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梨园边鼓(二题)“艺术”不买市场的帐


  笔者一到西安,便为当地媒体上一篇题为《市场不买艺术的账》的奇文所吸引,文中对外省一秦腔剧团为经济窘迫而住廉价旅社,用“西安三迁”大加奚落嘲弄,进而得出结论称“戏曲需要援手,文化应像工业一样得到关怀。”    
  这个结论记者是赞成的,只是这标题不知道是何意思。市场既然不买艺术的账,那天底下艺术早死绝了,偶有如秦腔一般生命力顽强的,也只能高高捧起,养在花盆里如文物般供人观赏了,任何尝试着把这奇花异草投放到市场上去的做法只会招来灭顶之灾。如此说来,办秦腔艺术节干什么,这不是闲着没事吗?
  有这样的思维存在,秦腔艺术节就有了把秦腔和艺术分离的味道,而节会气氛也就荡然无存了。可事实上,上海今年的艺术节会一个接一个在搞,长沙更是把金鹰奖变成了金鹰节,难道东部发达地区搞这些节会是成心往黑洞里扔钞票或是头脑里进了水?
  市场到底买不买艺术的账,那要看你拿出的是不是艺术的真货色,艺术之所以是艺术,首先须是有生命力的人类文明的积淀。市场若真的无情到了连艺术的账都不买的程度,那知识的账同样就六亲不认了,难道如今大谈的知识经济也是骗人的鬼话?
  笔者倒是觉得市场与艺术有时虽然捆不到一起,但拿艺术放到市场里检验生命力这种做法却断不可少:《龙源》这回惊爆秦腔节,创下了参演剧目的若干个第一,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便是市场对该剧最认可,连组委会都承认,《龙源》是惟一一部让组委会在门票收入上得到实惠的剧目。行文至此,笔者该反问了:“艺术”买不买市场的账?当然,这里的“艺术”专指秦腔艺术节。若不买市场的账,那观众的账买吗?若不买观众的账,那秦腔未来生命的账买吗?若再不买,那这“艺术”可真的该干嘛干嘛去吧,剩下的事情就是不管你卖什么,反正再别挂招牌了,你挂咱也不认!
  呵护我们的品牌
  在改革开放之初,兰州就创出了自己的三大品牌,这一点让兰州人至今津津乐道。这三大品牌是:《丝路花雨》、《读者》杂志和牛肉拉面。这“老三样”的品牌效应是不言而喻的:《丝》剧创立了敦煌舞派,历演20年不衰;《读者》连美国人都觉得不安,至今是中国期刊的“大哥大”;牛肉拉面让洋快餐走开,并成为中国餐饮业成功的一例。
  但是,我们却不能枕在这“老三样”上安心睡大觉。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的艺术工作者能两手空空吗?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到来的时候,我们的文化不能先行一步吗?在迈入WTO门槛各种外来文化将席卷到来的时候,我们的艺术院团能不主动出击吗?
  事实上,我们的文化决策人,我们的艺术院团,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头脑是冷静而清醒的。他们的决心大,他们的起点高,他们的劲头足,所以才会有“做西部文章,创全国一流”的方向,才有“挖掘文化资源,引进东部人才”的强强联手步骤,才有《大梦敦煌》和《龙源》两个大制作大手笔的出现。
  在秦腔节期间的陕西媒体上和组委会评委中,人们把《龙源》的制作费用当成了焦点且褒贬不一,有的说“这才是对待艺术的态度”(一评委语),“这是秦腔史上的创世纪”(一剧院经理语);有的说,“投这么大资,值吗?”(一媒体称),“很难说是明智的”(另一评委语)。
  笔者认为,这两种态度都有其片面性。理由是:这些年我们对艺术的“投资欠账”太多,艺术院团的硬件方面很难达到高层次观众的审美要求;我们的艺术人才底子薄,要出大戏就难免“小马拉大车”。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不花些血本行吗?没有投入又何来产出?艺术生产的良性循环从何时才能开始?    
  《龙源》的剧情是伏羲女娲的创世纪。其实,我们对待新世纪的秦腔艺术是该有创世纪的精神,对待艺术生产是该有创世纪的方法,对待文化品牌是该有创世纪的态度。
  出处:当代戏剧. 2001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