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魂系秦腔


  常听父亲说,我是在他怀抱里和膝头上看秦腔戏长大的。这样以来,秦腔戏便成了我的人生第一启蒙老师,而且与我结下了终身不解之缘。她唤起我对诗歌、文学、音乐、历史等科目的极大兴趣。最初,我把小学语文老师要求背诵的唐诗套进听来的秦腔二六板中唱,象“两个黄鹂鸣翠柳”呀,“远上寒山后径斜,呀等等。唱啊唱,不知不觉就会背诵了,而且再也忘不掉。下午放学后,三岁丧母的我,孤独、冷凄,无以为伴,斜对门的新华书店便成了我最好的娱乐场所。我站在那里,看小说、看故事,但看的最多的还是大大小小印有黑白或彩色封面的剧本。我还把剧本中自己认为最好的唱词抄下来带回家里唱,唱的兴致来了,索性把洗脸毛巾扎在袖子上当水袖甩,把杆面杖当桨舞。我最爱唱的是《屈原》中婵娟姑娘思念老师的那段戏。优美的唱词和悦耳的唱腔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唱起来铿锵有力、激越奔放,哀婉凄怨,如泣如诉,我禁不住泪溢出眶……幼时的我,不知什么叫害羞。大人们不管谁提议让我唱戏,我都毫不推辞,唱他一段两段,直到人们尽兴。上初中后,学校周末晚会上少不了我的秦腔清唱,寒暑假中,家乡的业余剧团演的戏,常有我扮演的角色。一出《十八里相送》,使我成了家乡小有名气的演员。
  初中毕业时,我报考宝鸡市戏曲学校。就在其它同学参加高中考试的那天,我告别了熟悉的校园和慈祥的老师,奔向宝鸡。临上火车前,一向寡言少语、大字不识一个的父亲,石破天惊地送给我一句堪称名言的话:“既然去了,就好好地学。七十二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是写书的孔子还是唱戏的梅兰芳,只要有一绝,就是人里头的尖子。”这大概是他大半辈子看戏悟出来的真谛吧!正是这句话,激励我在秦腔园地里艰辛地耕耘了三十多个春秋:练不完的基本功,演不完的古今戏;瑶环江姐香罗女,海珍水英杨贵妃;风霜雨雪浑不惧,夏着棉袄冬纱衣。岐宝双凤麟扶眉,来去往返多少回?掐指数不清演过多少戏?镜里腮边红渐稀;几多欢欣几多泪?知者自有台下客……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昔日台下趋之若鹜的众多知音渐少足迹,剧场门庭冷落车马稀。我始则惊诧、困惑,继而苦闷、徬徨。我冷静地审视台上:大量未经整理的传统剧目,内容陈腐,观念陈旧、剧情松散、节奏拖沓,已经远远适应不了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我又观察台下,中老年居多,青少年寥寥。有人大呼:戏剧危机!报载:戏剧将自生自灭!面对我爱之若命,为之奋斗大半生的秦腔戏,是爱?是恨?是怨?是愤?酸楚之情,难以言表。我曾几度咬牙:干脆改行算了!何必吊死在这棵枯树上!但我梦也依依,醒也依依,千丝万缕,欲断还系。三次短暂调离,三次急急折回,好比多情的吕家女,丢不下旧日的患难夫婿,演出了曲曲折折的《三回头》。如今已入不惑,看来这一辈子,全得搭给这爱煞人也急煞人的秦腔戏了!
  八四年秋,因改编中篇小说《鸡窝洼的人家》为秦腔现代戏《山洼人》,拜访了贾平凹同志。他说了句堪称名人名言的话:“一个人,只要自己不弄倒自己,别人是弄不倒的。”我想,广而言之,一个国家、一种民族,一种事业(包括秦腔戏)道理也是如此。流传数百年,根植西北五省区的秦腔戏,是黄河流域历代劳动人民繁衍生息、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完善自我的豪情抒发,苦乐渲泄、丰收赞歌和辛劳呼号。她如同九曲黄河之水,融汇百川、不择细流、一泻千里,永不枯竭。我坚信:秦腔绝不会自灭!她象孕育她的黄河水一样,有源有流,有高潮有低谷,有急流也有险滩,但绝不会干涸!有人说我太自信了。我认为人不能没有自信心!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更重视弘扬民族文化,重视戏曲艺术的发展。江泽民、李瑞环等中央领导人曾对此作出明确的指示。我相信,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通过所有从事秦腔事业的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的共同努力,秦腔一定会旧貌换新颜,迎来繁华似锦的艺术之春。
  出处:当代戏剧. 1989-1990年(合订本)/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9-199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