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小荷绽露尖尖角——记2003年度“戏迷大叫板”少儿组冠军雷格格


  站在面前的这个小机灵鬼就是我要采访的主人公,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2003年度“戏迷大叫板”少儿组冠军雷格格。
  她那双大眼睛骨碌碌忽闪忽闪的,像在跟你说着话;她的小辫翘翘的,亮晶晶的发夹透着童趣和调皮。把这样—位7岁的小朋友请到我的办公室做采访对象,这还是头一次。
  雷格格是在爷爷雷百荣的陪同下走进我的办公室的。要写雷格格,就不能不先说说雷百荣老人,正是他把雷格格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娃娃一点一滴、—步一步送到“戏迷大叫板”少儿组冠军这个宝座上的。他不仅是雷格格学戏唱戏的启蒙人,而且还是雷格格相伴左右的严师哩……
  雷百荣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农民、老戏迷。他不仅能吹笛子、打扬琴。还会拉板胡,同时也是当地有名的红白喜事大总管、大主持、陕西话叫“执事””。雷百劳的老伴你也不敢小看,除了嫁鸡随鸡爱唱戏之外,还能在乐队里打勾锣、敲梆子。这老两口爱唱戏得益于20世纪70年代。那时讲战略疏散人口,西安易俗社全团近百号人就疏散在他们村里,也就是白水县冯雷镇西文化村。这一呆就是两年,在当时,这对于一个村子来说,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唱秦腔的艺术家,真是天大的好事。那时他们刚结婚不久,在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小俩口兴高采烈地加入了村宣传队,开始学戏。在易俗社的老艺术家们的亲传口授之下,二人长进不小。老两口还清晰地记得他们的老师中还有肖若兰、全巧民等好多名角哪!
  当日光让老两口变成了爷爷奶奶的时候,小孙雷格格虎头虎脑地来到了他们身边。俗话说三岁看老、人小鬼大。小格格天生就是个爱说爱笑、见人不怕的小大人。两岁半的小格格就开始和爷爷奶奶学戏了。模仿力强、天资聪慧的小格格虽然话还说不全,但学戏可是过耳不忘、记忆力极强,三岁的小格格就能登台演唱了。从此爷爷奶奶便更加认真起来,让小格格专工小旦行当,一有机会就让小格格到自乐班去演唱,多实践多练胆子。2000年,年仅三岁的小格格就在《秦之声》第五届群众大赛中获得优秀奖,紧接着就在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首届“桃李杯”戏曲神童大赛中获得业余组一等奖,这让爷爷奶奶一下子看到了小孙女的希望。这时爷爷便生动提出给小格格再找位老师,自己教不了了。就这样,小格格开始师从白水县剧团的著名老艺人魏水珍正规地学了起来。2002年小格格参加《秦之声》戏迷大叫板”获小儿组冠军,2003年参加省剧协举办的“小悔花”大赛获得一等奖……
  随着小格格进了学前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开始意识到了唱戏和学习都不能马虎。于是,全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爷爷奶奶负责小格格学戏,由在白水县砖厂当工人的父亲和在家务果园的母亲专门负责小格格的文化课学习。爷爷奶奶负责小格格的演出、参赛,爸爸妈妈负责给孩子补习耽误的每一节课。全家人真是配合默契,尽职尽责。小格格更是十分争气,唱戏是逢赛必参加并连连获奖,学习更是门门全优,成绩还是班级的第一名。因为全家人都懂得唱戏只是爱好,是特长,而今后的发展还是要靠知识和文化。
  人们都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小格格虽说有不少天分,但她对戏曲的喜爱的确不同于一般的孩子。平时做完作业就爱画画,尤其是爱画花儿,这可能和小格格工的行当是旦角不无关系。再有时间小格格就爱坐在电视机旁观看碟片,学习马友仙、全巧民、李淑芳、李娟等人的唱段,虽说这些都不是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但她看得却是津津有味。小格格还爱听故事,那就是爷爷奶奶给她讲述戏文里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帮助小格格理解人物,并逐字逐句地推敲唱词韵白,以提高小格格的演唱水平。然而,小格格毕竟还是孩子,她也有任性的时候,学戏学得不耐烦了,就会遭到大人一番谴责,说完后大人也挺心疼,就让小格格和同学们玩耍—会,小格格此时玩得可最开心,一玩就啥都忘了……
  小格格知道学戏的辛苦,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在爷爷的指导下练功练唱,从不间断。由于小格格的刻苦勤奋和聪明的悟性,如今的她已能演唱《安安送米》、《三娘教子》两个折子戏和《三滴血》、《红灯记》、《断桥》、《花亭相会》、《龙凤呈祥》中的12个唱段。尤其是《三滴血》中“未开言来珠泪落,叫声相公小哥哥”和《断桥》中“西湖山水还依旧”唱得更是情真意切、十分感人,常常是声泪俱下。在2003年度“戏迷大叫板”少儿组总决赛中小格格就是用这两段拿手的“绝活”感动了评委和观众,以优异的成绩拿下冠军,获得了5万元一辆的小轿车。评委给小格格的评语是:“进入人物快、动情自然、表现自如,具有声腔魅力和情感魅力……”真是有情无情并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出情动情则全靠戏外的功夫。尽管按她的年龄,还未必能真正理解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但对戏的基本理解,却是准确到位、声情并茂,这对于年仅7岁的雷格格来说,已确实不易。
  “艺苑荧屏百花开,小荷绽露尖尖角”,正是有雷格格等一大批优秀小选手的脱颖而出,才为振兴秦腔打下了基础。有了苗子就有了希望,使人为之欣喜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古老的秦腔艺术后继有人的可喜景象。
  当我问小格格今后学习、唱戏你只能选一样时、小格格机灵地对我说:“我两个都要!伯伯,你别以为唱戏会影响我的学习,我在全班学习是第一名,我还是‘三好学生’,少先队中队长呢!”看着她那自豪的样子,我心里在想:这个鬼灵精,人小悟性大,从小就知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道理,确实不简单。而这个小机灵所具有的自信和勇气,不正是她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大舞台和《秦之声》栏目的演出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吗?
  听说雷格格获奖后,白水县冯雷镇西文化村就像过节一样。全村数千人敲锣打鼓放着鞭炮,夹道欢迎他们的小冠军。村长把小格格扛到了肩上,每过一户人家时,乡亲们都按当地的习俗纷纷给雷格格挂红披被面,直到把小格格淹没在这美丽的红红绿绿之中。因为全村人都知道,小格格为他们村争了光,露了脸……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爷爷雷百荣告诉我说,决赛直播完后的当天晚上,他们就要捧着奖杯和证书坐长途汽车赶回到白水县的村里去,因为第二天村里有个盛大的欢迎仪式在等着他们,而一上车,小格格已经累得倒在爷爷的身上甜甜地睡着了……
  我想那天晚上,小格格一定做了一个最甜最香最美的五彩之梦……
  出处:当代戏剧. 2004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