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关于《穷人恨》

    
  对《穷人恨》主题、题材、人物的意见,并对《群众文艺》创刊号上林山同志的《<穷人恨>的时代和人物》及钟纪明同志的《<穷人恨>在新区的演出反映》两文中的某些意见,加以研究和补正。
  一
  马健翎同志的剧本《穷人恨》是富有阶级教育意义的作品。它的主题,着重在暴露旧社会的本质,暴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暴露恶霸地主对穷苦农民的残酷压榨与剥削。屈辱无靠的农民,在这伙强盗的统治下,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直到共产党解放军打来,才解救了他们。作者对被压迫阶级及压迫阶级的阶级界限,表现得异常分明。他是这样集中地把国民党统治下穷人的苦难,概括到剧本里面来,使得每一个不幸的农民,都可以从《穷人恨》这面镜子里,照见自己曾被国民党反动派及恶霸地主匪帮压榨迫害的身影,因而提高了阶级觉悟,燃起了仇恨。从前方一些剧团和宣传队在部队及群众中演出的反映,可以看到:成千成万的解放战士及新区群众,因为看了《穷人恨》而阶级觉悟提高了,战斗意志增强了,对国民党的仇恨加深了。《穷人恨》的演出,曾具体地深入地帮助了诉苦运动,对改造解放战士及发动新区群众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教育作用。许多战士被感动得流着眼泪,激昂义愤地宣誓:要为被逼死被压迫的父母兄弟姐妹报仇!为天下穷人报仇!这种高度的戏剧效果,以及它的感人力量之深,就绝不是偶然的,除了艺术上的感染力外,最主要的是它诉说了穷人长期被积压在心头的血泪言语,揭开了他们被关闭着的仇恨的心灵,点燃了复仇的烈火,而在这一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说是击中了旧社会的要害了。林山同志说从《穷人恨》里面看不到群众的内在的力量,看到的主要是痛苦和眼泪。而对于痛苦和眼泪本身就蕴藏着无限仇恨,并且是变成力量的源泉,这一点他没有给予恰当的估计。
  《穷人恨》是一个苦戏。它教导了穷人懂得苦的根源,懂得仇恨,仇恨恶霸地主仇恨反动派,并告诉了穷人只有共产党解放军才能真正解放他们。这就是《穷人恨》主题成功的一面,积极的一面。但它不是没有缺点,最主要的缺点,是它把主题的重点,几乎全部或大部放在表现社会当中被否定的及落后的一面,而对于肯定的、新的、进步的一面则表现得很不够,在主题的思想性上,含有某些消极的因素。具体说来:就是它没有在表现反动派及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的同时,把阶级斗争、把农民的反抗也着重地表现出来;没有把被压迫农民当前的阶级斗争——从不自觉的朴素的到自觉的比较高级的,从个别的无组织的到集体的具有一定组织规模的斗争过程和取得胜利的曲折过程,也适当地表现出来。从服务于当前的革命斗争上说,该剧写出了封建阶级的压迫,又写出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斗争的主题,比起前者来,是更富于积极的现实教育意义的。它所起的作用,将不仅是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激发其仇恨,而且它将进一步地更加直接地教导农民进行自觉的有组织的斗争,进行有胜利信心的斗争。
  作者在选择主题上的着眼点,他的积极的意图以及他的消极的一面,也直接影响到他对于题材的选择和人物思想性格的创造上面。
  二
  《穷人恨》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人民解放军向国统区大进军后的数月之间。这时,在中国的土地上,已经发生一个伟大的事变,人民解放军不但打退了蒋介石匪军的进攻,而且使自己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统区里去进行。共产党解放军所到之处,广大人民及广大土地获得解放。这一伟大事变,震撼了反动匪帮的营垒及他们腐烂的机构,鼓舞了国统区正在进行斗争的人民,助长了他们反抗的怒火;特别在靠近解放区、直接被解放大军进军所影响的地区,或者以前受过红军洗礼、在抗战期间有八路军活动过、较有革命传统的地区,以及目前尚有共产党地下工作的地区,人民的反抗斗争将更加高涨,而反动派匪帮也会更加惊恐。这就是这个伟大时代的特征。而表现了这个伟大时代特征的人民斗争的作品,才是最能鼓舞人心,最富于现实的教育意义的。林山同志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作品要掌握时代特征,这种提法,是很重要很有意义的。
  自然,也不是说在这种伟大的时代特征下面,全国就都一样了,就再没有什么进步地区、中间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分别了。由于中国地区广大、农村处于分散经营的小生产特点,更加上反动派的统治封锁,使得革命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就全国范围来说,虽然处在伟大事变的影响之下,也还会有各种程度不同的落后地区存在。但是这种地区,在现实斗争中并不起主要的和主导的作用,如果我们把这种地区和情况,原原本本地反映到文艺作品里面来,那就会落在现实的后面,就将不能对当前的革命斗争,起最有效的最好的配合作用。
  《穷人恨》的地点,就是属于这一类地区。作者为了能充分发挥剧本主题的重点,可以说是有意地选择了这样的地区,据他自己介绍是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抗战时期被日寇占领,日寇投降后又为国民党占领,是一个假定的长期处在黑暗统治当中、没有直接受过共产党影响的落后地区。这里的反动统治者,以恶霸地主胡万富及蒋匪镇长为代表,他们向农民进行疯狂的压榨与迫害;抓丁、抢粮、捕人、霸占民女,甚至当风闻共产党解放军有可能向这里进攻时,他们的罪行也并未收敛,反而加紧逼粮逼款逼债,更加为非作歹起来。他们还深信他们的蒋委员长和他们的主子(美国)能保他们的险。只有当共产党解放军真的打来时,他们才慌了,才埋怨起他们的蒋委员长和主子(美国)来了。这就是《穷人恨》里面所表现的反动阶级的主要情况。这里的贫苦群众,以老刘和安老婆为最突出的代表,在这伙匪帮的统治下面,被压得简直喘不过气来,只是低头忍让,一再地低头忍让;而比较富于反抗性的青年农民,如安兴旺等,虽被愤怒之火所燃烧,几次企图反抗,但结果也还是隐忍下来没有爆发;其中最富反抗性的青年农民、勇敢好义的袁尚义,当他硬碰硬地向恶霸地主斗争了一回以后,当场被捕,事后也不得不逃奔他乡;在外边他参加了人民解放军武工队,直到共产党解放军向这里打来时,他才跟随武工队回来,和本地农民一起解放了家乡。
  剧情的发展概如上述。应该承认作者选择了这样的题材,来表现他的主题:暴露旧社会阶级压迫的本质、罪恶及穷人的痛苦,激发农民的阶级觉悟与阶级仇恨,这个意图基本上是达到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研究:这就是作者所假定的黄河以南长江以北,曾为日寇占领过的这个地区,在抗战时期,绝大部分有共产党八路军活动过,而凡是有共产党八路军活动的地区的大多数人民,特别是贫苦群众,对于我党我军的政策与主张是并不生疏的。虽然其中也可能有某些个别地方是例外,但它不能算是这里的典型环境。而文艺作品是应该表现现实中的典型环境与典型事件的。从这一见解出发,我觉得:第一,把这里的人民普遍写成对共产党解放军缺乏了解、对就要打到这里来的消息缺乏热情的态度,是不妥当的,至少是不合于普遍情况的。第二,把共产党解放军伟大进军影响之下的统治阶级,写成对于这一巨大风浪的袭击,采取完全无动于衷的态度,也是不妥当的。描写统治阶级对穷人的压迫是完全必要、完全应该的,而且这也是蒋管区的普遍事实。但问题是应该在这些普遍的基本的事实基础上,把时代所产生的新的情况表现出来。这样做是有意义的,这可以使《穷人恨》更增强它的战斗性,更提高对人民的教育意义。举例来说:对恶霸地主胡万富及蒋匪镇长的处理,除了应该把他们对穷人的迫害写出以外,如果还能写出共产党解放大军对他们的震动,写出他们的混乱、惊恐、忧虑,写出他们内心的活动,这样一来,即使表现了他们在人民面前仍然逞凶作恶,而观众也会认识到他们不过是装腔作势、外强中干,已经是走着下坡路、临近末日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好处是使观众看了,对革命形势有正确估计,可以增强斗争胜利信心。又比如:既写出农民落后的、退让的、保守的以老刘、安老婆等为代表的一面;又写出进步的、反抗斗争的,比袁尚义、安兴旺等更带有自觉性与组织性的一面;写出这两方面不同态度的争论,写出进步一面经过曲折情况后的胜利。这样写是有好处的,它可以告诉观众:农民反封建反压迫的斗争虽然曲折困难,但是能够坚持,而且能够取得胜利,这一方面表现了革命的现实规律,同时也可以避免某些不好的副作用,如有的人因看了剧,可能产生斗争不必要、没出路等思想,以及专等共产党解放军前来解放的等待思想。而这种思想对于广泛开展反封建反压迫斗争是有损害的。
  三
  《穷人恨》里面的人物创造,关于农民落后一面的表现,不是太过分,同时对于新的一面,表现得不够充分,不够明确。
  落后的一面,以老刘、安老婆等人思想性格为代表,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凡事都要忍,都要受,怪自己的命不好,受罪是注定的;他们不相信社会会变好,穷人总归是穷人,有权有势当官的,都是人家有钱的人。凭着他们在旧社会多少年的生活经验,他们肯定这些是不会变的。安老婆训教儿子兴旺时,就执拗地说明这个道理。当孩子向她说共产党解放军快打来啦,他们一打来,穷人就会有办法,安老婆不同意,她认为换了多少朝代都是老样子,现在也改不了。她说宣统年是那样,民国年还是那样,日本来是那样,中央军来了还是老样子,世事总是人家有钱人的。她把共产党解放军的到来,还看成和过去改朝换代没有两样。
  对于以老刘和安老婆为代表的落后思想,林山和纪明两同志都觉得处理有些过分。我以为问题不在这里。由于中国社会长期处在封建统治下,农民的思想,本来就带有极深厚的保守的、封建的、宿命的思想,再加上国民党匪帮的愚民政策及欺骗宣传,因此,某些农民群众对于我党我军了解不够,也是很自然的。在当前我们要和反动派作斗争,从各方面打垮他们;在解放战争胜利后,在人民政权建立后,也还得用很大力量,和反动派及封建阶级所毒害人民的思想作斗争。因此,目前如果有人能够把这些思想,通过各种典型人物,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那么,它对于很多人,特别是对于在旧社会走过长路的老一辈人,将起很大的镜子的作用。我觉得《穷人恨》里面,挖掘农民落后思想的一面,挖掘以安老婆为代表的思想的根,没有挖错,也并不过分;而缺点是在于剧本里面,对这种思想,并没有给予很好的批判,既没有代表新思想的人物,向这种思想作正面论争,甚至没有人表示强烈的怀疑。虽然最后有共产党解放军打来、他们解放翻身的事实,对这种落后思想,也可以算是一种批判,但单单是这样的批判,就觉得既不明确又不够充分了。
  其次,像袁尚义、安兴旺、红香以及保子等青年农民、妇女,有反抗性,有阶级的爱和恨,有穷人的同情心,他们在《穷人恨》里面可以算是进步群众的代表。但在他们中间,即便是最富反抗性及阶级同情心的袁尚义,他对于兴旺和红香的同情,对于恶霸地主“烂肝花”的正义反抗,也还没有脱出农民处在自在阶级时期的性质,是一种年轻人的义气和血性,虽出于朴素的阶级感情,但还不是明确的自觉的阶级意义。像袁尚义、安兴旺这一新型的农民性格,可以代表当前国统区青年农民的大多数,应该给予很好的表现。但是这一类型的思想性格特征,不是今天才产生的,而是老早以前就存在了的,因此在表现它的时候,不能完全当做肯定的东西来描写,而应该表现出对它的适当批判来。又因为这种性格本身也是在矛盾发展中,因此,也应该适当表现出它向新型性格的转化。新时代的农民性格,有阶级觉悟了的农民特征,在《穷人恨》的农民身上,没有得到很好的有血有肉的表现。但是,只有肯定地写出了这种新型性格的成长,才会表现出今天农民新的进步的一面,同时,也才会显示出对于前两种性格的批判意义来。
  中国社会处在伟大的变革当中,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不仅改变了社会的面貌,而且改造着人们的思想性格,在被解放了的土地上,新型性格的农民,正在大批地涌现。而仍生活在反动统治下面的农民,在革命战争浪潮的推动下,在各种实际斗争中,也正在不断地变化,是当前这一时代的特点:落后的安老婆型的性格是一种,中间状态的安兴旺型的性格是大多数,而具有明确的阶级觉悟的新型性格农民,也正在不断地出现。处在这一时代情况下,如果只写一种性格的人民,特别是只孤立地写一种落后性格的人民,是不妥当的。《穷人恨》的人物创造,只写了前两种,没有写出后一种;这后一种性格,在国民党统治区来说即使还不是大多数,但却是这一个时代重要的东西,是正在飞跃发展着的革命新形势下面,所产生的新的典型与新的力量,不好好写出这一类型的性格及它对前两种性格强有力的影响及领导作用,就不能有血有肉地表现出今天革命力量不断的生长与扩大来。
  四
  《穷人恨》的成绩,它在前方部队及新区群众中演出,所起的巨大作用,早有定评。我写这篇文章,主要的是想对曾经引起的某些意见当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发表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对,目的是为了研究问题,搞清论点,以推动今后的文艺创作。在一个作品里面,虽然不容易十全十美,但其中如果涉及带原则性与倾向性的问题,则必须讨论清楚。这样,对读者、观众,对我们的文艺都有好处。
  比起《穷人恨》所表现的时代来,目前的革命形势,又不知前进了好多步,阶级力量的对比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全国胜利在望。我们应该抓住目前的时代特点,创造出更新的更积极的人物与主题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作品更有力地配合与鼓舞目前正在战斗着的人民。作为创作方向上的努力,我同意林山同志的说法:“生活是经常在前进的,特别是今天的中国,生活简直是在飞跃,我们一定要赶上去,赶上去,赶上时代,并且站在时代的前列,紧紧拥抱住新的生活,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时代,创造出新的人物。”应该承认:林山同志在《群众文艺》创刊那个时期,就敏锐地提出这样的问题,不但必要,而且很合时宜。
  据说健翎同志将继《穷人恨》之后,续写他预定要写的第二部,在这部作品中,将有计划地表现出人民斗争及人物的成长。让我们预祝他的成功。
  (原载于《群众文艺》1949年5月第10期)
  出 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理论文集1 戏剧评论文选/陈彦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