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浅谈杨七娘舞台形象塑造


  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杨门女将更是人人敬仰。古往今来,爱国主义是文学艺术旷世不衰的主题,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仍然是我们需要高扬的主旋律。《杨七娘》便是表现以此为主题的大型秦腔剧目,正是基于对剧本主题的理解和对杨七娘的敬仰,我欣然接受了这一角色,并尽心尽力去塑造好这一舞台形象。
  中国的戏曲故事,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为数不少,如《苏武牧羊》、《屈原》、《荆柯刺秦》、《杨门女将》等。然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因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则表现主题时的人物个性也有所差异。《杨七娘》中的杨七娘,与其他英雄人物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她既是一个肝胆相照、智勇双全的巾帼元帅,又是一位有着儿女情长的普通母亲。在国家利益和至爱亲情发生矛盾时,她痛苦而毅然地选择了前者。如何恰如其分地表现杨七娘这种舍家为国、大义灭亲的人格魅力,成为能否塑造好这一舞台艺术形象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作为该剧的主演,在导演的精心教授和同仁们的配合下,我在把握人物个性特征的基础上,用戏剧的程式优势,较为成功地完成了这一英雄人物舞台形象的塑造,受到了观众及专家学者的认可和赞扬,并获得首届中国秦腔艺术的优秀演出奖和优秀表演奖。我深深体会到,一出好的戏剧,一个角色的成功塑造,最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展示剧情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及内心世界。作为主角演员,必须首先吃透剧本,找准人物的基点。具体说。就是必须在将杨七娘智勇双全、沉稳干练的个性气质表现出来的同时,还要更细致地刻画出她那既深爱子女,又大义灭亲;既爱小家,更爱国家,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为国舍家的复杂内心世界。
  统观全剧,突出高潮,尤为重要,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特别需要在高潮处精心刻画。在封建社会,作为一代忠良之家的杨家将,是将忠君和报国连在一起的,杨七娘针对儿子那种既不顾大局、又不听劝阻的行为,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作出了用火阵捕拿杨肚儿,甚至要置他于死地的壮举。“荷溏教子”是动人魂魄的一段戏,我用刚柔相济的唱腔,时而悲壮激昂,时而委婉柔和,一方面体现母亲对独子的深爱,一方面表达将领报国之精诚,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爱恨交织,催人泪下,充分发挥了戏曲艺术的感染力。
  杨七娘的人格魅力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作为戏曲舞台形象,就必须综合运用戏曲特有的表现手段——程式,在唱、念、做、打上多作文章。“射子”是该剧高潮中的高潮,杨七娘面对高悬在城楼上的亲生儿子,是射灯伤子发起总攻动员号令,还是保护儿子延误战机,杨七娘陷于两难境地。在这段戏中,我几乎是用母亲滴血的心在吟唱,在唱腔中多采用中音区,以深沉宽厚的音域来细致深刻地刻画杨七娘肝胆欲裂的心境。例如在这场戏里,杨七娘有这么一段唱词:人生虽无母子爱,儿是娘亲心头肉,自古娘亲将儿育,哪有亲娘杀至亲?雕弓举起我的双手颤,这雕翎如同利剑剜我心……”在处理这段唱腔时,为了准确地表现杨七娘此时此刻沉痛哀伤的心情,前四句我采用慢板,唱得深情哀婉,低回悲怨,如泣如诉。而到“雕弓举起”后两句,我采用清板,在极静中用颤抖的声音哽哽咽咽,一字一板,字字滴血,最后将高音放在“剜我心”的“我”字上,以表现杨七娘此刻乱箭穿心撕肝裂肺的痛苦之情。而此时突起的音乐与高音声腔相得益彰,有力地烘托出了哀伤气氛,让观众听了热耳酸心,回肠荡气。
  《杨七娘》是台文武兼备、以武为主的大戏,仅靠唱腔是不能完美地刻画杨七娘这一人物形象的,它需要演员有十分精湛的武打功夫和技巧。为了表现杨七娘这位巾帼英雄的能征善战,骁勇无比的性格特点,我要求自己运用的武功程式必须与这位巾帼元戎的身份相符,并且在表演时融进老旦稳重的台步与身段,武生动作的潇洒与刚劲,以刻画杨七娘的威武与沉稳。在“为国痛舍亲骨肉”,搭箭扯弓,射灯为号,发起总攻,破敌攻城—段,我运用身体晃动带动靠旗左右翻飞,精心设计了靠旗出手、踢枪、抖靠等一系列高难动作,并要求自己一招—式,一举—动,既有力度,又有美感,动作娴熟,于净利落,一气呵成,形神兼备,这样既强化了人物的性格与智慧,又为塑造这一特殊的艺术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杨七娘的形象其所以能够树立,与唱时的悲壮激昂、念时的斩钉截铁、做时的干练潇洒、打时的武艺高强分不开,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十年磨一剑”的真正含义。虽然我以此剧的演出成功,曾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的亲切接见,也曾获得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并出访伊朗,但我仍清醒地意识到“艺无止境”,我愿在以后的艺术生涯中,勇于攀登,为广大观众塑造更多更美的艺术形象。
  出处:当代戏剧. 2001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