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介绍《鱼腹山》

    
  《鱼腹山》是马健翎同志新编的一本历史剧。取材于崇祯二十三年,李自成由谷城逃出后被困于鱼腹山时的一段故事。《米脂县志·李自成传》中有如下记载:“……杨嗣昌督师围自成于巴西鱼腹山中,自成大困,欲自缢,养子双喜劝而止。贼将出降。刘宗敏者,蓝田锻工也,最骁勇,亦欲降。自成以步入宗祠叹曰:‘人言我当为天子’,曷卜之;不吉,断我头而降,宗敏诺,曷卜,三吉。宗敏还杀其两妻,谓自成:‘吾死从君矣!’军事壮士闻之,亦多杀妻子愿从者。自成尽焚辎重,轻骑田郧均走河南……”
  作者根据这样简略的材料,根据当时对社会情况的了解,和对李自成、刘宗敏等人物的看法,加以演绎、创造、发挥,把故事写得入情入理,十分动人。
  陕南川北一带某城县令胡荣贵,是个虐民肥己只知升官发财的家伙,和上面派来的练备狼狈为奸,逼饷抓丁,弄得民不聊生。田占彪一家,因缴不起练饷,以几两银子的低价,将妹妹田秀贞卖给胡县令做丫环,后田亦被抓去当了兵,其母生活无着,悲愤自尽(田氏兄妹作为当时社会的代表人物,渗透在此一历史事件中,起着密切的重要的作用)。李自成部下大将刘宗敏攻打此城,田占彪组织了守兵杀死练备,将农民军迎入城内,杀了贼官胡荣贵。胡妻王兰英是知府之女,生得颇有姿色,刘竟上了圈套,收了内室,后王兰英与敌特接上关系,先在李刘两将之间进行挑拨,进而劝降,又进而谋害。在此期间,刘因沉迷于酒色,士兵不操不练,士气低落,侦察不睨,防备不周,李过、马维兴等将亦曾与刘作斗争,李自成更予以劝导,刘虽稍敛,终未彻底悔悟,以致敌人乘隙从容布置围剿,李自成全军陷于鱼腹山绝地。王兰英劝降未遂,遂下毒手,幸胡县令原买来之丫环田秀贞揭破奸计,刘悔怒交加,杀了坏婆娘,提其人头请罪,于是众将同心同德,突出重围。
  剧中写出人民的疾苦,使我们同情;写出官僚的骄奢,使我们愤怒;写出有组织的起义,使我们兴奋;写出奸细的活动,使我们警惕;更着重地写出思想蜕化、政治上麻痹、闹独立对起义战争的危害,使我们深省。
  作者写李自成作为一个农民领袖的宽大胸怀,马维兴的忠心耿耿,但冒里冒失;李过的精明强干;田见秀的老练深沉,王兰英的狐媚狠毒;田占彪的刚毅有胆……皆有颇入微的刻画。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对刘宗敏的描写:
  刘宗敏是个铁匠出身,豪爽,骁勇,有胆气,他后来战死在沙场,应该说他对敌斗争还是坚决的。但他有极浓厚的个人主义,骄傲自大,暴躁刚愎;背一个功劳多的包袱,摆老资格,向领导闹独立,不服从纪律,没有大局意识,进城后醉心享乐,为酒色所迷,使义军遭受严重损失,对隐蔽的敌人失去警惕,以致几乎丧掉性命,这一切,在剧中都有生动具体的描绘,使刘的性格十分突出。刘的思想转变过程,是一个痛苦的斗争过程。作为全剧的主题,对我们反对无纪律或无政府状态,有着启发和教育的作用。
  (《群众文艺》1949年4月第9期)
  出 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理论文集1 戏剧评论文选/陈彦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