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 第六章 长安戏曲表演艺术 第七节 长安戏曲表演艺术风格

      
  长安戏曲表演艺术的风格,是同整个长安戏曲的风格一致的。它的代表性剧种——秦腔的表演艺术风格集中地表现为:一、生旦净丑,角色齐全;二、唱做念打,综合处理;三、以虚写实,虚实结合;四、超越时空,云游八极;五、场面恢宏,动作规范。有着中国西北黄土高原旷野牧歌的特点,也有着西部人民群众粗犷豪迈、慷慨激越的风格,更有着“汉唐雄风”和秦地人们的胸襟和深厚淳朴的本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生旦净丑,角色齐全
  长安戏曲的代表性剧种秦腔,在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中,最讲究角色行当的齐全与整齐,有时甚至在一本戏中,也是多生、多旦、多净、多丑,极少只小生、小旦的二小戏或小生、小旦、小丑的三小戏,单纯的生旦戏也比较少见。就一本戏来说,更注意自己角色行当的齐全,即生、旦、净、丑齐全,唱、念、做、打皆备。但又喜欢突出须生、红生、青衣与大净的戏。我曾对秦腔传统戏中的“杨家将戏”的《佘塘关》《金沙滩》《千秋坟》《两狼山》等70个剧目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全剧共1163个角色,其中须生218个,占19%强,老生107个,小生104个,各占总数的9%;大净113个,占10%强。如《状元媒》共14个角色,就有3个须生,两个老生,一个小生,一个武生,老旦、小旦、青衣各一个,大净、毛净各两个。《打焦赞》共23个角色,计须生、老生各3个,小生两个,武生、老旦、武旦各一个,大净两个,毛净10个。《龙凤会》《龙脉计》《梅花阵》《忠烈会》《双凤寺》《苏武牧羊》等剧,几乎容纳了秦腔“十三头网子”的全部。也正是这一显著特点,给秦腔表现大型历史政治剧和场面恢阔、人物众多的剧目以十分有利的条件。
  二、唱、念、做、打,综合处理
  长安戏曲艺术的表演艺术,虽然也有其偏重于某一方面的,如以唱功为主的唱功戏,以表演动作为主的做功戏,以武打为中心的武打戏,以道白为主的白口戏等,但更主要的却是唱、念、做、打、舞的综合运用与处理。这同前面所说角色行当齐全是一致的,即表现出高度综合艺术的特点,体现了长安戏曲艺术综合系统工程的显著特色,即使是一些小戏也是这样,对演员的要求也是如此。
  三、以虚写实,虚实结合
  长安戏曲艺术认为,艺术是虚,它所表现和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内容是实。戏曲就是要用艺术的虚去写实,从而达到虚实结合。这样,它的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都总是采取虚拟的手法,进一步达到写意的目的。这种虚拟,是从生活出发的,也以生活为根柢和依据;但,它不是模仿生活和再现生活,就是说不照搬生活,而是把生活都加以艺术的处理。这种处理的方法,有时是夸张、放大;有时是浓缩、变形,有时是择取其中一个最能体现原形的一点;有时却又略去不用或异化。手法的多样,是为了表现错综复杂、绚丽夺目的生活。这样,也能使戏曲舞台表现生活的深度与广度进而扩展到无所不及的程度,即实现其用有限的舞台空间表现无限的生活,像大到各种战场上的战斗场面,天上人间以至人神冥司三界的变化;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细节,诸如吃饭穿衣、穿针引线。这种虚实关系的处理,又富有很强的艺术辩证法。尽管这种手法是无所不包、无所不用的,但是仍强调它的真情实感与贴切生活,自有其分寸、尺度与层次。不管它有时繁(如做女红时的引线穿针);有时简(三五步走遍天下;五七人百万雄师);有时虚(如山水、骑马、行船等只是一种假设或假定性的);有时实(如所用的器皿、笔墨纸砚等);有时又是虚与实的结合(如以鞭代马、以桨代船等),却无不讲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即通过一系列虚拟性的动作,描摹出剧中人物的情,就是要传神;所以说,“传神”是长安戏曲的最高追求,其目的是实现其写意。所以在动作的掌握上总强调意到为止,有如绘画上的“无墨以染”,书法上的“有势无笔,”“神龙现首不现尾”的意匠。调动一切艺术手法去完成形神兼备的艺术形象,也自然成了长安戏曲用心追求的所在,人物理想化成份很浓郁,也在所难免。在不少时候,艺术家的用心表演,又往往通过自己的艺术手段,引诱并启发观众共同进入一个艺术再创造的天地。
  四、超越时空,云游八极
  长安戏曲艺术是时间艺术,也是空间艺术,又是时间艺术同空间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它在时间与空间的运用与处理上,总是十分自由的,即不受现实时间、空间的束缚与限制。这就是:要在那个小小的舞台上,表现出无限的空间;又要在那短短的几个时辰内,展现出几年、几十年以至几百年内所发生的许多事件,因而它要千方百计地突破时间与空间对自己的束缚与限制。这样,它就把一个舞台,当作一个假定的不固定的自由空间,时间也可以随着演员的虚拟表演,成为一个虚拟的时间和空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以至超越时间、空间。演员一上场,这里的空间同时间就随之有了,他说:“此时来到绣房。”刹那间一个空荡荡、一无所有的舞台,就成了姑娘的闺房、绣楼;他走了一个圆场后又回台口站定说:“不觉越过千山万岭,来到某某地方。”那就是跑了几百里或至千多里崎岖的山路,到了某个地方。《走雪》中曹玉莲与老曹福说:“来到光华山”。此时舞台也就成了他们走过三十里路到了光华山。时间、空间也随着演员的表演流动、变化。《苏三起解》是苏三被崇公道押解着从山西南部的洪洞县到北部的大同,几千里路,时间与空间就经常处于变动之中。有时,还会出现多层次的空间,如《三回头》中吕荣儿与许升在家里说话,她父亲同弟弟在屋外等她,同一场面,就有屋内屋外的区别;《张古董借妻》中也有两个不同的空间等等。有时人站在桌椅上,可以是站立墙头或山顶上。时间同样是这样。
  这种对时间与空间的处理,是同剧本的分场制相联系的,人物的上场、下场,不仅可以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地点也发生着变化。有些道具,如一桌二椅的摆设,可以是公堂,也可以是书房;可以是富豪人家的厅堂,也可以是皇帝的金銮宝殿或某个别的地方。这些虽然有变化,却也有规定,这就是因演员扮演角色和戏剧的规定情景所决定。总之,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有着云游八极之妙处。
  五、场面恢宏,动作规范
  长安戏曲要表现角色齐全的故事内容,这就必然造成它场面的恢宏壮阔。在这种情况下,要让观众看得懂,明白其中的底里,就要有一个原则或规程。长安戏曲十分珍惜观众对自己的喜好,从而在自己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一整套规范性的表演动作,这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程式化”。剧本有程式,唱腔有程式,音乐有程式,表演动作也有程式。它是艺术家摄其神、拟其形、仿其态,抓住表现内容的基本特征并把它艺术化了的一种舞蹈动作,成为表演艺术的基本单位,也叫舞蹈化身段。像前面提到的上楼下楼,开门关门,登车骑马,持刀刺杀等,都是从生活中作了艺术概括的表演动作程式。在秦腔中,它又比较广泛地吸收、借鉴了民间舞蹈、武术拳术、绘画雕塑、书法线条、工艺美术及飞禽走兽的艺术营养,丰富了这种表演艺术手段。如表现身段的轻盈敏捷,就摹仿鹰鹞的探取飞翔;手指的秀丽,就摹仿荷花的开放、兰花的初绽(即莲花指、兰花指)等等。从而实现了规模宏大场面中所有内容的可知、可懂、可解,表现出浓重的观众意识,也真正实现了:艺术创造者能够真正了解自己创造的目的。
  总之,长安戏曲表演艺术是无比璀璨多彩的。它是长安人民大众创造的极为丰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长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永远彪炳青史,与日月共辉。
  出处: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焦文彬著.—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