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浅谈戏曲旦角身段


  身段是戏曲界的行话,俗称为台架,即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架式。身段是一个多项功种,涉及面广,包括演员在表演时的身姿动作、动作的衔接连转、动作的静止行态等。简言之,即手、眼、身、法、步综合形式连贯配合的动态。
  身段的美与否,主要体现在演员表演时的台步、小动作、水袖、把架等举手投足的表演动态上。身段与这些功种的关系是非常绝妙的:功种通过优美的身段在舞台上表现出来;优美的身段又依赖这些功种的练习而取得,身段动态直接关系到表演艺术的效果,缺乏美的身段,即使唱念再好,翻打再利索,也会使人感到美中不足。
  身段的练习,是手、眼、身、法、步、精、气、神贯注一体的动动,是表里结合、形神兼备的练习。它不同于激烈的开打或高难度是翻腾,而是通过有形的活动进行意念的训练和气质的培养。这种训练像一把艺术雕刀,琢去形体各部位中非艺术需要的部份,把形态美的部分留下来贯穿到表演的各个动态中,使表演的一招一式、一顾一盼、坐立扭转、抬脚起步、舞动亮相无不传神动人。
  旦角身段切忌直出直入,要求动、静都要有曲线形。例如,做手势时,臂要带有弧度曲线,不能冷直,腰腿不能硬梆梆地竖在那里,而要顺手势方向拧腰掏步。这样,才会给观众以优美的造型。身段的活动有个规律,举手投足都是在圆弧形轨道上运行。就拿旦角常用的很简单的一“指”来说,起势时手腕需呈圆形状,先划一圈或转一周,再不然就是弧形动滑指出,很少直来直去。旦角身段的优美与否关键还是腰,一腰带百劲。腰在身段练习中虽不要求象练翻转那样大的动荡,但要明确它是百动之中心,万变之轴心。四肢随着腰的流动变化,在弧形路线上划出大圈、小圈、平圈、立圈、半圆圈、“∞”字形圈、圈连圈、圈套圈等各种表演动态。在手足表演的同时,要把圆弧形运转贯注到腰轴中去,使意念、动态与手足紧密配合,做到“手到眼到脚紧连,气贯一统神不散。腰肢好似微风柳,刚柔兼济应自然。”这样身段才能不僵直,不散垮,柔逸合谐,优美圆润。
  身段的练习,要注意过渡动态的优美,注意微小的有机联系。如《拾玉镯》中孙玉姣通过放鸡、取食、撒食、数鸡、收笼等一系列动作,连成了一套有内容的表演。而这套表演是许多个体动作通过过渡动态串连在一起的,组成了一个有情节的整体。每个角色的表演,都是由许多个体动态组成小组合,又由小组合汇成小单元,一环套一环,套成演员在舞上的整体活动。这些活动都是由细微的过渡动态衔接在一起的,只有这样,舞台上的表演才能不散不乱,如同金丝穿珠,整齐连贯,美观好看。
  戏曲在表演方法上,多用欲擒先纵、欲左先右、欲进先退。欲动先静的手法。身段的运用也要重视这些,注意动态的驰、张、松、紧、刚、柔、缓、急,忌讳一道汤。
  练好身段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一项慢功、细功。要吃得苦,耐得烦,对每个动作态式都应反复琢磨,弄清来龙去脉、目的、要领和表现方法。掌握规律,抓住精髓,勤学苦练。久而久之,就能娴熟自如。练身段要注意精、气、神的贯注,否则,时间一长就会练成“疲功”,甚至练出些以后难以纠正的瞎瞎毛病来。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已的艺术修养、文化水平和道德情操,以促进对功式、动作的理解和创新。
  出处:当代戏剧. 1985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