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戏曲表演动作的「套数」化


  凡生活中的自然形态及任何可取的表演因素,一旦吸收到戏曲领域里,就被转化升华为戏曲性的程式。程式是戏曲创造舞台形象的语汇,没有程式,便没有戏曲表演。所以,戏曲表演的每一举动,都有程式。每个具体动作是一个程式单位,一大段动作,是若干程式单位的组合。能够表现一定情节和思想内容的各个程式动作的组合,艺人称之为“套数”或“套子”。以《黄鹤楼》周瑜的上场为例,他使用的是“大浪头”上场势,即踏着“大浪头”穿套的“倒脱靴”锣鼓走出场:双手拉翎、翻翎、划膀扎式亮相;双手随着脑袋一场两扬,先左后右将翎子松放开,抖袖、正冠、整衣,左手协右手握袖、端带,朝前迈龙步行。至台左角,右脚往后一撤,上身随之往后一闪,脑袋由右向左一转动,使一双长翎冲着观众绕一圈,双手心向上顺着帽盔插翎管处抓翎向前捋下,捏着翎梢翻翎划膀丁字步再亮相。然后斜抬右腿、包脚、轻放向右绕台口至上场门放开翎子,右转身一周面向观众,再抖袖,拉翎子扎式亮相,起“浪头代板”锣鼓进入唱……。这一套上场表演,就是由拉翎、亮相、抖袖、正冠、整衣、龙行步、丁字步、划膀扎式等一连串程式动作组成的“大浪头”上场套数。上场有上场套数,下场有下场套数,还有表现种种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的“搜门”、“抖马”,“拉架子”,“喝场”、“枪架子”,“档子”、“打过”等表演程式所组成的表演套数。从而形成了表演动作的“套数化”。戏曲表演,就是在若干程式动作组合的套数中完成的。
  传统戏曲表演,一般处理有三个环节:上场势、下场势和上下场之间的在场表演。剧中人物是因戏剧事件的促使,带着行动任务或为完成某一任务为目的而上场的。但传统戏曲人物上场,大多不是立刻进入为完成某一任务去表演的,而是首先带着人物平时所具有的自然神态,或带着将要干什么的心情神态,用运本行当的一些基本程式所组合的。“上场套数”去进行,藉以介绍人物和表现演员。观众观赏这套表演时,欣赏的是演员的扮相、工架、做派和服饰,然后随着演员的表演,逐步认识人物,领略戏意。上述周瑜上场一例即是如此。这是和说唱艺术的影响有关。说唱艺术的技巧讲究“开脸儿”,即说唱艺术的一种套数。当说唱人说到某个人物出场时,将人物的穿着、相貌、身材、神态等外形特征一一交待清楚,给听众以具体形象感染。戏曲形成的初期,在综合民间歌舞、杂技、说唱等艺术因素时,不可避免地在表演方法上受其影响,并利用了“开脸儿”这一技巧。但戏曲因有演员装扮人物,就免去了代言人的语言,逐步成了现在的“上场套数”。这样一来,戏曲就形成了“显形”、“亮色”、“传声”、“表意”等表演特性。“显形”,就是先让观众目睹人物的外在形象,这就首先产生了亮相、正冠、整衣、抖袖等程式动作。“亮色,是使观众从装扮、服装的色彩花纹上和人物的举止神色上了解人物的身份、气度、传声,即唱或念。有了唱和念,才能表现具体内容,即“表意”。从观众接受演出的角度来说,要见其“形”、观其“色”、闻其“声”,会其“意”。从表演者来说,首先把人物的外在形象展示给观众欣赏。这是因戏曲人物的装扮(包括脸谱)、服饰,都是极精美的绘画、工艺、刺绣等艺术品,很有吸引力,且有欣赏的价值。倘若演员一上场就进入角色情节的活动,就会使观众应接不暇,眼花缭乱,不知将视点置于何处。“上场套数”特意为观众安排下欣赏演出的顺序,避免了这一现象出现。此外,借这个机会,把人物形象塑造出来,给观众造成一个实在的第一印象,以便观众在往后接受“传声”、“表意”的表演中,引起良好的共鸣。这全是为观众着想的。戏曲所以是雅俗共赏的,就因编剧、表演手法和导演处理,均是明确的让观众看清、看懂、看好为出发点。这是传统戏曲向有的群众观点。
  下场动作也有成套的表演程式,形成了“下场势”——“倒四锤”亮相下,唱“代板”“倒脱靴”亮相下,耍枪花“硬四锤”下,走〔花梆子〕“踏三锤”“一串玲”下等等,都属下场套数。凡人物下场,均有一定的程式动作,不能随便走去。如双人对打,败者受挫即速逃去,却要来个亮相;胜者得势不去追杀,反而抡起兵器大耍一通。这里之所以违反生活常规,大耍兵器,舞来蹈去,其一,要把人物下场之时的精神状态,凝炼成活跃的有感知的具体动作,以达到集中而突出地展现人物的内在精神为目的。这是戏曲艺术追求的和特有的表演手法。其二,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影子,即使演员下场了,这个影子仍会活跃在观众的脑海里,继续保持着看戏的情绪,不觉得舞台暂时的空虚。所有的下场套数,都企图获得这样的效果。在早,为了保持观众看戏的情绪不至于中断,还有一种“吊场”法,即人物下场后,有一人又上场留在舞台,意即把场子吊住,或先上一人“吊场”,使观众看起来不觉是空台。
  传统戏曲一向注重上下场处理。人物的上下,是一出戏的一个场子的起讫。戏剧情节的发展,场面气氛的更变,时间与空间的隔离,其关键在于上下场。—些精彩的表演或绝招往往亦在上下场里,所以,常常一个漂亮的出场就赢得满堂喝彩;一个利索的下场,就获得通场叫绝。这都是上下场的程式套数通过演员精湛的表演取得的应有反响。虽然上下场的套数是反生活常理的,但是通过演员的体会、理解和表现,观众便乐见而认可,这亦是戏曲舞台演出的特点。
  戏剧情节的连贯性发展,其表演程式自然也是一套一套地连续不断。上场与下场之间正是剧情发生和发展的中心,是矛盾纠葛和思想感情变化的起点与总结。无论剧情有多么复杂,都要将程式编织在套数之中来表现。即使是些小举动或微表情,也要组织到程式的套数里,严格在已定的节奏范围里活动,一丝不得乱来。与此同时,还要用锣鼓密切配合。锣鼓是整个表演程式的组成部分。有些表演程式或程式动作的套数,还是以锣鼓命名的。无论上场、下场,还是其它场面,表演程式的完成,需要很有表现力的锣鼓协调。如《祭灵》一场,兵丁们把薛丁推出场来之后,刘备有一段和锣鼓融为一体的表演套数,即刘备在中场桌前坐着,听到兵丁禀报已将薛丁带到,他愤然站起,在“擂棰子”鼓点中扑向薛丁后,以“磨锤子”表示愤怒;接着退至中场桌前低头扎“坐马式”,两手落在双膝上收锤。然后,在配有“得儿拉打……仓”三次锣鼓声中抬头向薛丁左右三看,捧起右手提握的三尺来长的双股白色绸条,在急促的“脚底风”锣鼓音响中摆头擦眼,(曾在前面痛哭哀悼关、张时留有泪痕)遂在两击锣鼓声中将绸条收握在右手心置于胸前,左手提袍襟在腰,侧向薛丁怒视站定。最后踏着“打仓——尺”锣鼓吹起口条,一步一响哆哆嗦嗦地由慢到快,随着“乱杂”锣鼓变蹉步至薛丁面前一撒腿闪腰收锤,抬右手搭在薛丁左肩上,并在“仓、仓、仓”(三压)锣鼓声中,愤愤地在薛脸上三看,怒不可遏地举起右手(左手遮挡绸条)“拍”的一声,打薛一记耳光。薛右腿跪倒,左腿弓撑着。刘备将右脚踩在薛弓撑的左腿上,左手搂须,右手“剑指” 向薛,起“垫板”进入唱……。这套程式动作,安排得当,组织紧凑,很合当时人物的情景,且表现得很细,就连捧绸条、擦眼和收绸条的微小举动也程式化了,也要无误地合在锣鼓之中。
  表演动作紧贴锣鼓,锣鼓击敲随合表演,二者相互照应,相互制约,紧密结合,达到浑然一体、天衣无缝的地步。这充分表现了程式动作的严密性、成套性和音乐节奏性。李渔说:“戏场锣鼓,筋节所关”。此说非常准确。若无锣鼓,程式动作无从表现;有了程式动作与锣鼓融合,才使表演程式圆满。
  程式动作,有的是同类人物通用的,有的是为了某个剧目的某个人物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专门设的。《祭灵》中刘备的动作套数,《拆书》中伍员拆看家书的动作套数,就属此类。有的使用一种锣鼓套数,但具体动作却是千变万化的,如耍抡花“硬四锤”下,唱完“垫板”“擂锤子”上等。有的是同类剧目、同类人物基本上皆可通用的表演套数,如叫喝场、抖马、拉架子、搜门、推磨等等。但无论那一类,都是演员掌握剧情、理解人物、领会套数会意与其纯熟自如的表演技巧的结果。如此方能产生有血有肉感人肺腑的艺术形象。即使是同样的套数,也要制造出不同性格的艺术形象。如“紧抖马”,用在《逃国》伍员的表演中,就表达了伍员在漆黑的夜晚急于逃脱危境,跃马奔命的心绪;在《传讯》中,又充分揭示出艾谦策马于荒郊辨别路径、火速传讯的紧迫感。同样的“搜门”,杨金风的《走雪》,把一个初离闺阁四处外奔的宦门少女曹玉莲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刘毓中扮演的曹福,看起来几乎不是走程式套数,而是真的在找人,然而他的这段表演,把“搜门”程式化了,用活了,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表演动作的程式化、套数化,唯戏曲独俱。它能表现出激烈火爆的身段;斯文飘逸的舞姿;砍刺推挡的开打;扑滚摔打的翻功,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用运得当,可以充实整个戏曲舞台,塑造出许许多多生动显明的人物形象来。它是戏曲表演方法突出的特征之一。
  出处:当代戏剧. 1989-1990年(合订本)/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9-199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