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戏曲艺术出新的一块丰碑——秦腔现代剧《血泪仇》浅析

        
  大型秦腔现代剧《血泪仇》(以下简称《血》)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精神指导下,于1943年由马健翎同志创作、被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搬上舞台的。该剧通过贫苦农民王仁厚一家人遭受国民党反动派拉兵派款、压榨剥削,被逼得背井离乡、家破人亡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国统区的黑暗和罪恶,倾诉了劳苦大众的积愤和仇怨,又通过王仁厚一家人投奔边区后的巨大变化,歌颂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勃勃生机,展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
  强烈的时代特征
  1943年,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鼓舞下,对日作战也进入到局部反攻阶段。为了赢得反侵略战争的最后胜利,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陕甘宁边区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讲话》的理论、方针指引下,相继创作了许多为战争、生产、教育服务的优秀作品,大型秦腔现代剧《血》就是其中的名著。它是在革命进入转折阶段,新旧社会交替,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入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原一带水利失修,又遭大旱,地方官吏、兵痞流氓乘国难之机营私舞弊蹂躏百姓。天灾人祸的双重灾难,将穷苦不堪的中国农民逼得走投无路。《血》剧道出了农民的血泪呼声。剧中塑造的王仁厚老汉是广大贫苦农民的代表形象。他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四处奔波急于寻求一条生存的道路。《血》剧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特点是异常鲜明的。
  伟大的时代精神
  《血》剧除勾勒出当时的时代特点外,又以画龙点睛的手法,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美好愿望。剧作家在王仁厚身上浓墨重抹,工笔细描,把广大贫苦农民急切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呼声表现得活灵活现。饱受自然灾害和兵荒马乱之苦的中国农民,终于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起来,以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才能获得解放。劳苦大众才能都和边区人民一样,过上民主、自由、幸福的生活。《血》剧正是表现了这种精神。这就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夜,延安火炬将要照亮整个中国大地的伟大的时代精神。
  鲜明的艺术特色
  (一)结构与艺术处理 《血》剧的戏剧矛盾,首先表现为反动政权支持下的地方恶霸污吏、兵痞流氓跟王仁厚为代表的广大贫苦农民的矛盾。国民党反动集团为了达到向日寇妥协、投降,加紧围剿边区的目的,纵容反动军队和地方官吏对人民实行残酷的掠夺和镇压。
  像孙副官、联保主任、田保长之流,终日干着残害百姓、欺压良善、霸占妇女的勾当,真是坏事干尽,恶贯满盈。正因为如此,像王仁厚那样成千上万的穷苦农民,才被整得家产荡尽,亲人离散,直到最后不得不忍痛离开故土,成了流落异乡的乞讨者。物极必反。当他们连乞讨的生活都混不下去时,便会逐渐觉醒,进而认识到给他们造成苦难的根源,不是神灵和命运,而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和戴着“委员长”头衔的蒋介石。所以,到该剧形成高潮的“龙王庙”一场,王仁厚便直截了当地“咬牙骂老蒋”了。这就使反动政权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成了一条贯穿全剧的主线。
  其次是王仁厚一家人决定逃与不逃时的思想矛盾。王仁厚与其妻、其子(王东才)是剧中的正面人物,有共同的遭遇,但由于各自的性格、经历和处境不同,在决定是否逃难时就有差异。王仁厚身为一家之长,处处要为全家人遮风挡雨,谋求生路。他饱尝了人间的辛辣苦酸,虽然留恋故土,但深知不能在那里安身立命。老伴、儿媳却认为“好出门不如歹在家”,不愿离开生养他们的河南老家,又害怕逃难之中出现不测,因此犹豫不决。他们之间的思想矛盾集中表现在“上坟”“逃难”“龙王庙”几场戏里。这一家受尽苦难的穷苦人,有着共同的命运,因此尽管存在不同意见,但当王仁厚说明情理后,一家人便一起踏上西逃的道路。这样一来,戏剧的主要矛盾也被推向高潮。
  最后是以孙副官、韩排长为首的反动军队跟王仁厚、王东才以及边区军民之间的矛盾。在这一组矛盾中,王东才的醒悟和反正,给王仁厚一家人的团聚带来了欢悦,王仁厚一家人的团聚,又促使王东才报仇雪恨,杀死韩排长等匪军,进而引众兄弟投诚解放军,和边区军民一起歼灭来犯之敌,大大加快了边区保卫战胜利的节奏。
  (二)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王仁厚的典型形象是全剧最有感染力、最有教育和鼓舞作用的艺术形象。他生活在白区苦难的深渊里,历尽人间酸辛。面对严酷的现实,他的哭叫和哀求,丝毫改变不了悲惨的命运。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祭了祖坟,带领一家老小踏上了乞讨的道路。一家人在饥乏交困之中,于龙王庙栖身一晚,偏偏又遇上了反动军队。儿媳被害身亡,老伴碰头而死,在“河南陕西都一样,到处的百姓苦遭殃”的旧社会里,穷人有冤无处申,有仇无法报。接踵而来的沉重打击,使他由哭叫转为怒吼,由哀求变为咒骂,直到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当今的“皇上”——蒋介石委员长。剧作家成功地刻画了王仁厚由隐痛忧愤到觉醒奋起的性格发展过程,为他后来在边区成为思想觉悟不断提高、生产支前处处带头的受人尊敬的劳动英雄奠定了思想基础。
  王老婆、东才妻离开家乡故土,好似飘零的落叶,几度被劈头而来的浊浪吞没。家中的悲惨遭遇。更加坚定了王仁厚寻找生路的决心,促使他毅然奔向光明。王仁厚的儿子东才,抓丁后被派往边区搞破坏活动。他潜入边区后巧遇爹爹,一家人相认团圆。当知其母亲、妻子被害身亡的真相后,他决心弃恶从善,报仇雪恨,向解放军投诚,掉转枪口去打国民党反动派。作家在此预示了全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即将汇成巨大的革命洪流,冲垮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三)唱词通俗朴实,富有生活气息 《血》剧一开始,王仁厚唱的四句“十字唱词”:
  遭兵荒遇水灾天又大旱,
  河南人一个个叫苦连天,
  这样粮那样款摊个不断,
  眼看着老百姓就要死完。
  这段唱词简练集中,明白如话,概括了以王仁厚为典型的广大穷苦农民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处境和遭遇。“龙王庙”一场是全剧的高潮,其唱词最为感人。
  王仁厚(唱):
  手拖孙、女好悲伤,
  两个孩子都没娘。
  一个还要娘教养,
  一个年幼不离娘。
  娘死不能在世上,
  怎能不两眼泪汪汪。
  庙堂上空坐龙王像,
  枉叫人磕头又烧香。
  背地里咬牙骂老蒋,
  狼心狗肺坏心肠。
  你是中国委员长,
  为什么你的文武官员联保军队一个一个赛豺狼?
  看起来你也不是好皇上,
  无道的昏君把民伤!
  河南陕西都一样,
  到处的百姓苦遭殃。
  我不往南逃往北上,
  但愿得到边区能有下场。
  这是该剧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段唱词,长期以来在观众中广为流传。这段唱词的特点是:
  1.倾诉了王仁厚刚出虎穴又陷龙潭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主人公忧伤愤慨之情。
  2.王仁厚平日笃信神灵和期望明君,渴望得到他们的保佑和赐福。但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的希望一次次化为泡影。铁的事实反复教育了他,使他的精神意境逐步升华,成为初步觉醒的农民典型形象。
  3.王仁厚再不往南(白区)走了,要北上去找八路军,希望到那里能安宁地生活下去。唱词准确地反映了穷苦农民对共产党、八路军所寄托的无限希望。
  《血》剧中王东才的唱词,情真意切地诉说了他的坎坷经历和痛楚心境。前波未平,后浪又起,撕肝裂肺,感人至深。王东才错综复杂的情绪变化,集中在“全家哭”一场戏里。痛苦压抑的心情,如泣如诉的唱腔,句句拨人心弦。尤其唱到“平日里想家常做梦,今夜晚相见不相逢,残灯燃烧心头恨,不杀仇人气不平”时,台下总是掌声四起,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血》剧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时代精神和艺术特色的秦腔现代戏,是延安革命时期戏曲艺术出新的一块丰碑。它开辟了现代戏为人民服务的新途径,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原载于《当代戏剧》1988年4期)
  出 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理论文集1 戏剧评论文选/陈彦主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