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腔音乐改革回眸


  与西北地区其它剧种相比,秦腔音乐改革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
  早期的莫要说起,就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来看,如50年代初创作的秦腔现代戏《刘巧儿》,其唱腔音乐上的创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巧儿的唱段“他帮我来我帮他”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唱腔尽管以传统板式为主,但技法上巧妙地处理,打破了[二六板]的眼起板落为板起板落,使红板开口和碰板起唱交织在一起,丰富了[二六板]起唱形式,在唱句过门上作了特殊处理,糅进了民间音乐素材,使整个唱段既新颖别致又古朴纯正,真可谓新颖中含古韵,古朴中含新意。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初期,秦腔艺术片《火焰驹》、《三滴血》的上演,轰动了全国剧坛,在音乐改革、创新上尤为成功,被人们称为秦腔音乐创新上的优秀佳作。《火焰驹·花园》一场黄桂英和丫环芸香“小鸟哀鸣声不断”这段唱,运用欢音和苦音两种不同色彩旋律交织在一起,形成明显对比,整段唱以单一板式[二六极]完成,但开始的过门没有用传统的[二六板]过门,而是依照剧情及人物情绪的需要,以《游西湖·鬼怨》一场中李慧娘唱腔中的伴唱音乐为基调,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而且首句唱腔也没有采用[二六板]的基本起唱规律红板开口,运用[二六板]的变化起唱形式碰板开口,到第二句“它好象与人诉屈冤”不留痕迹地回到了[二六板]的基本起唱规律上来,这种奇妙的技法在传统[二六板]唱腔中是不多见的。[二六板]唱腔中尽管常出现碰板开口,但一般均在唱段的中部,几乎很难找到首句采用碰板开口。又如《三滴血·缔婚》一场中李晚春的唱段“可叹娘屋难久站”,可以说在西北地区家喻户晓,该段唱以复合板式[慢板]和[二六板]组成,根据人物情绪变化的需要,在[二六板]唱腔中运用欢音、苦音交替,由“天伦之乐乐无边”后的过门上转为苦音,将人物此时此刻的复杂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时,演员的表演也达到了新的境界,注重从内心深处刻画人物性格,无论是肖玉玲扮演的黄桂英还是肖若兰扮演的李晚春均在广大观众中留下了可敬可爱的艺术形象。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秦腔音乐的发展,创新亦有可取之处。秦腔现代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的音乐设计,注重旋律性和歌唱性,同时大胆采用转调手法,克服过去那种男挣女遏的现象,在板式的转接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20世纪70年代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秦腔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艺术欣赏情趣的提高,从多方位全面改革、创新,大量优秀的作品不断涌现,成果累累。《祝福》、《洪湖赤卫队》、《千古一帝》、《花乡风情》、《日本女人关中汉》、《于无声处》等剧的音乐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这一阶段的音乐改革、创新除了沿用、保留、总结前阶段所取得的经验、成就和技法外,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主题音乐的贯穿
  讲究、运用以及强调主题音乐的贯穿,是秦腔音乐在改革、创新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传统的戏曲音乐之所以与其它剧种(歌剧)音乐不同,主要在于它的灵活性、多变性以及适应性。戏曲音乐一般为一曲多用,如传统曲牌[柳青娘],只要是剧中有祭奠、扫墓、哭坟等情节,同一曲牌在同一剧种的不同剧目中均可采用,故为之一曲多用。而歌剧音乐就不同了,一般为专曲专用,如《白毛女》、《刘胡兰》的音乐各为己用,相互不能替代。所以说,秦腔这一剧种在音乐上强调主题贯穿,是一件新生事物,且已被人们所认可。如《祝福》一剧中的主题音调十分鲜明,贯穿全剧始终,准确地塑造着祥林嫂这一苦命人的形象。
  2、伴唱的烘托作用
  秦腔中的伴唱是秦腔音乐改革、创新上的又一技法,70年代后期,这种形式几乎成为一种时尚,使演唱形式多样。伴唱包括合唱、对唱、领唱等。如《祝福》中合唱、对唱、领唱在祥林嫂“听他言不由我热泪难忍”这段唱中的出现,将祥林嫂此时此刻的内在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正起到了烘托剧情的作用。
  3、借鉴吸收外剧种音乐
  戏曲剧种在音乐上许多方面都是相通的,尤其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剧种,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秦腔音乐在改革上根据剧情的需要,常常吸收碗碗腔音乐以及迷胡音乐,以进一步丰富,完善自己。如《三堂会审》一剧的音乐,在唱腔上大胆吸收了碗碗腔音乐的素材;《日本女人关中汉》一剧的音乐,又吸收了迷胡音乐素材,甚至在芳子和关中汉的一段对唱中全部以迷胡音乐来演唱。这种借鉴吸收均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4、充分发挥扩板的功能
  充分发挥扩板的功能,使唱腔旋律性、歌唱性增强,富有强烈的时代感,仍是70年代后秦腔音乐创新上的技法之一。如《洪湖赤卫队》中韩英“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那段唱,在[苦音二六板]唱腔部分运用扩板形式,采用拖腔,拉开节奏的手法,在传统[二六板]唱腔每句六板的基础上,将“饱含热泪唤亲娘”一句发展变化为24板,不仅加强了旋律性和歌唱性,也更加深刻地塑造了韩英这一人物形象。    
  半个世纪以来,秦腔音乐的发展、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衷心祝愿这一古老而悠久的剧种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葆青春,始终占领着自己的舞台。
  出处:当代戏剧. 2001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