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腔与蒲松龄[聊斋俚曲]


  源于八百里秦川的秦腔,在历史上对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剧种形成声腔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蒲松龄(1640——1715)毕生生活在山东中部的淄博地区,他除将大量精力用于《聊斋志异》的写作外,还整理创作了300余万字的演唱作品,在其同时期的举人张元为蒲松龄撰写的墓碑阴面刻着“戏三出,俚曲十四种”。这些演唱作品均以手抄本形式传世,其中有篇《琴瑟乐》的俚曲通篇运用秦腔演唱,非常别致,令今日研究者们高度关注。
  《琴瑟乐》是部说唱作品,用细腻纪实的手法刻画描写了闺阁少女从思春思嫁到新婚省亲的经历,其细致入微的心理揭示尤给人清新爽目不落俗流之感。该曲传世的手抄本有三种名称:一是30年代被日本人携带东渡,现藏于庆应大学的抄本,名为《琴瑟乐》;一是传入博山的一部抄本名叫《闺艳琴声》;还有一部则是蒲松龄纪念馆的馆藏抄本,名叫《闺艳秦声》。三种传本内容基本相同,都是一段唱一段说,运用山东淄博当地的俗语,写尽当地风俗。
  三种抄本在唱腔提示上,均写明运用的曲牌为“陕西调”。 日本藏本另标明“说”的形式为:淄口令打叉。清楚明确地指出:唱腔用“陕西调”,说白用山东淄博一带的“口令”,叫做“打叉”的富有节奏的韵白。“陕西调”在蒲松龄的其他俚曲作品中偶有出现,次数不多。而此篇是一曲到底,所以手抄本中名叫《闺艳秦声》的是正确的,叫《闺艳琴声》当与《琴瑟乐》的琴相混淆,是抄中之误。“秦声”即“陕西调”,也就是“秦腔”。“闺艳”与“琴瑟乐”都是指明该俚曲的内容风格与主题意义的。
  “秦腔”或者叫“秦声”,是个庞大的声腔系统,“陕西调”也是一个统称。那么,蒲松龄写作“琴瑟乐”所用的这支曲牌是什么样的“秦腔”呢?我们看第一段唱词:
  [陕西调]好个艳阳天,好个艳阳天,桃花似火柳如烟。早向画梁间,对对舞春燕,女儿泪涟涟。奴家十八正青春,空对好光阴,谁与奴作伴。
  以后每段唱词均与此同样格式。其显著特点为:首句重叠,长短句,基本两段体构成,是典型的明清俗曲小调貌相。这是一支曲调悠扬,善于状物抒情又能叙事的较为凝固的曲牌,是“秦腔”剧种形成前,广泛流行陕西境内的影响于“秦腔”主体旋律的唱腔。80年代末刘晓庆在主演的描写慈禧太后年轻时生活的电影中曾唱过这段“陕西调”,但腔调已由当代作曲家创作,基本没有了陕西风味。
  “秦声”影响流传于明清的山东,与明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有关。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多处运用曲笔记载了山东一带的农民起义情况,在“俚曲”中更是多篇直接演唱出农民造反的情形与壮烈场面。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多是“陕”、“山”人,他们挥戈波及的地域广泛,是“秦腔”传播的一种方式;另外,“陕”“山”商贾在明清也格外发达,他们经商于山东境内,将其爱好的“秦声”曲调带入,与当地语音结合,造就了山东明清民间演唱活动异常活跃的局面,“陕西调”标志的“秦声”也就融入山东丰富的曲调中,为其后来形成的众多剧种奠定了基础。
  出处:当代戏剧. 2002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