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腔要走近青少年


  毋庸讳言,秦腔在越来越远离着青少年。我以我身边的事实为证。我在我家乡的农村初中做教师,我的家乡在秦风很浓的甘肃中部。农民逢年过节用以自娱和“敬神”的主要形式便是唱秦腔,我就是看着农民们自己演唱的秦腔长大的,先是看“样板戏”,后是看传统戏。做教师后,在学校里,我和几位喜欢拉喜欢唱的同事自发地组成“自乐班”,一有闲暇就拉一番、唱一番。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前期,我们的“自乐班”总是能吸引来一些学生,他们能够和老师们一起尽情地“吼”上一回。但90年代后期至今的这十年中,情形就大不相同了,一千多学生(而当初只有两三百学生)的一个学校,不再能找出一个能唱上一句秦腔的学生,新来的年轻教师也不再有一个对秦腔感兴趣的,我们原来六七个人(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的“自乐班”现在萎缩成了两三个人(还不到教师总数的二十分之一)。学校里是这样,村社里也是这样。我们村正月里还年年唱“社火”,但走进我们的“社火班”一看,情形有些悲壮:找不到一个三十岁以下的演员,要知道眼前这些“演员”当年都是十多岁就脱颖而出的呀!
  青少年远离秦腔,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多元文化的冲击,这是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不再赘述。其次是“应试教育”的排拒。尽管这几年国家的教育政策和不断出新的“教育理念”都大力反对“应试教育”,但“应试教育”在人们头脑中的地位事实上越来越被强化。现在一个孩子从一入小学家长就给他压上了“大学”的担子,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学生都在“学”与“考”之间疲于奔命,无暇他顾。学生这样,学校和教师也一样。家长向学校、向教师要的是“分数”,是“金榜题名”,社会与上级管理部门向学校、向教师要的是“升学率”“上线率”,学校、教师为了生存,也就为“考”而教,考的东西死教,不考的东西不教,现在一般学校的文化艺术氛围都在不断地淡化。第三,政府文化部门与秦腔剧团、演员也有责任。文化部门在组织各种活动的时候讲究什么“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剧团和演员在演出活动中两眼只盯着“票房”,而这些都与“穷学校”“穷学生”无缘,为青少年一代所终日厮守的校园成了“被秦腔遗忘的角落”。因此我说,是青少年远离了秦腔,也是秦腔远离了青少年。第四,媒体也有责任。都说是电视剧夺走了青少年一代,那么我要问,为什么电视上就只播电视剧呢?电视上给了戏曲多大的空间呢?甘肃卫视一周一百多个小时的节目,给戏曲的就只有不到五十分钟的“大戏台”,一百多小时中的五十分钟,何“大”之有!在大打秦腔品牌的陕西,陕西卫视一周一百多小时的节目,留给秦腔的空间也就只有那么三个多小时,每周才一次的“长安大戏园”还吝啬得一次播不完一本戏,观众要看完一本戏得耐心地等上半个月。
  我自己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曾尝试着让秦腔走进课堂。如最近带出去的一届学生,我有计划地让他们每年看一本大戏:初一看黑白分明的《窦娥冤》,初二看文武俱佳的《金沙滩》,初三看蕴味隽永的《玉蝉泪》。每次我都把看戏与作文训练结合起来,我觉得只要提供条件并加以引导,学生还是可以由不接受到接受、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当然这样做要承受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牵强附会”的,因为初中语文教材直到初三下学期才有剧本内容,戏曲剧本只有一篇京剧《打渔杀家》(选场),还是“自读课文”,在关于“戏剧”的一篇知识短文中,“戏曲”被一笔带过。被标榜为“国宝”的中国戏曲,我觉得教材中这样的安排未免太淡、太少。
  综上所述,要让青少年一代走近戏曲,我想我们的社会各界应从各方面做出努力。首先,戏曲剧团与演员应主动走进青少年。其次,文化部门应着眼于下一代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来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要让“文化”只给“经济”去做“幕僚”。第三,教材编写工作者应在学生使用的教材中给戏曲一个能与“国宝”相称的地位。而且,中国戏曲是地域性很强的艺术,各地都应相应地在地方教材中给自己的地方戏曲一个应有的地位。第四,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都应积极努力,创造学校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给高雅的中国戏曲一块存身之地。第五,媒体应摆正对中国戏曲的文化地位的认识,给戏曲搭建起一个真正的“大戏台”来。
  戏曲必须走近青少年,秦腔必须走近青少年。我们应该有这个危机感:如果让秦腔的爱好者与观众不断地“老龄化”下去,那么几十年以后,当这些越来越老的爱好者与观众终于都老死了,秦腔不也就要“寿终正寝”了吗?
  出处:当代戏剧. 2005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