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司鼓三得


  司鼓在秦腔演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掌握全剧的进展节奏,适时为剧情发展和场次转换制造气氛,还要配合弦乐加强人物的感情色彩,为揭示人物个性、反映人物思想情绪的变化服务。
  我初干司鼓这一行时,只肤浅地认为司鼓是配合演员演戏的,只要能让演员的唱、念、做、打用上鼓点和铜器,就算自己的任务完成了。所以在演出时,总是机械地随演员的表演而敲击,松松垮垮,人在剧场,鼓点和铜器却“渗”不到戏里去,自己佛仿真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打鼓匠”。后来,在几位著名鼓师的指点下,我逐渐悟出了其中的“秘诀”,再经过刻苦钻研和排演实践,便越来越敲出“戏味”了。反复实践使我认识到司鼓的敲击和演员的表演绝对不能形成“两张皮”,二者必须紧密地揉合在一起。司鼓要全神灌注于演出的全过程,聚精会神地与弦乐及演员搞好协作,把自己的工作纳入到艺术创造的整体中去,用击鼓及“武场面”的整体演奏去揭示人物的内在情绪,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为增强全剧的艺术感染力服务,为观众获得最大程度的艺术享受服务。
  鉴于秦腔传统击乐存在的缺陷(这种缺陷存在于器材、击法和乐谱诸方面)我以为要达到揭示人物内在情绪的目的,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掌握鼓捶的轻重急缓。剧中人物有喜怒哀乐的不同情绪,更有冷静思索、徘徊犹豫和当即立断等不同表现,司鼓应该恰如其份地将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心理状态真实而形象地烘托或表现出来,以便收到与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相得益彰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深刻理解剧本,准确掌握人物性格,适时而有度地配合好演员的表演,恰到好处地去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司鼓握槌在手,两眼要死死盯住前台表演区,两耳要一丝不漏地倾听台上的动静。该轻就轻,该重就重,随剧情而快慢有致地调动击乐的整体演奏,把鼓点敲到“戏眼”上,敲到观众的心坎上。切不可从开场到收场一个劲儿地敲到底。
  二、继承传统,但不被传统“框死”。秦腔的锣鼓经,是无数前辈长期积累、创作和实践的结晶,已为广大戏曲工作者和观众所认可。司鼓首先应学习、熟悉和掌握这种传统,并在演出实践中加以运用。但毕竟因历史条件限制,传统的锣鼓经不可能处处都能适应和满足当代戏曲演出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对秦腔击乐加以改良和发展,这也是戏曲发展的必然现象。为此,可以适当借鉴兄弟剧种和其它艺术形式击乐的长处,也可进行新的创造和发展,以适应新题材、新意境和戏曲艺术发展新趋势的需要。
  三、以伴为主,力求轻、稀少,避免重,稠、多。这一点主要反映在唱腔的伴奏中。人们常在广播中听到有的司鼓在演员演唱时以巨大声响去喧宾夺主,使观众震耳欲聋,产生厌烦感觉。须知,这种旁若无人的敲击,非但显示不出司鼓的高超技艺,反而证明他对艺术的无知。当然,演员的肉嗓子,“文场面”的丝弦声是无法同“武场面”的锣鼓家伙较量的。但以司鼓为首的鼓、锣,钹的“重型轰炸”,绝不会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连近在咫尺的演员也会为之侧目。一出戏上了舞台,就得以演员为主,文武场面都只能以伴奏身份出现。这样,戏才能演得文雅,观众才可看得真切、听得舒服。在乐队中突出弦乐,在全场中突出演员,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取的。
  出处:当代戏剧. 1989-1990年(合订本)/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9-199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