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发展与传播先进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在中共安康市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宋洪武同志报告中明确提出把“以繁荣汉水文化为基础,努力发展安康文化事业”作为塑造安康文明开放新形象的重要战略举措。我作为一名党员文化工作者,既由衷地感到欢欣与鼓舞,同时也深感发展与传播先进文化,我们负有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长期的社会实践和研究总结,使我们明确的认识到:“汉水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根植于安康的开发和建设实践;既有三秦文化、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底蕴,又有安康人民薪火相传的伟大创造。”在历代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中,这种文化经过融合、发展、升华,形成了以“团结友爱、纯朴厚实、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特征的基本人文风格和各种别具风采的文化形式。
  在安康文化史上,具有鲜明汉水文化特征和独特地域风采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值得一提的是曾经是安康人民引以为骄傲与自豪,现被通称为陕西汉剧的汉调二黄戏曲剧种这一颇具影响的艺术形式。数百年来,它植根于安康和陕南汉水流域人民群众之中,广泛流传,不断发展。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广泛的流行区域和众多的班社艺人,而且其演出剧目、声腔音乐、表演手段、班底制度等,都有相当丰富的遗产与特色。仅论其唱念道白的语言,即可谓多种多样,极富色彩。例如传统上通常讲究使用湖广音、中州韵、陕白(陕西话即安康话)、紫阳话,还有京腔、川白、苏白、 山西话、河南话等,不一而足。这种别具风采,独一无二的戏曲艺术表现方式,可以说是陕南汉水流域语言文化交流、融合的最有代表性的艺术结晶。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不单单有益于塑造戏曲舞台各种不同性格、籍贯的典型人物形象,对各地方戏曲的表现力产生影响,而且更可适应各路往来人员的观赏习惯和乡音情感,从而促进了本地区的人员交流,促使陕西汉调二黄这一戏曲剧种得以流传南北各地,并作用于各地方剧种的形成、发展与繁荣。
  根据笔者及戏曲史学界有关专家考证:清代乾隆、嘉庆时期,陕西汉调二黄剧种以陕南汉水流域及关中为基地,以“秦腔”或“二黄”为名称,西南传至四川,形成川剧胡琴戏和云南的滇剧、广西的桂剧、广东的粤剧、西秦戏、广东汉剧等;东南流向的豫西靠山黄、南阳汉二黄、淮(旧怀庆府)二黄、鄂西北山二黄、湖北汉剧及湖南湘剧、巴陵戏、辰河戏、常德汉剧、江西赣剧、闽西龙岩汉剧和安徽的徽班(徽剧)等等。计流行全国约15个省、市,影响产生的各地方戏曲剧种达42个之多。由此可见,如果这一文化形式投有其相当的先进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又何以有如此强大之影响力呢。特别是清乾隆五十五年前后安徽艺人又将陕西二黄戏北传入京(史称徽班进京),与早先在京已有流传的秦腔二黄戏相结合,促成了现今享名世界的中华文化瑰宝,中国戏曲的典范与代表——京二黄京剧的诞生与兴盛。尽管经过了200年的演变与发展,看今天的京剧,无论其唱念道白语音、唱腔音乐、表演风格等,仍然保留着三秦文化、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经过融合、发展与升华结晶的汉水文化的鲜明印记。这正是包括安康人民在内的陕南汉水流域及关中地区的陕西人民,在为中华民族传统戏曲的流传发展及南北文化交流、融汇所作出的功不可没的巨大贡献。
  安康人民具有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也有精神文化的创造能力,在历史车轮已驶向安康重要发展时期的今天,我们更应大力挖掘汉水文化的深刻内涵,继承和发展汉水文化的精华,在适应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新的创举,使之成为鼓舞激励人民奋发前进的号角,为民族文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载2002年3月16日《安康日报》
  出 处:秦声汉韵管窥集/文寿.—安康:陕西汉剧研究会, 2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