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看眉户剧《二虎守长安》有感

    
  省戏曲研究院的眉户现代戏,演得红火的,前有《梁秋燕》,中有《两颗铃》,近有《二虎守长安》。
  《二虎守长安》一剧之所以能赢得广泛的观众,我以为首先在于它的题材选得好。1926年,军阀刘镇华围困西安城,杨虎城、李虎臣两将军团结军民浴血奋战,坚守八个月。这故事在陕西几乎是家喻户晓的,遇到那些“老西安”,兴许还能绘声绘色地讲出若干细节来。发生在古城西安的这一悲壮事件,在民间口头流传半个多世纪,今天被剧作家发掘出来,搬上舞台,确实是值得欢迎的。
  我们从来都不赞成“题材决定论”。但是,题材也并非无足轻重。一个戏能不能吸引观众,题材选得好不好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过去,在极“左”思想指导下,创作题材越来越窄狭,到头来人们只能挤在一条小道上,互相雷同,彼此撞车,搞得千篇一律,全无生机。粉碎“四人帮”后,文艺上拨乱反正,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首先就从提倡题材多样化入手。1980年初,胡耀邦同志在剧本创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就着重讲到题材问题,他具体列举了我们国家历史和现实的许多方面来论证“我们的文学题材无比宽阔”,他指出:“生活是这么丰富多彩,历史是这么辉煌灿烂,反映我们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题材当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他热情地鼓励作家“去熟悉和表现他所愿意并为社会所需要的题材”。《二虎守长安》的作者正是这样做的。
  是的,《二虎守长安》这幕剧的主要角色是两位国民军将领而并非共产党人。这是否会降低这一题材的积极意义呢?只要我们的胸怀稍微宽广些,眼光稍微远大些,就不会对此剧的积极意义产生怀疑。我想“文革”中对西安“革命公园”也不能见容,而易名“东风公园”那样的蠢事不会再发生了。第一,对那些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物,我们都应该给予一定的历史评价,肯定他们的历史功绩,表彰他们的正义行为和坚毅的精神品德。关键是要站在今天的思想高度,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地把握和评判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赋予这种历史题材以鲜明的时代感,即要有当代性。第二,像杨虎城将军这样的爱国将领,他们虽然最终没有参加到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行列中来,但是他们所走过的道路,是不断接受党的思想影响、不断追求真理的道路,他们所创造的业绩,是和我们党的壮丽事业分不开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杨虎城这一形象的光彩,正折射出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我以为《二虎守长安》一剧的思想意义是不容置疑的。挖掘和描写这类题材,也是我们戏曲作家的光荣使命。
  李渔说过:“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新,即奇之别名也。若此等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焉用传之?是以填词之家,务解传奇二字。欲为此剧,先问古今院本中曾有此等情节与否。如其未有,则急急传之。否则枉费辛勤,徒作效颦之妇。”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过去我们的戏剧创作就喜欢搞“一窝蜂”,一阵子大家都去写“雷锋”,一阵子大家都去写“骄杨”,一阵子大家又去写“杨贵妃”,又不甘于“效颦”,还想“出新”,于是反而弄巧成拙。《二虎守长安》的作者没有去赶时髦、凑热闹,而是别开生面,另辟蹊径,抓住这个从来无人注意的题材,“急急传之”,终于在戏曲舞台上爆出一个“冷门”。他们是深谙“传奇”之道的。
  (1984年)
  出 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理论文集1 戏剧评论文选/陈彦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