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角色创造中的“信念”与“真情”


  “信念”与”真情”是演员在创造角色,塑造形象时不可缺少的两大支柱。“信念”是在理解作品主题思想、角色个性、内容情节等方面的一种理性认识;“真情”则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扮演角色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通过艺术表演技巧生动形象地展示给观众,达到神形兼备、情景交融、栩栩如生的艺术创造境界。俗话所说:“一个好演员,演什么象什么”,其成功秘诀就在于将“信念”与“真情”两者有机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浑然整体。“信念”创造角色的内在基础,“真情”则是将“信念”升华为一种动人的艺术形象。没有正确的“信念”,“真情”就不可能充分的展示;没有“真情”,也很难显示出对角色性格特征的准确把握。因而“信念”与“真情”两者是辩证的统一,是演员艺术表演和成功的塑造艺术形象不可缺少的基石。
  在我30年的艺术生涯中,因为工作需要,我从一个京剧演员到评剧演员,又从评剧“改行”到儿童剧演员,在三个不同剧种中大大小小饰演过许多性格各异的舞台形象。从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小常宝、《渡口》中的水莲,到评剧《燕青卖线》中的丫环、《挡马》中的杨八姐,至后来在儿童剧《奇特的比赛》中饰演孔雀、《快乐的汉斯》中的汉斯等。1990年10月我又随团赴德国多特蒙德市进行友好演出,通过实践与交流,我受到了锻炼,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认识,使自己的表演水平不断地得到进步和提高。
  以前,我不知道什么是儿童剧,更没想到去演儿童剧。1978年我服从组织调动来到西安儿艺。从此改变了我的演艺生涯,走上了陌生的儿童剧艺术创作之路。在艺术实践中我感受到,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是多么喜爱艺术,多么渴望欣赏到能与他们沟通心灵的艺术。我被他们真挚的感情所激励,所鼓舞,所感动,从此我决心要全身心地把自己的真情奉献给孩子们。
  作为演员,无论是在戏曲舞台上还是在儿童剧舞台上,最终完成的是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真实形象。那么如何使演员更好地完成好典型人物形象和角色性格特征的创造呢?我认为,演员在建立起人物的信念,掌握了表演技巧之后,着重要表现人物的情绪,塑造人物的感情核心和灵魂。信念好比人物的骨架,技巧好比角色的身躯,而真情则是人物的神和魂。有神才能将角色演活,有魂才能表演的动人。    
  展现儿童的情趣,再现儿童的心理特征,满足儿童富于幻想的“戏剧心理”,寻找角色与自我的吻合点,使自己信服,让观众认可,这是演员追求创作的必然之路。每当我透过孩子们那天真纯朴的目光,看到他们水晶般的心灵,无不为之激动和欣慰。似乎我也进入了童话世界,我的心也随着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在呼吸、在跳动。正是这种与小观众心灵息息相通的共鸣,促使我的心灵能与孩子们的情感融为一体,相互沟通,使自己形成了童心、童趣,成为孩子们中的一员和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因此,一个演员只有首先建立了信念,才能生动感人的完成一个又一个儿童角色的创造。
  80年代创作的童话小舞剧《集邮大王》,构思新颖,表现奇特,作者采用了梦幻的手法,巧妙地将猴子、熊猫、蝴蝶等邮票在舞台上让它们活起来,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我在剧里扮演“猴子”,表演中我首先要把自己当成猴子,树立起猴子的“信念”,并深入琢磨如何把猴子那顽皮、聪明、可爱的形象表现出来?我先从猴子的外形着手,找出模拟猴子的典型舞蹈动作和形象,特别是猴子的眼神和形态,那是表现猴子内心感情的语言。这样,猴子外在形象和内在感情达到有机地和谐统一,构成一个完整生动、鲜明的形象,才能达到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演出效果,赢得孩子们雷鸣般的掌声。为此,我这张“猴票”获得了奖励。这使我认识到不论扮演什么角色和人物,乃至花鸟鱼虫、自然中奇物怪兽等,必须先捕捉外部形象和动作特征,在坚定创作信念的指导下,全身心地注入创作真情、实感,才能生动感人地完成塑造角色的任务。
  在改革开放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丰富,以及聪明才智的素质增长,他们的思维和兴趣也发生着变化。在艺术创造中首先要打动自己,要让自己的心灵感受到一种撞击和震撼,方能迸发出丰富、真实的感情,使人物有血有肉、生机鲜活、栩栩如生、生动感人。在创造角色形象时要重视对剧本进行分析,在戏剧矛盾冲突中去寻找人物性格特征,在人物脉搏里找动作,方能在导演的指导下完成演员的二度创作。
  演员成功的表演,首先在于对人物形象的准确体现,而能否准确地体现,关键要有正确的体验。体验是演员对主题内容、思想感情,角色性格的理解和把握,没有正确的体验,也就不会有逼真地体现。体现是演员创作角色的辛勤劳动所取得的艺术结晶。要把人物形象完美地体现在舞台上,演员必须运用大量的外部技巧,使那些最鲜明、最生动、最能代表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个性以及具有深刻内涵和意蕴的潜台词给以充分地表达,才能完成角色性格的体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人物的语音是塑造角色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儿童戏中角色的语言,除了性格化外还应具备儿童的特点。我在童话歌舞剧《丑小鸭》中扮演丑小鸭这角色。因为是儿童剧演员,应根据儿童剧的特点和儿童的接受能力,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和情趣盎然的生动语言,让所有的小动物都赋于生命的活力和性格特征,要让孩子看得懂,听得清,理解这些小动物们在特定的规定情景中,它们的所作所为的内在含意。比如表现丑小鸭出壳之始,我先在形体动作上突出表现它的稚嫩和笨拙。不仅长的丑,还不会说话,只会发出呱呱的叫声,更不用说唱歌跳舞了。就丑小鸭这种既单一又傻笨的鸣叫声而言,准确具体表现出它的纯朴、天真、可爱的内容和层次却大不相同,丰富了其内涵和性格特征。同时我也费心尽力的把丑小鸭几组“呱呱”叫声的语调区别开来。层层递进的语言叫声,让观众感觉丑小鸭的成长是在一点一点走向成熟的过程。比如,它在和哥哥姐姐一起跟奶奶学唱歌时,“丑小鸭”非常认真努力地想唱好歌,结果却适得其反。一会儿一句的呱呱叫声参杂在歌声当中扰乱着大家。在这时所发出的语调应是憨憨的。当它跟哥哥姐姐一起学跳舞时,由于身体笨拙使它无意中踏了娇娇的脚。在这儿为展现丑小鸭的善良纯朴,采用了语调柔和委婉的呱呱,向姐姐们表示谦意,希望能得到哥哥姐姐们的谅解。当鸭奶奶推丑小鸭下水游泳,让它勇敢地面对大自然去锻炼时,它先是恐惧胆怯的踌躇心态,但当自己下水后,经过拼搏终于学会了游泳,并在水里游得如此的自如和优美,上岸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这时所发出的呱呱带有几分激动和强烈的兴奋感,包含着对妈妈的爱一起迸发出来。
  在找到特定角色的性格语调后,我对它的语音进行了处理,让自己的音色更加悦耳动听,给观众留下深刻美好的感受。有了这种音色的不同处理变化,不仅表现出丑小鸭的成长过程和不同思想感情,还可以此来区别角色的个性,实现角色性格化的任务。
  有了角色声音的特色后,就要从语气、语调、语势上处理语言,主要是通过声音的高低、大小、强弱、长短这几个因素以及声调的曲直弯转、阴阳顿挫的断连等变化加以表现。只有这样才更能烘托、突出人物个性的特征,达到“闻其声如见其人”,使观众闭上眼睛也能清楚地听到和感觉到这个丑小鸭的角色,方能创造出亲切、生动的艺术形象,给孩子们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并激发无限的情感共鸣。
  出处:当代戏剧. 2001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