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我们这一班


  今年是西安易俗社成立90周年,也是我们这一班——西安易俗社第14期(即解放后首期,一般称为49级)演艺53周年。抚今追昔,几多感慨,几多欣慰,感慨岁月匆匆,50多年一瞬间,当年稚气未脱的小孩童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翁妪老者了;欣慰的是我们演艺遇上了好时光,艺龄与共和国同庚,在红旗下茁壮成长,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戏曲工作者。50多年来辛勤耕耘,不断拼搏,在秦腔艺术事业上卓有成就而没有虚度年华。同学四十余人,生旦净丑及音美,各有专长,颇有建树。他们是:小生行的陈妙华、王芷华、吴西民等,须生行的郭保华、惠焜华、刘伟民、高信民、蒋兆民、王保易等,武生行的张宁中、薛庆华、刘果易、闵景华、王根才、卢安民等,旦行的张咏华、全巧民、孙利群、刘棣华、李箴民、张锦华、惠利华等,净行的伍敏中(兼丑行)、王侃中、赵正民等,丑行的辛恒民、任慧中(兼武生)、伍光中等,乐队有马文易、杨余良、梁建国等,舞台美术有朱弘易、惠万民等。五十多年来,孜孜以求,驰骋剧坛,把美好的年华奉献给秦腔事业。有的成为深受众望的表演艺术家,光彩照人;有的是茁壮的绿叶,配衬红花相得益彰;有的甘作园丁,教育人;有的或编或导;有的成为管理人才。虽然具体工作岗位不尽相同,但人人都有拿手绝活。曾为西安易俗社扛台顶梁几十年,为西安剧坛添香增辉,深受广大观众的赞许。
  评论家苏育生曾在《成绩卓著的一批艺术人才》一文中谈到49级情况:“这一批学员基本功扎实,业务上进步很快,成为易俗社一支实力较强的新生力量,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们的阵容整齐,行当齐全,演出认真,特别是舞台上的虎虎生气令观众刮目相看。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经过刻苦努力,逐渐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演员。”当此易俗社90周年之际,回顾我们的学艺成长过程,总结出一些有益经验,对于我们开创未来,繁荣戏曲事业将是大有裨益的。
  欣逢新社会
  我们这班是在1949年西安解放后先后考入易俗社的,取名为“易俗社新生部”易俗社自成立以来,从不招女演员,这次一反常规,开始招收女学员。当时7月份开始招生,10月份举行开学典礼。当时实行的是淘汰制,开学后,十天半月就有新同学来,社领导耐心细致地逐个审查,以决定取舍。就这样,出出进进,沙里淘金,大约有两年多时间,约上百人经层层筛选,最终留下40多人。正是亲身经过这个淘汰制,所以同学们都很刻苦努力,唯恐“馍笼子被吊在二梁上去了”。
  1949年秋,党组织派杨公愚同志来社主持工作,接着被选为社长,易俗社开始下新的历程。我们新生部也开始了正规的训练工作。首先加强了领导力量。除刘毓中、李可易等担任我们的领导外,又调了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参与领导和教学工作。为了管好学员的生活,又专门调来了很有经验的教师杨甫玲做生活辅导兼教师。为了搞好伙食,专门调来很有经验的伙管员。这些新来的教师和易俗社老师团结合作,为了我们健康成长,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当时易俗社千疮百孔,困难重重,经济十分困难。我们新生部房屋陈旧、破烂不堪,晚上都睡通铺,非常拥挤。练功、上文化课都在露天,每人发一个小凳子、膝盖当课桌。伙食非常清贫,每天两餐,每人五个小蒸馍,八人一桌四个小碟素菜。(有萝卜丝、炒豆芽、炒土豆等)从来不吃肉,根本吃不饱。杨公愚社长千方百计为大家解决困难。首先对伙食进行改革,成立伙委会,实行民主管理,按国家标准每人每月九元伙食费,每餐五个小馍增加成六个,副食丰富,小碟换大盘,隔三差五换花样,每周还要吃几次肉。伙食的变化让易俗社老少人等都尝到了新社会的幸福。
  当时西北局、省市有关领导面临百废待兴,日理万机,仍然抽空到社关心着我们,如习仲勋、赵伯平、方仲如、张锋伯等领导,看到我们宿舍冬冷寒天没有门帘子即嘱咐解决,看到我们被褥单薄,虽不能全部解决,就两人发一床被子,每班发一个瓦盆,后又改发铜盆。看到我们上课没有桌椅即让市上财政解决。生活上无微不至关怀我们,有病还能及时得到治疗。有个别同学身上出现了疹疮,领导及时采取措施治疗,使其很快治愈。领导同志看到我们彩排时戏装既陈旧又太大,还专门为我们添置了一副新箱。现在回想起来解放初期百废待兴,经济有待恢复,上级领导这样支持秦腔事业,真是令人难以忘怀。
  在省市领导关心指导下,新生部废除了旧科班的陈规陋习,严禁打骂、体罚,还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重视政治思想工作和文化教育,以崭新的面貌进入新的天地。新生部成立了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经常参加社会上的青少年活动。记得女同学在团市委组织的歌咏比赛中还获得了奖励。同学们在新生部里吃得饱、穿得暖、学技术、学文化、学做人,欢欢乐乐、无忧无虑,旧社会瞧不起的戏娃子,成为党的文艺工作者,新中国的阳光雨露滋润着我们茁壮成长。
  名师出高徒
  易俗社为新生部配备了强硬的教师。如刘毓中、李可易、唐虎臣、张镇中、杨实易、刘建中、凌光民、贺孝民、杨觉民、鲁义民等,另外当时的主要演员王天民、宋上华、杨令俗、王蔼民、王秉中、高符中等也经常为我们教戏练功。又特意打破了历史上门户之见,把流落在社会上的著名老艺人王文鹏、安鸿印、晋福长等请进易俗社,给予优厚的待遇为我们传授秦腔传统艺术。还请来社会上的名家封至模、樊粹庭等为我们指导排练。高培支先生偌大年纪还为我们上语文、音韵课。我们的主教李可易老师既为我们练功,又为我们排戏,既排本戏,还要抽空教折子戏,还要经常参加演出。老师们没有节假日,无论上下班,真是殚精竭虑,为我们的成长尽心尽力。为了提高教师的文艺理论水平,杨公愚社长经常组织教师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及党的剧改政策,他还亲自为我们上戏剧常识课,使我们懂得了文艺工作的使命,懂得了许多戏剧知识。
  尽管当时物质条件并不丰富,排练条件极差,但老师们认真负责,对我们既严又爱,排练场上要求的东西必须限期到位,决不含糊。同学们自觉性很强,勤学苦练,刻苦钻研,除正式排练外,经常起五更熬半夜,冰天雪地里练功,为占一席的空地练功,经常发生矛盾。除社里安排的剧目外,每个人都在偷经学艺,寻师求艺。临毕业时我们就拥有二十多台大戏,折子戏就更多了。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拿手戏和绝活,秦腔流行的折子戏,大都能演出。五年多的学习,使我们在文化、业务各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今天回想起来,真要感谢那个时代,那些领导和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
  烈火炼真金
  易俗社历来以重视培养人才与舞台演出相结合著称。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实践的锻炼极大地促进了我们艺术上的成熟。
  记得在1949年冬我们就排出了大戏《大拜寿》和折子戏《二进宫》、《杀狗》、《岳母训子》、《黄鹤楼》、《白水滩》等一批折子戏。1950年春就登台演出。1952年文化部举办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西北文化部组织成立西北演出代表团,易俗社近三十位主演和骨干参加。接着,1953年大演员赴赣慰问演出,1954年又赴西北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那时易俗社剧场不能空歇,必须演出。我们这些娃娃自然就成为主要演出力量。这时我们演出的剧目有:《赤胆忠心》、《豆汁计》、《四进士》、《法门寺》等,特别是《白蛇传》一剧,从剧本到表导演,以及音乐、舞美等,均在继承中有所创新。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西安舞台上,使人耳目一新,连演50余场。主演陈妙华(饰许仙)、张咏华、刘棣华(饰前后白蛇)、全巧民、李箴民、孙利群(饰青蛇)、伍敏中(饰法海)扮相俊美,嗓音嘹亮,表演细腻,蓓蕾初绽,颇受观众赞许。其它群场戏为:“白蛇下山”、“盗仙草”、“水漫金山”、“毁塔救白”阵容整齐、武打娴熟、朝气蓬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剧作家白浪先生撰文评论:“这些演员以十四、五岁左右的年龄而能比较深入地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合理地掌握了角色性格,并通过自己的表演,生动地刻画出人物的本来面目和内心情感,使演出达到了较高水平,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接着我们陆续排演了《貂蝉》、《木兰从军》、《牛郎织女》、《清风亭》、《劈山救母》等戏,都是盛演不衰,深受观众欢迎。不少同学在艺术实践中,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艺术上进步很快,未毕业时已成为西安观众所熟知,颇受欢迎的青年演员。
  实践演出使我们增长了才干,提高了业务能力。使基本功得到更加切合实际的应用。许多同学至今能演、能教、能编、能导,这与当年丰富的演出实践活动有极大的关系。
  树立服务意识
  我们于1955年元月毕业后即组成了易俗社演出二队,到农村进行实习演出。走遍渭河南北,为农民演出达半年之久。我们是自带行李,沿铁路线可乘火车,离开铁路即是大马车或架子车。记得我们在渭北交斜演出时,听说二十多里外的孝义镇有交流会,正好这天交斜无戏,我们就借了几辆架子车拉上戏箱,大家一拥而去,一路上争着拉车,说说笑笑到了目的地,立即装置舞台,有的借了锅和风箱,烧水洗脸开始化妆,有的清理场子,卖票、验票。由于我们不期而至,使当地群众吃惊不已,交易显得更加热闹,纷纷购票观看。正午开演,一台折子戏有文有武,观众看得津津有味,交口称赞我们送戏上门的好作风。这场戏仅花了五角钱炭钱(烧水用)而收入却相当可观。
  后来,每年都有半年左右时间上山下乡为工农演出。在演出点自己开灶、住在老乡家里或当地学校里,没有演出费,没有伙食补贴,大伙一起装卸舞台、卖票、验票,干得热火朝天,无人叫苦。1959年演出收入盈余11万,上交财政,受到市上的表扬。
  那时非常重视政治思想工作,经常开展班组活动,学习政治时事,总结演出得失,检查作风表现。住在农民家,主动打扫庭院,参加夏收等生产活动,向当地先进人物学习,记得在潼关南源演出,请当地先进工作者山秀珍为我们讲述战天斗地的先进事迹。我们还及时编写演唱材料,宣扬先进人物,因而也使我们受到教育。农村演出,使我们熟悉农民生活,体验农民的感情,提高认识生活、分析生活的能力,为在舞台上塑造好农民形象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今,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已年逾花甲,但仍在为秦腔艺术增砖添瓦,有的还在参加演出、演唱;更多的则在为青年传授技艺,培养后生;还有的在进行创作,撰写文稿等。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啊! 
  回忆过去是为了激励未来。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当此母社90华诞之时,我们感慨万干,90个春秋饱经喜悦与艰辛、欢乐与痛苦。面临新世纪,充满机遇与挑战,愿母社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为指针,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坚持先进文化的方向,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为弘扬戏曲艺术、为拓宽秦腔发展道路、为繁荣易俗社事业再创辉煌!
  出处:当代戏剧. 2002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