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不能让汉剧在我们手中失传——在陕西汉剧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2002年5月29日)
  各位来宾:
  请允许我把陕西省戏剧家协会陕西汉剧研究会建立的起因,组建的过程以及今后工作的基本思路向各位作以汇报。
  2001年上半年,民政部门对社会团体清理整顿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陕西民政厅、省文联明确表示拟注销原由省文联所辖的陕西省汉剧学会的意向。鉴此,汉剧学会秘书长王林夫同志书面委托本人写道:“因我和会长王道中同志早已退休,身体又非常不佳,特别是视力较差,故有关汉剧学会事宜,特请朿文寿同志全权代表我们二人进行斡旋,特此委托。王林夫,2001年4月13日”。随后,我即受命赶赴省城西安,向省民政厅、省文联和省剧协进行联络、汇报。通过省文联组联部协调,回安后经商议正式向省剧协呈送了以下内容的专题报告:  
  陕西省戏剧家协会:
  我会系于1981年12月陕西省首届汉剧会演在安康举办期间由省剧协(时为中国剧协陕西会分)负责组织成立的,名为陕西省汉剧艺术学会,隶属省剧协,为其独立工作的下设机构。后民政部门对社会团体隶属关系进行调整,将汉剧艺术学会确定为独立法人团体,与省剧协同为省级一级学(协)会,上收省文联直接合理领导。2000年以来,民政部门又一次对社会团体进行清理整顿,因本会两位负责同志退休多年,年事已高,学会活动开展不多,与省文联联系较少,加之此次重新登记,社团需注册资金数万元无法解决,依据此次社团整顿有关条文规定,业务相近者可以合并等精神和我会派员与省文联组联部请示协商,我会愿自动放弃独立法人地位,回归省剧协,仍为其下属机构,更名为陕西省戏剧家协会陕西汉剧研究会,接受省剧协主席团领导,负责向主席团报告工作。因研究会仍址设安康,由剧协组联部负责工作联系与业务指导。
  改变隶属关系后的研究会,我们推荐省剧协常务理事、安康市剧协常务副主席朿文寿同志具体负责,请他提名研究会其他领导成员,设置工作机构、组织制订研究会章程与工作规划等,请省剧协主席团给予研究认可并报省文联备案。
  陕西省汉剧艺术学会(章)
  会 长:王道中
  秘书长:王林夫
  二○○一年八月八日
  应当感谢的是当省文联、省剧协在了解汉剧学会现况和继续存在的必要性后,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与关怀。2001年8月24日,省剧协主席团会议讨论同意上述《关于改变汉剧艺术学会隶属关系的报告》和朿文寿同志担任陕西汉剧研究会长,并于9月3日下达了陕剧协文字[2001]025号批复文件。
  争取保留汉剧学术研究的社会团体机构,是汉剧艺术保存、保护与改革发展的事业需要,也是包括老一代在内广大汉剧从业者、业余爱好者的共同愿望,我作为其中一员,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协助办好此事。但是,推举我作为这一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又深感诚惶诚恐,主要原因是本人才疏学浅,加之面临重重困难,实在难以担当此任。后在王林夫等老同志和一些中青年同仁的敦促与鼓励下,同时亦考虑我们终身为之奋斗的汉剧事业的现状与需求,责任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应当说担当此任是受命于危难之时。既已允诺,只能坚定信心,知难而进,争取不辜负老一代汉剧工作者寄于的殷切厚望,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努力做好工作,为安康的文化建设和陕西的戏剧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家知道,陕西汉剧是陕西古老的戏曲剧种,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还可以说陕西汉剧是陕南汉水文化的优秀艺术结晶,这是因为汉水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汉水流域人民的开发和建设实践,既有三秦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和史称“湖广填陕西”的移民文化底蕴,又有历代地方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在安康的文化史上,最集中体现鲜明汉水文化特征、独特地域风彩和有较大影响的艺术形式,就是故称“秦腔”、“汉调二黄”的陕西汉剧剧种而别无他属。在这里我仅举两点例证略作说明:
  其一,从传统上看,陕西汉剧的唱念道白语音,极富色彩。通常最讲究使用中州韵、湖广音和以关中和安康为代表的陕西地方话这两种基本的语音音韵。此外,还使用诸如紫阳话、四川话、北京话、江苏话、山西话、河南话等,不一而足。这种别具风彩,独一无二的戏曲艺术表现方式,可以说是陕南汉水流域语言文化交流、融合的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结晶。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不单单有益于塑造戏曲舞台各种不同性格、身份、籍贯的人物形象,对各地方戏曲的表现力产生影响,而且更可适应各路往来人员的观赏习惯和乡音情感,从而促进了本地区的人员交流,促使陕西汉调二黄这一戏曲剧种得以流传南北各地,并作用于各地方剧种的形式、发展与繁荣。    
  其二,据考证:清代乾隆、嘉庆时期,陕西汉剧以陕南汉水流域和关中西安为基地,以“秦腔”或“二黄”为名称,西南传至四川,形成川剧胡琴戏和云南的滇剧、广西的桂剧、广东的粤剧、西秦戏、广东汉剧等;东南流向的豫西靠山黄、南阳汉二黄、淮(旧怀庆府)二黄、鄂西北山二黄、湖北汉剧及湖南湘剧、巴陵戏、常德汉剧、江西赣剧、闽西龙岩汉剧和安徽的徽班(徽剧)等等。计流行全国约15个省、市,影响产生的各地方戏曲剧种达42个之多。由此可见,如果这一文化形式没有其相当的先进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又何以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特别是清乾隆五十五年前后安徽艺人又将陕西二黄戏北传入京(史称徽班进京),与早先在京已有流传的秦腔二黄戏相结合,促成了现今享名世界的中华文化瑰宝,中国戏曲的典范与代表——京二黄京剧的诞生与兴盛。尽管经过了200年的演变与发展,看今天的京剧,无论其唱念道白语音、唱腔音乐、表演风格等,仍然保留着三秦文化、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经过融合、发展与升华的汉水文化的鲜明印记。这正是包括安康在内的陕南汉水流域以及关中地区的人民在为中华民族传统戏曲的流传发展及南北文化交流、融汇所作出的功不可没的巨大贡献。所以说,保留和继承陕西汉剧,不仅为尊重地方人民的乡土感情与观赏习惯,而且对以京剧为首的戏曲声腔的形成和中国戏曲文化发展走向的研究,都具有“活化石”的价值与作用。    
  因此,陕西汉剧研究会的成立,一、继续坚持对陕西汉剧剧种本体并结合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现实条件等进行全面研究,特别对剧种的保留、继承、改革、创作和普及与提高等课题,能够提出一些可供实际应用的建议方案,并为此付出卓有成效的努力。同时,多年的实践证明:保存剧种,必须保留剧团。将汉剧研究会置于全省仅存的汉剧专业团体——安康汉剧团一起,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互助合作,相得益彰,共同作好此项工作。    
  二、汉剧研究会属省剧协直接领导,同时,我们还要自觉接受安康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文物局和市文联的指导,发挥群众团体自身功能,努力做好组织、联络、协调、服务工作,起到省上与安康,政府与专业团体、汉剧从业者、业余爱好者及其他社会人士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在这里,我再次郑重呼吁:做好汉剧的保留、改革、发展工作,请求各级领导能给予高度重视,制订相关保护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广大的汉剧工作者,应增强责任心与使命感,爱岗敬业,多作奉献。我相信,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上级领导,团结广大从业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汉剧艺术一定能够很好地继承过来,流传下去。决不能让汉剧事业在我们手中失传而愧对前辈先祖和后世儿孙。
  谢谢大家!
  出 处:秦声汉韵管窥集/文寿.—安康:陕西汉剧研究会, 2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