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戏曲演员要一专多能


  社会在前进,艺术在发展,人们欣赏艺术的情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戏曲要想与时代同步发展,满足当代人们的欣赏要求,就不能死抱住旧观念和老法则不放,而要不断地汲取新的“养料”来充实自己,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戏曲演员要塑造出真实、感人的人物形象,则必须刻苦学练各种表演技艺,用掌握到手的精湛技艺来充实自己,去完成塑造好舞台人物形象的艰巨任务,给观众带来美的艺术享受。作为一名戏曲演员,谁不想自己的演技很快得到提高?谁不想自己扮演的角色深深打动每个观众的心灵?通过自己三十多年的演出实践,我体会到练好多种技能和调动多种艺术手段是塑造好人物形象的主要因素。
  “戏路宽”是人们对技巧全面的演员的称赞。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练好唱念做打的硬功夫,甚至能象河北梆子演员裴艳玲一样,打破“行当”界限,胜任各种角色。几十年来,我以唱领先,坚持“四功”、“五法”的全面训练,在所演的五十多部戏的角色中,既有活泼澜漫的花旦,又有俏丽端庄的小旦;演过贤淑稳重的正旦,也演过舞枪弄棒的刀马旦和两鬓斑白的老旦。努力拓宽戏路是时代对演员的要求,“多能”必须建立在加强文化修养和提高艺术素质的基础上,即建立在苦练“四功”“五法”的基础上。达到“多能”的先决条件是“一专”,否则既多不了“能”,还有丢失原来专长的危险。
  作为戏曲演员,学习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掌握常用乐器的演奏技巧是非常必要的。我在十四岁时,参加了剧团成立的“一专多能”小组,学会了拉二胡和弹钢琴,并能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伴奏一些唱段。此外,我还喜爱唱民歌,适当将民歌的唱法运用于戏曲之中,效果会更优美动听。为了提高演唱技巧,我参加了市文化局1975年举办的“声乐学习班”,初步掌握了发音基点和胸腹联合式的呼吸方法,渐渐领会了老师讲的“歌缘情而动,情之所至,歌之咏之”和“气为声之本,气深声自灵”的深刻含意。这就为我在唱腔中借用唱歌的方法和正确使用呼吸技巧,把腔唱得圆润、流畅、动听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我还有意识地学会了一些民族舞蹈和武术中的一些剑路,在以后的戏曲表演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深感“一专多能”对戏曲演员大有益处。
  我每次接到一个剧本后,都要下功夫钻研剧本的主题思想,了解剧情的来龙去脉,理解角色性格特征。然后根据剧本中的规定情境,调动多种手段,有层次、有变化地去扮演剧中的人物。如演《三上轿》中的崔秀英。剧中崔秀英的心情是仇视、悲愤。我就带着这样的感情去演这个角色。我把这个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崔秀英回想丈夫被张炳仁所害的往事不胜悲哀,打定主意要杀死张炳仁,为夫报仇而后自尽的决心。此处要把崔秀英的反抗精神表现出来,感情一定要强烈。二是崔秀英已打定主意为夫报仇,但又难以割舍与娇儿、公婆之情。此时要表现出她忧郁、担心,但又不得不誓死复仇的复杂心情。三是崔秀英上轿前与公婆娇儿诀别时的感情,一定要坚定、饱满,悲中带刚,令人观之动情。如此去演,使角色形象更为感人。在演出中赢得了观众的赞赏,曾在1979年全市青年戏曲演员汇演中荣获“优秀表演奖”。
  塑造角色,离不开角色应有的形体以及服饰的要求。在演《杀生》一折戏中,在各方协助下,我对李慧娘的发式、服饰及舞蹈动作进行了适当改动,从多方面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增强了演出效果。我给李慧娘设计了一个古装黑发卷,在额顶戴了一朵大白绸花,又在白花中间用红电光片做了一朵精致的小红梅,象征着李慧娘对纯贞爱情的向往。二是服饰的改动。我设计了一套白衣古装裙,裙下边加了一圈湖蓝色靠色绸,象征李慧娘时刻不忘与裴生在“西湖”时一见钟情的往事。还把裤子改成微型喇叭样,既有民间色彩,又不失剧中人物的风采。三是把七尺之余的长水袖技巧,用在全戏完整的表演中,以抒发人物内心情感。这一运用,在当时秦腔舞台上还不多见。四是在吹火时,我用不同的吹火技巧表达李慧娘不同的情绪。吹第一个“包子”表达李慧娘难按的满腔怒火;第二个“包子”用在李慧娘掩护裴生时,急转身卧鱼向上直吹一口冲天火;第三个“包子”是吹成一个火柱,表现慧娘正气凛然,锐不可当;第四、五个“包子”吹出一个火圈。表演时以身护住裴生,边转边吹,随之形成一个“火圈防线”。吹这种火难度较大,靠的是平时练就的气息控制本领和嘴皮功夫。最后一个“包子”是有节奏地由慢而快,连续吹出数十口,吹得廖寅晕头转向,直至李慧娘余恨未尽,用扇子扇出最后一团火,烧尽人间的罪恶。此外,我还发挥了扇子技巧,用转扇、扔扇等技巧来表现阴阳宝扇所代表的正义的威力,使这出戏的演出效果大大提高。
  出处:当代戏剧. 1989-1990年(合订本)/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9-199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