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倾国非因倾国貌——马少波谈华剧《杨贵妃》


  我是第一次看,感到特别新鲜。首先这个戏的剧本是成功的。古典名著有一个《长生殿》,长期在舞台上演出。我从来认为它的思想格调是低下的,所表现的李隆基的爱情是虚假的,像“七夕盟誓”“比翼鸟”“连理枝”呀,到了马嵬坡就不讲爱情,就不负责任啦。他考虑的是他个人的安危。《杨贵妃》这个本子把这个案给翻了一下,这样是符合历史真实的。不管是从阶级观念,还是从历史观念,这样处理都是科学的,思想格调是比较高的。在艺术上,同志们进行了全面的革新,很好地继承了华剧(碗碗腔)的传统艺术特色,广泛地吸收了其他姊妹艺术的长处,包括舞蹈、舞台美术、音乐、服装、灯光等。我们中国的戏曲,可以说从有戏曲以来,就是横向借鉴的,就是吸收兄弟姊妹剧种优秀艺术的成分,通过消化,变成我们自己的血液。《杨贵妃》一剧在艺术处理上,十分清新,很有独创性,吸收了很多东西,比较和谐、完美、自然。
  我看李瑞芳演《梁秋燕》的时候,她才二十几岁,时隔三十年,现在她已是老艺术家啦。像她这样五十几岁还能活跃在舞台,又歌又舞,是不简单的,要很好地爱护。一个人的寿限不一样,一个人的艺术生命力也不一样,一个演员保持艺术青春的长短,离不离开舞台,要看他自己的条件。当然,培养青年演员是很重要的,是有战略意义的,不培养就后继无人,要花很大的力量来培养,要出戏出人才。
  瑞芳同志的表演才能,也是决定《杨贵妃》这出戏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她对杨贵妃这个人物理解得比较正确,表现得比较深刻,特别是在唱腔和身段上下了很大的工夫,表现力很强,让人觉得可信、真实,不是《长生殿》里那个杨贵妃。所以,我们都很高兴,很满意。
  (根据记录整理)
  华剧《杨贵妃》观后
  天恩蜜誓岂真情,
  雨打梨花不忍听。
  倾国非因倾国貌,
  长安史笔话亡兴。
  (原载于《陕西日报》1987年6月22日)
  出 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理论文集1 戏剧评论文选/陈彦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