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同朝皮影与碗碗腔


  “同朝”即同州和朝邑的合称。现今的大荔县,周为大荔戎国,元时为同州。辛亥革命后改为大荔县。朝邑县于1958年撤县划归大荔县。
  大荔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间艺术更是源远流长,绚丽多彩,“大荔猿人”、“沙苑文化遗址”、“清代望族墓群”,驰名中外。“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乃秦腔的前身,是秦腔之祖,而秦腔又是梆子腔之祖。所以“同州地区是秦腔最初的发祥地”。同时,同朝皮影及东路皮影的唱腔——碗碗腔又久负盛名。北宋时演出频繁。史书《都城纪胜》便有记载,乾隆年间“碗碗腔”皮影戏在同朝一代广为盛行,我国皮影分为牛皮影和驴皮影。而牛皮影最具代表性和历史性,其发源地便是同朝。同朝皮影和“碗碗腔”后流入二华和渭南等地,也深受当地群众和艺人们的喜爱。有流传的谚语日“同朝的影子合阳的线,二华的曲子耐人看”。
  皮影艺术源于我国秦汉时期,盛行于唐代。曾在陕西的大荔、朝邑乃至华阴、华县、渭南一带甚为活跃。皮影是民间“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是一种用兽皮雕刻制成的人物形象,活跃于舞台。这种人物形象,起初用厚纸制作,后发展为以驴皮、牛皮为原料,刻后上彩,其风格如同民间剪纸,头和身躯、四肢分别雕刻,用线连接,表演时活动自如“皮影戏”的最大特点是“演员’为皮影,由艺人牵手操作皮制人物剪影,通过灯光投影于白色幕上,映出人物造型,并赋以动作,从而完成“做、打”,达到表演故事的目的,幕内配以相应的剧情唱腔和道白,并配有各类打击乐和弦乐管乐演奏音乐,形成完整的戏曲表演形式。
  同朝皮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无数的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东路皮影即同朝皮影的雕刻艺术风格。同朝皮影以牛皮为原材料,进行生皮加工,经过刮磨,使其牛皮呈透明体,薄厚均匀,硬度适中,有利于艺人创作雕刻。同朝皮影的显著特征为:造型小巧玲珑,影人高度比为五比一。一股头显大以突出其人物个性,变形巧妙,面却以空面阳刻为主亦有实面阴刻,鼻尖口小,口以朱红点染,者有若无而颇有画龙点睛之神奇,精巧秀丽,线条流畅,刀工精湛,服饰图案丰富多彩、花鸟、龙凤、鳞甲、水纹、花边、团寿,应有尽有,形象生动。其性格从雕刻的皮影中便可一目了然;文人雅士以平眉表现出其清秀文静 武生将军以立眉表现出其英武雄悍之神态,且前额突出,更显神充眉宇,旦角清丽可人,婷婷玉立、俊俏妩媚,楚楚动人。影人结构大体分为头部、双臂(大、小臂)、双手、身躯、双腿(上部以衣裙代替、下部与双脚相连)等共十一部分组成。肩关节和肘关节、手腕、膝部、腰部都以线相连,活动自如,每个影人头皆可卸换 (特殊的影人除外),表演起来栩栩如生。同朝皮影的色彩艳丽,至今仍是艺人、观众和收藏家钟爱的珍品。
  同朝皮影亦同其它皮影一样,需要专门的舞台设施。古时候,皮影搭台甚为简便,“两张方桌、九块木板、木椽七长八短、五张芦席一卷,四条撇绳一挽,撇一个镢头,你就甭管”。占地小,搭卸快,随便一个场地即可开演。舞台的正面为“亮子”,即白布做的影幕。影人在舞台内贴“亮子”进行表演活动,影人贴在“亮子”上,通过灯光照射,将影人照射在“亮子”上,这样,观众在舞台前就可观赏皮影戏了。
  皮影的表演一般由五人完成,后改革增加人数,所谓”七紧八慢九消停”。皮影的表演主要靠“牵手”和‘前声”来完成。“牵手”操竹棍以完成皮影人物的表演动作,即完成戏剧中的“做、打”;“前声”主唱生旦净丑和道白、说戏,并兼使月琴、手锣、堂鼓、尖板,另外还要帮签。“后台”司勾锣、铜碗、梆子、寅锣。“上档”拉二弦、司闪子、吹唢呐、吹长号,兼答“岔子话”“下档”为拉板胡,兼拆签等。皮影的唱腔为碗碗腔。
  同朝一带流行的皮影戏唱腔——碗碗腔是专门用于皮影表演的。20世纪50年代在由朝邑县碗碗腔剧团改革后搬上了舞台,以真人演唱。
  据史料记载。“碗碗腔,来自同朝一带。大荔碗碗腔被誉为正宗碗碗腔。流传于关中东部。”《陕西省戏剧志》中称“碗碗腔是大荔、朝邑一带流行的皮影戏腔调。其名称来源,一说因其节奏以打击小钢碗而得名;一说因演奏用的乐器月琴原来称为‘阮咸,又名‘阮儿腔”,衍化为碗碗腔;一说因演皮影需要油灯碗照明而得名”。“碗碗腔”在清乾隆年间在李十三的“十大本”问世前就已经形成了。碗碗腔主要唱板,如慢板、慢紧板、紧板、流白、叠腔、三不齐、单句送等都与其它剧种唱板不同,民间一直有“华州的迷胡、合阳的线,同朝的灯影天下传”的说法。嘉庆、道光间同朝一带名班社主要有:李家班、乔家班、三家班、参子班、祥盛班等。碗碗腔皮影戏的著名艺人极多。清代有七喜、参苗于、一杆旗等人,民国时则有李家三代即韦林的核桃、李义瑞、李有才、李存才父子、雷文立、王四贵等人。
  碗碗腔的唱腔清丽典雅,委婉细腻,声律、格律及韵律都很有讲究。碗碗腔行当齐全,演唱时真假声结合并用。一般吐字多用真声,拖腔多用假声。老生、老旦、须生、丑角多用真声,花脸用喉音,而唱腔多花音。配乐细腻缠绵悦耳。坊间流传有“一清(曲子戏)、二簧(汉调二簧)、三秦腔,细腻不过碗碗腔”的美誉。其主要唱板有:慢板、东路、二八板等二十多个。它的音乐节奏较复杂,旋律起伏较大,极富有个性。
  碗碗腔音乐通过板式的变化来表达一定的感情和内容,根据剧情的发展变化套以相应的音乐,达到优雅、细腻、婉转动听、缠绵的艺术效果。它的欢音长于表现欢快明朗、节奏感强烈的情绪,使人欢欣鼓舞,苦音擅长表现悲痛、哀怨、忧伤的情感,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碗碗腔配乐既具有高雅的宫廷韵味,又具平民色彩,是我国戏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雅俗共赏的地方戏曲艺术”
  碗碗腔的剧目很丰富,同朝一带流传的抄本就达460种之多。它的代表剧目有:《金琬钗》、《香莲佩》、《火焰驹》、《万福莲》等。新中国成立后,碗碗腔获得了蓬勃发展。原朝邑剧团将传统皮影戏《二度梅》搬上舞台,取得了巨大成功。它表演艺术上借用皮影戏的某些造型动作并进行了大胆创新,唱腔上则保留下同朝风味,使这一传统艺术得以发扬。该剧目曾参加西北五省会演。《兵火缘》、《二度梅》、《金碗钗》等剧目还曾赴京演出40多天,誉满京华。演员们受到了周恩来、朱狮、董必武、李先念、彭真、陈毅、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该剧团先后在全国两次巡演150多天演出150多场。何秀琴、刘淑勤等一大批优秀年轻演员脱颖而出。该剧团还曾进京与梅兰芳等艺术家进行艺术交流。
  作者本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同朝皮影研究,曾于1999年9月率大荔县皮影团出访德国,参加德国萨尔州首府萨尔布吕肯市建市1000周年“中国文化周”演出活动,并访问了卢森堡、比利时、意大利、荷兰等国。大荔皮影团的演出受到所到之地媒体的高度评价,并受到我驻德大使馆及文化部的通报嘉奖表彰,为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2003年中央电视台将碗碗腔《金琬钗》拍成4保证需要电视连续剧,在全国播放,并制成VCD发行。大荔县剧团的魏小勇、程志军、白宝峰等参加了拍摄,并担纲主演。碗碗腔这一艺苑奇葩在中国戏曲大舞台上所占的重要席位是毋庸置疑的。
  笔者真诚祝愿同朝皮影与碗碗腔这一民间传统艺术能够不断发扬光大,更加绚丽多彩!
  出处:当代戏剧. 2004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