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为参加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特撰


  (2002年9月)
  一、安康汉剧团简介
  安康汉剧团,其前身为1922年创建的安康著名的同心社戏班,建国初的1950年与西关农工商自乐社合并成立安康人民剧院。1956年陕西省文化局批准该院为省属国营剧团(由安康专员公署代管),以继承和发展汉调二黄艺术为其主要业务方针。同年秋,剧院因当时规定专区不设直属单位,遂下放至安康县,定名为安康(县)汉剧团至今。
  安康汉剧团50多年的历史,实际是各级领导和全体演职人员共同谱写的一部为继承、改革和发展陕西省第二大地方戏曲剧种——汉调二黄(汉剧)而进行艰苦卓绝,努力拼搏,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奋斗史。剧团先后进出从业人员达500余人次;进行各类演出活动计13200余场;演出本剧种传统戏、新创编古典戏及现代戏和移植剧目共达880余个;流动演出路线除陕南汉水流域、西安及部分关中地区外,足迹还远涉湖北、河南和四川毗邻地区及首都北京的文艺舞台;参加了建国后所举办的西北五省(区)、陕西省和安康地区历届会演、调演、艺术节和其他重大演出活动,且皆有新创或改编、整理、加工的剧目参演获奖,特别是1990年以新编现代通俗汉剧《马大怪传奇》参加陕西省第二届艺术节获金奖(第一名),旋即又选调参加在西安举办的中国艺术节·西北荟萃演出和晋京参加第二届中国戏剧节,为汉调二黄剧种和陕西人民争得了荣誉。    
  1990年以后,由于诸多主、客观原因,剧团演职人员严重匮乏,艺术生产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全省仅存唯一的剧种保留剧(所谓“天下第一团”吧!)形势岌岌可危,大有绝种的可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自2001年以来,省上及安康市、汉滨区有关领导对于保留剧种剧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政府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加大对剧种、剧团保护和扶持力度:1、选调袁朝玲同志任剧团团长、法人代表,组成新的领导“班子”;2、确定以徐山林同志提出的“保留、改革、发展”的剧种、剧团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路子”;3、区政府批准编制指标60名,招进一批接班人的“苗子”;4、剧团演出剧场年久失修,为使基础设施产生“造血”功能,多方筹资百余万元,改建为多功能文化中心,重点解决剧团演戏的“场子”;5、2002年8月1日,汉滨区委书记、区长联合办公会议在汉剧团召开,当场决定由财政拨给剧团员工全额工资,解决了群众期盼的“票子”问题。至此,人们所谓的“五子登科”,全部落实到位。办公会议还落实解决了剧团调进业务人员、剧场改建的资金来源及印刷出版《陕西汉剧音乐》、《陕西汉剧脸谱》、《陕西汉剧剧目》等三本书的印刷费以及参加省三届艺术节剧目排演经费等问题。目前,剧团演职人员热情高涨,决心为多出人才和艺术精品,为汉剧剧种的保留发展,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        
  二、陕西汉剧简介
  陕西汉剧是陕西第二大地方剧种,原称汉凋二黄,俗称土二黄、山二黄,地方人士则习惯直呼为二黄。明末清初盛行于陕西关中和陕南汉水流域,并旁及陇东、川北、豫西、晋南和鄂西北地区。声腔以上、下调(或称“上、下把”)为主,上调即现通称的二黄调,下调为今称的西皮调。此外尚有梆儿腔(吹腔)、昆曲、四平调和各种地方民间小调。清代嘉、道之际,被兴安(安康)、汉中两府艺人尊称“二黄科班传代祖师”的杨金年,延聘名师在汉中西乡沙河坎开科授徒,首传“鸿”、“来”两科,至建国前,共课徒十八字辈,数百名艺人,流动川、陕、鄂,、豫等省授艺演出。被称为“查师爷”的汉中艺人查来松(戏状元),在四川享誉极高;刘九强者至今在四川和云贵各地戏剧界负有盛名。清代咸同年间,湖北房县范仁宝率瑞仁班西进入陕,在安康办“瑞”、“彩”、“方”、“盛”四科。新秀辈出,人才济济。杨、范传人为安康二黄戏的兴盛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陕西汉剧在发展中形成安康、汉中、关中、商洛四大地域流派。安康、汉中通称汉江派,其唱腔古朴无华,柔和清丽;做工细腻;长于唱工戏。五十年代初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曾在西安观看名伶杜玉华的《回娘家》赞口不绝,当即赠给化妆头面及书有“汉调之光”的锦旗一面。以商洛、关中为中心的洛镇派,唱腔刚劲有力,武功扎实,长于武打戏。
  汉剧传统剧目以历史题材和表现具有地方风格的民间故事见长,丰富多彩,仅安康一地已发掘1200多本,其中有《尝百草》、《胡茄十八拍》、《文姬辨琴》、《女界牌》、《西乡擂》、《昊天塔》等二、三百本为其他剧种罕有剧目。建国后整理改编和新创作剧目有《楚宫》、《碰亭》、《打龙棚》、《黄天荡》和《红珍珠》、《翠竹泪》、《板桥轶事》以及《马大怪传奇》等参加全国及省、地区历届会演、调演、艺术节、戏剧节获得奖励。汉剧唱腔板式,西皮有倒板、一字等,二黄有倒板、回龙等,此外还有反二黄(阴板)、昆曲、小调杂腔等。行当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共十大行当。唱法上,生、老旦一般用本嗓(真声),旦角用小嗓(假声),净角用本嗓多虎音。道白分韵白和方言白,韵白采用湖广音中州韵,方言白以陕西地方话为主(安康地区又多在现代戏中使用紫阳语音)。脸谱艺术较为古老,笔调细腻,造型优美,颇具特色。
  建国后,陕西汉剧获得新生,安康、汉中、商洛先后建立专业汉剧团13个。现全省仅存安康汉剧团唯一一支专业力量,成为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团”。
  陕西汉剧是陕西最古老的戏曲剧种,由于是陕西的产物,清代乾隆年间流传北京及东南各省,人多称其为“秦腔”、“西曲二黄”等,她对于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国戏曲的代表与典范——京剧的诞生和发展,产生过极大的作用。陕西汉剧是陕南汉水流域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观赏形式,几百年来,植根于民间,和地方民众建立起水乳交融的深厚感情。因此,保留和扶持陕西汉剧,不仅照顾地方人士的观赏习惯、乡音情感,而且对于研究京剧和其他二、三十个相关剧种的产生、流传,以及对于中国戏曲文化发展流向的研究,都具有“活化石”的作用与价值。
  三、《枇杷村里镇长哥》剧情简介
  秦巴山下,汉水岸边,枇杷村乡亲们守着风景如画的枇杷山,却过着贫穷的生活。新世纪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落后的山村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枇杷村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需要招商引资,需要发展特色经济。一个绰号为“拐子”的镇长牛山,为告别贫困,使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从而引发出一连串耐人寻味的故事。
  牛山镇长上任之初,即利用枇杷山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大搞退耕退林,积极引进日商投资,促成风俗旅游产业开发,使枇杷村群众脱贫致富。剧中通过“调虎归山”、“智取师傅”、“酒醉琵琶楼”、“红线拴犟驴”、“渡口风波”、“情义深长”和“泪洒相思地”等场面与情节,塑造了“镇长哥”牛山机智灵活、幽默诙谐和重情守信的人格魅力和与人为善的高贵品质,一个感人至深的典型乡镇干部形象,在人们心中如丰碑般树立起来。
  本剧舞台体现,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例如流动的景致、表演区台上台下联为一体、巧妙运用多功能歌队(舞队)而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等等,以及在唱腔音乐、布景、道景、服饰、效果设计制作等方面,尽可能突出剧种特点和地域特色,力图为观众展现出一幅充满乡土气息的现代陕南农村生活的通俗画卷。
  附记:2002年9月23日晚,安康汉剧团在西安五四剧院为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演出此剧,效果强烈,反映颇佳,获优秀剧目大奖;编剧及舞台演出剧本编剧奖(刘志杰、张广明);导演奖(张广明);优秀表演奖(顾铭、李明);表演奖(王治丁、陈红霞、赵晓峰);最佳组织奖(安康市文化文物局)。     
  出 处:秦声汉韵管窥集/文寿.—安康:陕西汉剧研究会, 2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