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话说安康皮影戏


  具有独特地方风味的安康皮影戏,在安康地方民俗文化和戏曲艺术史上留有辉煌绚丽的一页。
  从全国而言,陕西历来被称作“皮影戏之乡”,也是皮影戏的发源地和发祥地之一。而安康的皮影戏,同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又具有演唱剧种多、流行班社多和流传范围广等等特长。
  安康全地区流行的地方剧种大大小小共有近10个,其中汉剧(汉调二黄)首屈一指,势压群雄,同时又是一个“双栖剧种”,即既有众多驰名的舞台演出班社和自乐社,又在全地区各县分布着大量的皮影戏演唱班社。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戏观摩会演大会上,安康代表参演的汉剧皮影戏剧目与其他剧种相比,仍居多数。此外,在安康广大城乡普遍传唱的八岔戏、大筒子戏,少数地方亦有以皮影为载体演唱的班社。道情戏、弦子腔、八步景、越调这些小剧种往日都仅限于演唱皮影戏。解放后虽有“小剧种搬上舞台”活动,但这些剧种根基仍扎在皮影戏这个载体上,尚未出现类似关中地区的碗碗腔已真正搬上舞台,成为长期舞台演出剧种的情形。安康众多不同的皮影戏剧种,都有其色彩各异的演唱风格。板、腔、表演、乐器及班社规制各具特点。有些在唱法上使用弦乐伴奏,有的则不动弦乐只用锣鼓谓之“干唱”除二黄外的剧种唱段末句须集体伴唱的“放簧”,这些“放簧”有的听来苍劲有力,颇具声势,有些则低回婉转,悦耳悠扬。击节乐器,汉剧用牙子板,道情用渔鼓筒,弦子腔、八步景用莲花落竹板。保留常演剧目也是各具千秋,不一而足。    
  清末民初时期,安康皮影戏班社及其演出活动相当繁盛。清同光之际,从安康的关庙到西路五里、恒口一带,方园不足百里,仅道情戏皮影班社即达36个之多。平利弦子腔的李家班,祖孙三代传徒数十人,班社20余个,为一方长久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安康地区山大人稀,交通不便,广大农民居住分散。特殊的地理环境,人演的大戏班很难进入深山老林,从而致使皮影戏这种小而灵活的民间观赏艺术形式在这一地区得以长期保留与发展。
  安康民间,对于艺人演出的二黄班子习称为大戏;对于行当不多、行头较少的八岔、大筒子戏称作二棚子或二江湖;皮影班子多称为小戏。小则,一是与观众直接见面的影人高不过1尺左右,山水、房屋及兵刃家私等都相对小巧玲珑;其二,班子演唱人员少,阵容较小,这大概是称作小戏的主要原因吧。皮影戏班子多则六、七人,少则三、四人。一般由一人“拦门”主唱(又称“掌签子”,即耍影人),其余人员兼配唱及文武场面乐器伴奏。由于人员精少,要求每人身兼数职,一专多能。班子有戏箱两口,存放皮影和乐器,无论肩挑背驮,一人即可。班子流动于田头村舍,挂起“亮子”(纱布屏幕),点燃油灯,随处可演。演唱者既是艺人又是农民,他们农忙务农,农闲演出,有时即聚即散短期组合,有时长期搭班流动巡回。多数系家庭班或父子班,每年秋、冬二季,丰收之后,演出活动极为频繁。不仅时常参加一些庙会演出活动,也演“还愿戏”、“答谢戏”,同时山区人民为使红白喜事热闹添兴,增进亲朋邻里不断往来,请一个皮影戏班子方便、便宜,因而家庭堂会式的演出更为普遍经常。安康各地,特别是村户散居的广大山乡,皮影戏备受人们的欢迎喜好。
  皮影戏和舞台戏曲一样都属于综合艺术,它包括了绘画、雕刻造型、音乐、舞蹈、器乐,甚至杂技、魔术等多种成份。据有关文字记载,从宋代开始皮影戏已在我国广大农村、乡镇盛行开来,这一深受人们群众喜爱的民间艺术形式有千年的历史。在安康农村有些地方,习惯把皮影戏俗称为牛皮灯影子,这是因皮影以牛皮(也有以驴皮、马皮)为制作材料,然后模拟人形、动(植)物、自然景象等精雕细刻而成,再通过染色、装配,演出时贴近一张纱布面(亮子)经过灯光照射在亮子上显出影象。人物栩栩如生(人物通常都按戏曲舞台演出的角色造型),景色生动别致精巧,犹如一幅优美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加之巧妙运用散点透视和焦点透视相结合的手法,使图案和花纹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皮影戏的表演全在“拦门”人的技巧上。如影人的走步、跪地、仰首低头、整冠捋须、捶胸顿足等,拦门人须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进行操纵表演。安康皮影戏拦门一般都是由一人承担,难度较高。一些颇有造诣的表演者(俗称把式),无论是表演诸如抛物、掏翎子、吹火等特技,或是群体出场、武打动作场面,都表现了高超的技艺。如打斗场面,历来讲究“真杀真砍”,在桌上、房顶、船头、马上等场面相互交手,影人动作都能让人感到既惊险又真实;表现两军对阵,表演者一人运用双手(甚至用口衔)发挥特技:两边不断增添人马,中间还要大将过场,同时出现近20个影人,或交斗一团,或分散开打,紧张有序,层次分明。1956年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戏观摩会演大会上,安康代表队的旬阳皮影艺人庞世堂主演《打蛮船》一剧,由于精彩独到的表演艺术,受到大会一致好评,获得了奖励,并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发行于世。
  安康皮影戏的演出剧目可谓浩如烟海,各个剧种都有自己独特剧目和流行剧目。1957年陕西省剧目工作室在安康成立戏曲发掘组,组织艺人口述抄录剧本已成册的共计2511个,总字数3048万字,其中汉调二黄930个(含部分舞台演出本)、道情343个、弦子戏317个、越调325个、八步景128个。如果加上尚未抄录和各剧种相同类似剧目,安康皮影戏剧目总数共有近3000本折不为夸大。值得一提的是,皮影艺人冯成秀口述了—部70万字的《通百本》,皮演出班社可根据这本书上提供套词随时编创演出剧目。建国后安康汉剧及道情皮影为配合宣传,五十年代初期即以皮影地方戏形式演出了《白毛女》、《穷人恨》、《赤胆忠心》、《北京四十天》等反映近现代题材时装戏和政治内容较强的新创编剧目。这既是皮影演出方式上的一大革新,又起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目的,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雕刻皮影也是一门十分考究的民间工艺美术。现今汉阴城内的刘同茂老先生,数十年皮影雕刻生涯,练就一套精到的工夫,他出手的人物、景具,都有不变形、不褪色、精细美观、经久耐用等特点。我省关中地区及四川等外省客户不远千里前来成套订做。刘老先生至今仍是一方较有名气的民间艺界人物。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电影的出现和电视的普及,皮影戏这一传统观赏艺术形式受到极大地冲击。然而,它毕竟是土生土长,根植于民间并深受人们,特别是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一个艺术品种,正因为如此,也决定了它不可能在民间很快就断流绝响。近几年来,仅笔者有限了解所及,在汉阴县部分农村和安康市的恒口、五里、岚河等区乡,皮影戏悄然地流行开来。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有的农户结婚、举丧、做寿及农村的庙会集贸活动,都要请皮影戏班前来演唱助兴,每次演出一至三、四天不等,演出费以基本价码双方协商确定,颇有点市场经济的意味。演出可依照主人的情况和要求选定相应节目。演出时,①亲戚朋友、四邻街坊都可邀请,藉以增进亲友交往和人际关系;②观众和唱家融聚一堂,听唱人们最熟悉最喜爱的曲调,有些人还能跟着演唱者同声哼唱;③演唱的剧目大都故事完整,情节曲折,有一定的吸引力,有些故事情节观众还较为熟悉、了解;④有时当场现编本地人文趣事即兴演唱。象这些皮影戏的特点都是电影和电视难以达到的效果和难以替代的优长。因此,可以认为,皮影戏这一地方民俗文化和戏曲艺术形式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在群众中将会流行不绝,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载1996年7月13日《安康日报》
  出 处:秦声汉韵管窥集/文寿.—安康:陕西汉剧研究会, 2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