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樊允哲,一个永不灭的灵魂


  樊允哲,一个风风火火的汉子,忽然间,风息火灭悄悄地走了,成为我们再也不能相见的故人。
  悲哀的阴影笼罩着思念他的亲友。数日来,我走不出这沉郁的阴影……我想,在三意社百年演艺史上,除了苏氏父子之外,他是一名优秀的管理家,使剧团从自生自灭的困境中再度崛起,再度中兴。他多么像耶金山那样离开剧团后不久,闲居在家,忧闷而死。樊允哲何尝不是这样呢?!辞职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病魔夺去了他年仅58岁的生命。
  人虽去了,但他的精神品格与音容笑貌却永远留在思念者的记忆里。
  二
  西湖的水上,游荡着一股强劲激越的秦音。
  1994年的秋日,正是桂花飘香的季节,中国小百花越剧节在杭州举行,樊允哲带着秦腔新编古代剧《少帝轶事》前来祝贺演出,从而,西湖的水上,再不只是吴越靡靡的软歌,还升腾起那激越慷慨的秦音。初听是多么的与西湖山水不和谐,细听却别有一番滋味呢。
  一日,临别杭州的前夕,允哲邀集大家夜游西湖。是夜,月上树梢头,湖面一片银白,我们兴冲冲地登船,在朦朦胧胧的夜色中遨游西湖,船里船外一片欢歌笑语。游至断桥时,不知是谁竟唱起秦腔《断桥》选段:
  西湖山水还依旧
  憔悴难对满眼秋。
  霜染丹枫寒林瘦,
  不堪回首忆旧游。
  大家正在侧耳静听,允哲却情不自禁地吼道:“好,唱得好!”秦音随着桨声水韵飘荡在西湖的山水间,更飘荡在秦人的心里……
  每当忆起这次夜游西湖听秦音的情景,就想起了樊允哲;西湖远去了,允哲却在我们的身边。
  三
  上一个世纪末,樊允哲清醒地意识到三意社的历史文化价值,积极地倡导其探源活动。组织专家学者实地考察,科学论证,最后终于廓清了三意创建的历史迷雾。在纪念三意社百年演艺的日子里,他又创造性地举办了商州山中“寻根”演出和《百年演艺纪念文集》的出版。这是三意社百年演艺史上最辉煌的两个亮点。
  商州寻根,是一次自我的寻找和精神的回归,是叶对根的答谢和回报。在商州,街头高悬着巨幅欢迎的横额,宣传车上的高音喇叭响彻全城。当晚,演出了古典名剧《狸猫换太子》,轰动了春日的山城。在商州,为了“希望工程”,三意人还举办了捐赠活动,为贫困的山区献出一份关爱。
  允哲就是这首歌的演奏者,为了把这首歌继续演奏下去,他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说到《三意社百年演艺纪念文集》的编辑和出版,我在《三意拾梦》一文中曾经写道:“三意社整整辉煌了一个世纪,这在中国戏曲史上甚至世界戏剧史上都是少有的辉煌。为纪念昨日的辉煌,有胆识有气派有才干的团长樊允哲举起了庆祝三意社百年演艺的大旗。”在他的倡导、努力、支持下,才有了这部文集的出版,使一个无有片纸的只言草台班,也有了自己60万言的煌煌史著。
  四
  樊允哲具有强烈的开拓意识,在事业上勇于创新。十多年来先后推出《人鬼鉴》、《造俑记》、《杨门女将》、《金沙滩》等艺术精品,尤其是《火焰驹》参加了建国50周年进京献演,轰动了京华。剧团也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的称号。这在三意社百年演艺历史上是第一次。
  当《火焰驹》首演的时候,他邀我观看,并约我写一篇评论,我欣然允诺。看后,我为三意社高兴、为青年演员高兴也为他高兴,于是提笔写下了《(火焰驹)的艺术投影及风格》,对全剧的表导演作出较高的评价。允哲赴京演出时,也将这篇评论和《三意社百年演艺纪念文集》,一并送给在京的专家、学者,受到他们的好评。
  五
  自从剧团搬迁到大白杨后,我们之间的距离似乎也拉远了,后来再没有见到允哲。但不断有消息传来,听说他辞职了,本想去看望看望,结果病居在家没有去成;后又听说他患病了,就说定要去看看他,结果一日推一日直到噩耗传来,这才悔之晚矣!  
  生前没有见上最后一面,这是我终生的遗憾!我怀着沉痛的遗憾,写下这篇小小的悼文,以纪念亡友在天之灵。我想,他还活着,他的灵魂不会就这样的死去。你看,他的灵魂飘游在三意社里,飘游在青年艺术团里,飘游在思念他的人们心中……
  樊允哲,一个永不灭的灵魂……
  出处:当代戏剧. 2004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