,时人称“附鬓争妍”。①魏长生曾久居长安,采用这种自然的发型,清人杨懋健说:“俗呼旦角曰包头,盖昔年俱戴网子,故曰包头。今则俱梳水头,与妇人无异,乃犹袭包头之名,觚不觚矣!闻老辈言,歌楼梳水头、踹高跷二事,皆魏三作俑,前此无之,故一登场,观者叹为得未曾有,倾倒一时。②”
  可见魏长生之前的秦腔是包头戴网子的,所谓“包头戴网子”,就是化妆时,男旦须先在头顶包扎一黑色网状头帕(长安人称“首帕”),将发收拢,然后再在首帕上增加适合不同类型的发式。魏长生用梳水头(即贴鬓)的方式,不仅美化了人物外形,也增强了秦腔化妆的艺术特色,后来风靡所有地方剧种。此后的化妆除花旦以外,仍相当简朴。萧润华在回忆辛亥革命以前的化妆时就说:“民元前后,除花衫小旦外,小生须生一概不涂粉,仅于两腮微抹胭脂,正旦也不抹胭脂,仅搽粉少许。其眉样,旦角细而短,生角粗而竖立,其额一律勒成人字形,旦甚高,生净亦高,约超过发畔三、四寸许,故当时剧人皆剃额子、虽在舞台下亦无人不识为剧人也。旦角头饰亦甚简单,几个村妇戴的银花,几朵假花,几个玻璃质的水银珠子,与普通妇女无甚差别。”③辛亥革命以后,才有了较多变化。其总的趋势是不断追求高、榜、新,以实现外部形体的美化。
  长安戏曲化妆的所用工具都以实用方便为主。脸部化妆是核心。图案净角除脸谱外,主要有:
  眉。男有立眉、平眉、粗眉、细眉、扫帚眉、八字眉、寿眉、棒桠眉、剑眉、蚕眉、老眉等;女有柳叶眉、蛾眉、新月眉、吊梢眉、锁眉(即两眉相连)。是由唐代的十三眉发展而来,并有丰富和提高。
  眼。有环眼、立眼、凤眼、杏眼、凶眼、鼠眼、元宝眼、大眼角、小眼角、上下睫毛、上下眼边、上下眼皮等。
  鼻。有鹰鼻、高鼻、平息(塌鼻)、楞鼻、方鼻、通天鼻等,并讲究鼻梁、鼻垂与鼻的化妆。
  口。有樱桃口、元宝口、血盆口、糯牙口、口角等。
  其它部位。如额、眉心、人中、两颧、太阳穴、两腮、下颚等。
  具体画法,也有高下、长短、黑黄、大小、宽窄、正偏、明暗、红白的不同和调理,藉以区别人的老少、胖瘦、强弱、贤愚和喜怒哀乐。
  ① 小铁笛道人《月下看花记·自序》。《清代燕都梨园史料辑》初辑。
  ② 杨懋健《梦华琐簿》,《清代燕都梨国史料辑》初辑。
  ③ 萧润华《三十年来的秦腔》,陕西易俗社《革新运动专刊》,1947年7月7日。
  出处: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焦文彬著.—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