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两合崖乐楼破台记


  庚辰年九月十七日丑时,即公历2000年10月15日凌晨1时,汉阴县蒲溪两合崖道观乐楼破台演戏。
  所谓乐楼破台,用通常话说就是演戏的舞台(亦称乐楼,即观众在台前开阔地或山坡上露天观剧的戏台,或称万年台子、戏楼)修建竣工正式使用前举行的开张(开光)庆典活动仪式。它不仅是戏曲班社、庙会会首须遵循的一条行规,也是安康各地城乡颇为讲究的民俗之一种。
  汉阴县蒲溪两合崖道观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大政方针后的1985年,经汉阴县人民政府批准修复对外开放的一处道家宗教活动场所和一个颇具特色风采的旅游景观。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充,香火昌盛兴旺,对外影响与日俱增。3年前,道观管委会已计划修建乐楼一座,并打好地势基础。经过一段时间的策划筹备,于今年古历2月动工修建,秋菊月落成,历时7个月,斥资15万余元。乐楼建设经费未向政府伸手,全部来源于香客信士的功德捐资。工程后期,道观管委会几位负责人,又个人拿出总数近3万元资金以促乐楼按期落成。非仅如此,几位负责人还不辞辛劳,多次赴紫阳洞河戏楼、旬阳县蜀河镇黄州馆、杨泗庙、宁陕城隍庙及关中三原县城隍庙考察了解,从座落方位到型制特点,认真总结研究,而后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图纸,并亲自参与泥瓦、木工及油漆彩绘等具体施工。笔者每每听到包括这些细枝末节在内的令人感动的事迹,对于以蒋孝琬先生、杨达美先生等几位道观管委会负责人,敬慕之情油然而生。并由此印证,世间创办一切事业,其艰难程度无论有多高多大,只要以热心、诚心,合力倡持,奋进争取,可以说没有办不成的。    
  乐楼依山座落,台前是一片可容纳数千人的场地,场地之后是一座不高的小山,山上亦可集聚多人观剧。笔者登上小山,戏台、观场尽收眼底。戏台总高度为12.5米,宽度、径深均为10米,台基(含台沿)高约为1.7米,与现代剧场不足一米高的镜柜式舞台相比,似乎更能体现传统戏曲酬神娱人、高台教化的功能特点。    
  舞台基本保留了正面和两侧都可观赏的开放式型制。台前四根红柱撑顶,柱子上镌刻表现中国戏曲特征的两幅对联,一幅为:“两三句道出古今事、五六步走过万里程”;另一幅为:“文成武就金榜题名虚富贵、男婚女配洞房花烛假姻缘”。楼顶两侧为硬歇山式重檐翘角,顶脊中央立一人物塑像,下方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前台檐下,多幅《西游记》、《水浒》人物彩色画像,两侧墙头亦有诸如《二进宫》、《打虎救父》等戏画,台顶设八卦“藻井”,顶面皆为道家人物彩色画像。台口径深约5米多为一隔开前后台的屏墙,下面上方大匾书有“观古鉴今”四个大字,左右两边演戏出场的“马门”,一侧书有。“出将”、“唱”;一侧书有“入相”、“戏”字样。屏墙左右彩绘满身披挂的秦琼、敬德画像,雄姿威武的两位门神,把守着上下“马门”。整个乐楼布局合理,匀称大方,远远望去,雕梁画栋,气势壮观,令人悦目赏心。
  破台的仪程分为钟鼓齐鸣、主持人讲话、破台艺术团代表讲话、施放烟花礼炮祝贺、灵官(破台)庆贺和地方戏演至天明等六项。从程序的安排上可以看出,既保留着旧日破台传统,同时也掺进了现代时尚。
  这里须当提及的是担任破台演出的艺术表演团体——民兴汉剧团。从其名称即可联想它是由民间自发组织起来,并寄托着事业兴盛发达的深情厚义。事实也正是如此,这个团体是由石泉县老文艺工作者刘凤鸣女士牵头,主力是邀集了一批曾从事汉剧艺术的老同志,如著名生、净李富强、张胜民,生末赵枝敬、欧定元,旦角刘致祥以及远从汉中前来的陕西省汉剧学会副会长、著名汉剧旦行演员毋玉梅女士等等。他们除自娱自乐外,经常组织下乡村、到庙会流动演出。凤鸣女士对笔者说,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是为了宣传汉剧,使这个在安康、汉中地区发祥、流传几百年的汉调二黄剧种能够保留下去,发展开来,才是他们最大愿望。她还请笔者协助联系率团到安康演出,能为安康党政领导和各界爱好地方戏的人士献演一台地地道道原汁原味汉调二黄的优秀传统戏,也是向地方人民献上一份乡土感情。他们较高的演出质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热心传播地方文化艺术的精神,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
  破台仪式以钟鼓齐鸣拉开序幕,民兴汉剧团高奏锣鼓唢呐曲牌,这欢快热烈又显庄重肃穆的乐声一下子把人们注意力集中到戏台上。主持人、剧团代表讲话无非是一些答谢、恭贺之辞。紧接其后的是烟花爆竹响彻云霄,足有半小时之久,据说这是当地一家花炮厂特为破台专制的价值2000余元的捐贺品。再往下便是此次活动最重要的程序——由剧团演员扮演的灵官、天官破台庆贺仪式。
  按照旧日灵官破台的习惯,包含有不少迷信的成份。例如,笔者在编纂《戏剧志》的采访过程中,曾听到这样一则轶闻传说:清代道光初年,陕南汉调二黄传带祖师、紫阳蒿坪人杨金年先生门下“来”字派的大徒弟屈来寿,工净行,擅扮灵官破台。在镇巴县城西南土地庙乐楼破台时,正不压邪,台未破开,当场死于非命。死后众行友将其着灵官戏装,开灵官脸谱入殓,就地埋葬。再如,破台前半月,最少也须5—7日,戏班在后台置一供桌,上陈香蜡纸表,一斗米一称(10斤)肉,宰公鸡一只不拨毛放在桌上,桌下套缚活鸡一只供破台时使用。戏台左右“马门”各设一付缠有黄表的打棍架,拦于门口,除担任破台的掌教(一般为戏班的末角演员)可从架下钻进钻出,其余人等均禁出入。扮演王灵官的演员每日须斋戒沐浴,禁绝房事,开金脸,挂胡须,穿戴灵官戏服,坐高位,手执钢鞭(马棒),闭目扎势,两边椅上各立一童相伴。掌教将一银锭或十块八块银元塞入灵官口中,向灵官四礼八拜,上香焚纸打卦,一日三次。破台当日时辰一定,会首及各界人士清早就要跪在台下,焚香化纸。到时供桌搬至台前,灵官着戏装高坐其中,其他演员亦穿好戏装执香跪戏楼两侧。
  此次两合崖乐楼破台仪式剔除了一些毫无保留价值的繁文缛节。司仪宣布“灵官破台祝贺开始”,即由剧团两位扮演红、黑两位灵官的演员登台表演,台词自然免不了表达诸如破除邪魔、吉祥如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类语言。
  翻阅《陕西省戏剧志·安康地区卷》,此次两合崖道观新建戏楼的灵官破台仪式,在安康地区至少是60余年来的第一次。为使未能亲临观赏者对此景况有所了解,现将民兴汉剧团与道观管委会共同拟订的《灵官破台词》(实为演出脚本)附录于下,以飨诸位读者。
  《灵官破台词》
  (在烟火、鞭炮、锣鼓声中,红、黑二灵官上场)
  红:头戴金盔紫蟒衫,左手拿砖右执鞭,
  鞭指众生行义事,砖打人间不孝男。
  黑:家住四川鸟儿城,左手拿金右拿银,
  自从斩将封神后,黑虎玄坛赵公明。
  合:吾党——
  红:斗口星君王灵官。
  黑:黑虎玄坛赵公明。
  合:今有汉阴县蒲溪两合崖道观新修乐楼一座,受天官之邀前往破台,你我驾起祥云,两合崖去者。    
  (过场——跳“四门架”,表演除魔破台——下场)
  (二童儿引天官上)
  天官:龙光射牛儿,日月照千秋。
  昔日慈航显威灵,神掌劈山两边分。    
  观音崖前洒雨露,一方净土保安宁。
  吾——赐福天官上元一品紫微大帝是也。自从蒲溪镇两合崖道观重建以来,蒙蒋孝琬、杨达美等信士精心策划,认真管理,使道观日新月异,楼台亭阁,雕梁画栋,观音大士重塑金身,洞口八仙多姿多态,三清大殿达观壮阔,真是焕然一新洞天福地也。今又新建乐楼一座,气势昂然,更是锦上添花。今乃新戏台破台之日,已命童儿邀约红、黑二灵官带领天兵神将,遍洒金银,大开金口,除魔破台,保得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远远观见彤云陡起,想必二仙来也。
  (在烟火鞭炮声中,红、黑二灵官上场)
  红:手持降木踏火轮,
  黑:打神钢鞭震乾坤,
  红:妖魔魍魉谁不怕,
  合:大吼三声鬼神惊。
  参见天官,破台已毕。
  天官:有劳二位,大开金口,遍洒金钱。
  红黑:(到台口)哈哈、咳咳、哇呀……
  (众亮相,童子洒金钱,烟花火炮齐鸣,小鬼上场至台口,刀砍鸡头,将鸡身悬于台中,以示吉祥,唢呐吹奏“三枪”,(收场)
  破台重要仪式完毕之后,由当地号称“二棚子戏之乡”的王家河业余演员登台演出花鼓戏《站花墙》、《蓝桥会》等剧目,无论服装、乐器、化妆都非常简陋。此时已是凌晨两点多钟,台下仍有数百观众,更有数十里以外赶来者,他们站立场中观剧,直至天明戏散。
  笔者回到住处,台前数百观众在接近零度气温中露天站立观剧的情景不断浮现脑际,使人久久不能入睡。我们的戏剧,特别是多年来与地方人民水乳交融、喜闻乐见的汉调二黄戏、八岔戏、道情戏、弦子戏、民歌剧等等,在农村广有观众,大有市场,一代传一代,走遍南北,传遍各地,成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如何占领农村文化市场,为农民兄弟送戏上门,这一命题,使笔者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原载2000年11月12日《安康日报》、2000年《安康艺坛》,收入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安康风情》。
  出 处:秦声汉韵管窥集/文寿.—安康:陕西汉剧研究会, 2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