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春风吹绽古树花——记发展中的安康汉剧

  
  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发布后,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兴地方艺术的精神鼓舞下,古老的安康汉剧又绽开了新的花朵,为活跃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保留和发展陕南汉水流域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戏曲艺术品种作出了新的贡献。
  1996年12月,由安康市文教体育局、有线电视台、地区音协联合举办,安康市汉剧团承办的“96安康城区汉剧业余演唱大赛”活动,自拉开帷幕到圆满结束,一直是热闹非凡,男女老幼,报名参赛者络驿不绝。教师张定柱、医师何廷璧及82岁的郭惠兰老太太、7岁的孙芳、10岁的潇潇等20余人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和贡献奖。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为进一步加强普及汉剧群众性演唱取得了经验,探出了新路。令人高兴的看到,汉剧至今仍拥有相当雄厚的观众基础,同时又培养和吸引了一批年轻的爱好者和青年观众。
  《安康日报·周末》第121期曾刊登张德新《汉剧的忧思》一文,其开篇即言:“每周三陕西电视台‘秦之声’热闹非凡,火爆的场面真令人羡慕。”……反观安康地区汉剧的现状,实在令人忧虑。”这表达了不仅作者,而且也是很多安康人的心声。在省政府和安康地委、行署领导的重视关怀下,由安康地、市文化局组织策划的《汉调之光》汉剧专场晚会,陕西电视台、安康有线电视台摄制成专题艺术片后,分上下集在陕西电视台1997年“元旦特别节目”和元月8日“秦之声”栏目分别播出。此片荟萃汉剧优秀传统戏、现代戏选场、唱段、新编小戏、舞蹈和合唱共13个节目。调集安康市汉剧团、地区艺校、歌剧团、文研室、市青少年宫、有线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单位近300人的强大阵容参加演出。大家协调一致,共同努力,为这一艺术成果的圆满完成付出了辛勤劳动。《汉调之光》作为汉剧专题节目,在全省收视率最高、已举办600期的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播出尚为首次。通过此次探索和尝试,从中得到的启示更加证实:领导重视、全力以赴,是保留和发展安康汉剧的基本保障条件;不断地开展各类演出活动,特别是走上已进入千家万户的荧屏和农村拥有成千上万观众的广场演出,是保留和发展汉剧的重要途径之一。    
  《汉调之光》播出后,反响颇大,效果良好。其中的小戏(后改为汉剧小品)《浪子接妻》又被选入陕西电视台“1997年春节戏曲晚会”。汉剧在已办数届的陕西电视台春节戏曲晚会露面也是第一次。
  《浪子接妻》反映的是农民丁山因赌败家,其妻一气之下外出打工。4年后丁山不但已改邪归正,而且经过自己艰辛努力发家致富后,去接妻回家的一段故事。此剧具有鲜明的喜剧风格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在春节晚会拍摄现场,自演员上场到演出结束,台下笑声不断,掌声满堂,观众反映热烈。晚会策划、编导组的专家们普遍赞许道:安康送来一出好戏,增添了花色品种,可以看出是本届戏曲晚会最为优秀的节目之一。此次汉剧得以参加戏曲晚会,其主要原因是剧目中选。由此可见,汉剧的繁荣还有赖于一大批新剧目的问世。汉剧需要精品,特别需要人们看得懂,听得清,独具风采,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或愉悦的通俗化的优秀新剧目。这也正是汉剧振兴的希望所在。
  笔者获悉,被艰辛困扰多年的紫阳县汉剧团,十四届六中全会后,中共紫阳县委和县政府领导十分关怀汉剧团建设。在县财政相当困难情况下,挤出经费,组织人力,要让汉剧剧种存活下去,让县汉剧团发展起来。此举令人钦佩,因为这是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地方广大群众切盼的一件大好事。过去,安康地区有近10个汉剧专业团体,也曾几度辉煌。现仅剩安康、紫阳两家,且因经费困难、设备陈旧、人员老化而陷入困境。现在已经到了非认真解决处理这些问题不可的时候了。
  汉剧是陕西第二大剧种,早年流行于关中和陕南三个地区,现在仅安康幸有存留。保存和发展这一优秀艺术品种的历史责任义不容辞落在安康人的肩上。本文上述数例可说为此已经起了好头。趁当前大好形势,呼请主管领导、各专业团体和相关部门,抓住机遇,协调处理面临的实际问题。汉剧在安康地区不但没有失传,而且还有所发展,这可谓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业。
  保留和发展汉剧,不仅从学术研究上因其对京剧、秦腔等大剧种的形成与发展有过最直接、最巨大的影响,在研究中国文化发展走向和特征上具有“活化石”作用,而且在继承和发展祖国优良传统文化以及本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亦会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原载1997年2月22日《安康日报》 
  出 处:秦声汉韵管窥集/文寿.—安康:陕西汉剧研究会, 2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