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世纪之门前的思索——导演王筱*(左由右页)访谈录


  在德沃夏克的第9《自新大陆》的乐曲声中,由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五幕话剧《世纪之门》缓缓地落下帷幕。该剧以体制转轨时期为背景,以“兼并”为事件《国营厂将被私营企业“兼并”),表现了有着50年光荣历史的国营风凰机电厂职工面对别无选择的兼并之路,心灵的苦恼与搏击。深刻地揭示了机制转轨过程中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纷纭的心理过程。它那悲壮的美学风格和中国企业在曲折中发展前行的历史苍桑感,激起了观众广泛的情感共鸣。
  《世纪之门》展示的是有关世纪交替过程中国企改革的重大题材。它隐含着创作者的深刻思考:我国的社会主义企业将以什么样的形象进入二十一世纪。答案是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子。但是,怎么走?怎样操作?如何从计划经济的模式里解脱、转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世纪工程”。创作者敏锐地抓住这种复杂的难题,直接选择了“兼并”这一常人难以从情感上接受但又不失为一条生路的方式,它带给人们观念上的冲撞和心灵的搏击斗争更直接和严峻。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人们不得不睁开眼睛,直面现实,告别过去,创造未来。这是体制转轨时期每个国企工人甚至每个国人将要面临的新课题。这就是生活。是将要跨人新世纪的中国人的新生活,它不是让我们去坐享,去旁观,而是呼唤我们去参与。历史的重任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必须承担体制转轨时期利益调整的考验、情感裂变的苦恼以及观念转变的重任。这一严峻的艺术视角,使《世纪之门》据有了悲壮的气息。
  经济学家说,新旧体制的变更从来都是艰难的。这是因为任何一种体制都代表着一定集团、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体制的变更过程同时也就是利益的调整和再分配过程。创作者紧扣这一时代主题,并巧妙地将其变奏为正面整体艺术体现,热情地讴歌中国产业工人的优秀品质和伟大的精神力量。由于每个形象有充分的现实生活依据,因而显得厚实、亲切、可信、并激发了一种团结向上的精神,唤起了受众强烈的责任感和认同感。
  带着观后的几分沉重,几缕思绪,笔者采访了该剧特邀导演,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时任广州话剧团导演的王筱*(左由右页),倾听她对《世》剧的独到见解。王导说,《世纪之门》属重大题材,它给予人们的思考十分宽泛。但艺术毕竟有自己的规律,它不应再蹈高台教化之覆辙。就此剧而言,我并不想直白地告诉观众应该怎样去做,而是试图通过我和剧作者的共同思考去理解、挖掘、体现主题,让观众通过舞台形象去体验、去感悟,从而获得一种美的享受。第一次看到作品时,就被一种激情所感染,一种气势恢宏的交响乐的感受淹没了我。《自新大陆》的音乐形象由远而近舒援展开,正是我对剧中张东升们的形象理解。他们为了企业,为了工厂不惜个人得失。他们与工厂之间那种血肉相连的动人情感,中国产业工人面对利益的得失表现出的超出利益之上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的人格力量震撼了我,我仿佛从那雄浑有力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歌声中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她说,我只是把震撼了我的这份感受通过舞台传递给观众。为了准确地传达这份感受,我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为主,加进了一些象征主义的手法,无论是不同色彩的光的运用还是景的大写意设置,抑或是舞台调度的大区间变化,都立足于揭示人物矛盾痛苦的心理变化过程。甚至张东升面临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在极端苦恼的夹缝中寻求发展的信心与毅力,都富有相当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整个中国目前在曲折中求发展,抱定了市场经济的目标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信念,另外,在显得空灵的舞台气围里,留绐观众大量的空间去感受、捕捉作品传递出的信息,充分显示舞台艺术不同于影视艺术的独特的审美主客体共时态的剧场美感特质。
  值得一提的是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贯穿始终的不间断运用,加浓了作品的情绪感染力,它和灯光、舞美等结合在一起,给观念以立体性、全方位的审美享受。既有主题的争义深刻带给人们的触动震撼,又有每个人站在世纪大门前的深深思考。一连串庄严的和弦引出《回家》的旋律,它那抒情加回忆,又带有几分哀伤的优美旋律,把重回故乡的女主角金灿的心情揭示得淋漓尽致。而1、2乐章的反复出现,也表现了即将告别过去迎接新生活,寻找精神依托、精神家园的工人们心灵上企盼真正归家的强烈愿望。
  王导真诚地说:“回家”是她此行的心理感受。从小在陕西人艺长大的王筱*(左由右页),对艺术最初的感觉和认识便来自于这块土地。如果说北京是她戏剧观念形成的地方,那么,陕西则是她进入艺术殿堂起步的地方。她还说,导演是一份完全个体的劳动,更多的仰赖于对生活的认识是否深刻。她坦言深受母亲陈薪伊的影响,但在创作上母女俩经常有争论。  
  刚过而立之年的王筱*(左由右页),曾经有创作剧目(话剧)《家运》、《吝啬鬼》以及音乐剧《四毛英雄传》、《晚会》进帐,相信她会导出更好的作品以飨观众。
  出处:当代戏剧. 1999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9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