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要让戏曲就青年


  "就青年"乃势所必然
  有人说,戏曲面临的现状是:观众年已迈,青年不愿睬。还有人认为,戏曲欣赏中已经出现了代沟。两种说法反映了一个问题,即戏曲观众老化,后继乏人。有关部门反映,目前戏曲观众绝大多数是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则很少。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陈云同志在《出人、出书、走正路》的谈话中指出:“不要让青年就评弹,而要让评弹就青年。”[1] 陈云同志对曲艺发展规律的这一科学总结,完全适合于戏曲。戏曲和其他姊妹艺术一样,均面临着新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的考验。考验的结果必然是“环境只接受同它一致的品种而淘汰其余的品种。”[2]戏曲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同新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一致;而要达到这种一致,就必须“就青年”。这不仅因为青年在整个社会结构中人数较多,比例较大,他们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而且还因为青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时代的希望,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他们在各行各业中(包括艺术欣赏中)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就青年”就是就新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就是就人民。任何艺术如果能拥有青年观众,发展则有望,前途就可观;而失掉了青年观众,就失掉了未来,失掉了希望。所以,戏曲“就青年”既是时代所需,人民所需,又是戏曲自身振兴和繁荣的必由之路,这叫大势所趋,顺之者昌。
  “就青年”就要了解青年
  鲁迅先生在他的一篇杂文《偶成》中,谈到他的家乡戏说:“看客的取舍,是没法强制的,他若不要看,连拖也无益。” [3]这就是说,戏曲必须尊重观众的欣赏要求和兴趣,必须研究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心理。而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心理是与其年龄有关的。老年人有老年人的欣赏习惯,中年人有中年人的欣赏嗜好,青年人又有青年人的欣赏心理。戏曲要“就青年”,首先就需要了解青年的欣赏心理。笔者通过一些调查,认为当代青年对戏曲的欣赏心理大体有五种类型。
  一是娱乐型,这种类型的青年,看戏带着明确的娱乐目的。白天快节奏的工作和学习,使得他们神经比较紧张,心理比较疲惫,需要到剧场里去放松一下,以借戏曲艺术的魅力来松驰其绷紧的神经,抚摸其劳累的心理。这种欣赏心理的特点是重情(要求感情共鸣)、重趣(要求戏有趣)、重乐(要求观戏的愉悦和快感)。
  二是模仿型。这种类型的青年都是开放型的性格,兴奋神经特别活跃,总是好动难静。他们对艺术的欣赏要求越易于迅速模仿越好,如听歌曲能歌之唱之,看舞蹈能舞之蹈之,观戏亦能够哼之和之,就象听《朝阳沟》等戏的一些唱段那样,能在座上击节跟唱,观后即兴学唱。
  三是尝试型。这类青年没有明确的欣赏目的。他们看戏只是受某种好奇心理的支配,去到剧场,尝试一番,对胃口则看下去,以后继续欣赏,不对胃口则退出来,从此不再光顾。
  四是求知型。这类青年求知欲比较旺,他们步入剧场,可望能从看戏的积极休息中获得一些新知识信息。这种欣赏心理的特点是既重内容又重形式,其目的是求知于戏,要求戏中通过艺术渠道传递出来的知识越新越好,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五是暂借型。这类青年走进剧场的原因是他们暂借剧场的一席权作谈情说爱或交朋结友之所。有时他们虽在剧场而不观舞台,只在座上窃窃私语;有时他们亦或借看戏谈恋爱和交朋友,台上戏和台下“戏”交融进行。
  当然可能还有一些欣赏心理类型,但主要恐怕是上列五种。比较起来,五种类型中前三种拥者甚众,后两种为数较少。所以,戏曲“就青年”主要是前三种。这就给戏曲提出了娱乐性强、可仿性强、知识性强和色彩多样化的要求。当然,正如青年本身的不成热、不定型一样,青年的艺术欣赏心理也是不稳固、不定型的。青年可塑性决定其艺术欣赏心理的可变性。五种欣赏心里类型彼此之间也不是不可愈越。第三、五种类型可能向第一、二种类型靠拢,第一、二种类型也许朝第四种类型发展,第四种类型也可能步入到第一、二种类型中去。所以,戏曲“就青年”不仅要就青年多种多样的欣赏心理,而且要随时考虑到青年的欣赏心理可能、即将和已经发生了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随机应变,相应去就之。这样,戏曲“就青年”,就不是笼统的而是具体的,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的放矢的了。
  要用新戏“就青年”
  虽然青年对戏曲具有各种各样的欣赏心理、欣赏个性,但应该看到,他们毕竞也有一个相同的欣赏心理,欣赏共性,这就是:青年人都是厌陈旧,喜新美的。如果说爱新美之心人皆有之,那么,青年人则尤甚。当代青年接触的知识面较宽,艺术欣赏时渴望新美的心情较切,接受艺术新信息的能力也较强。他们要求戏曲有新鲜的内容和故事,有新的人物和情趣,要求戏曲形式能够传递出更多的新信息及其指向,从而获取更多的思想裨益和艺术美感。可是,我们的戏曲离青年的这个时代欣赏特点却相距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是戏曲在内容上存在着一旧二长的问题。旧,指的是剧目陈旧,内容过时。戏曲舞台上演的古装戏多,现代戏少;老戏多、新戏少。目前戏曲舞台上演的剧目比例严重失调,传统剧目占了绝对优势。不可否认,传统戏在从“四人帮”禁锢下开放出来的那几年,对丰富上演剧目,活跃人民文化生活等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戏如观花厌一色,随着生活的前进,时代的发展,剧场上演的还是以传统戏为多,而且剧目日趋雷同化,人们当然就不会满意了,加上还有电影、电视、歌舞等艺术的冲击,于是当年的传统戏热便日渐冷了下来。不仅青年观众不太愿意进剧场,就连中、老年观众也逐渐产生了厌烦之意。这样,戏曲舞台当然就日趋冷落了。这就是说,光演传统戏是不能招观众的,也是不能“就青年”的。旧的一套,公子落难、小姐赠金,宫闱袍甲、凤冠霞帔之类总和电子科技、五讲四美、四化建设、改革创新的壮举难于合拍,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难免给人以隔世之感,因而一般不能和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所谓看老戏掉眼泪,替古人耽忧,老年观众或许如此,而青年观众则不尽然矣。再者,因为传统戏虽然也有其教育、审美和认识功能,有其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伹它毕竟不能直接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和传统戏、新编历史剧不同,现代戏中折编演的人和事皆近在人们的眼前、身边,观众看了颇有亲切感,咫尺之间,就能收到直接的思想教育和美感享受。对青年观众来说,由于现代戏反映的新生活和新人物,他们比较熟悉,因而也乐于易于接受。所以,我们要用新戏(主要是现代戏,也包括一些好的新编历史剧)来“就青年”。
  戏曲内容上还有一个长的问题。目前,舞台上的戏曲都比较冗长。一般看一场电影只需九十分钟左右,而看一出戏则要在一百五十分钟以上。当代的生活节奏快了,人们要求快速度和高效率,所以,看戏时间一长,不仅青年人坐不住,恐怕中、老人也受不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虽然“海戏无边,一唱百天”,“三请樊梨花三个月也请不动”的情形已是历史上的事了,但其遗风并未根绝。比如,把一个中戏拉成一个大戏,将两本、三本的连台戏拉到七本、八本,甚至十本以上,如此等等。本来青年对老戏、连台本戏就兴趣不浓,而你又掺假兑水,人为地把戏曲内容搞得冗长芜杂,他们当然就更加不买帐了。
  由上可见,必须根治戏曲内容上的一旧二长的弊病,调整剧目结构,在三并举的前提下,多编多演新戏和现代戏,增加剧目内容的信息量,使之简练、紧凑、明快,并富有丰盈的戏曲情趣,富有生动的“形象、色彩和声音”。[4] 这样,戏曲内容才能“就青年”。
  在改革中“就青年”
  艺术内容传达的需要决定了艺术的表现形式,而艺术表现形式一旦形成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戏曲艺术就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而又固定的表现形式的。和形式相比,内容却是最活跃的,它总是追踪着时代,追踪着生活,并随着时代和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内容决定形式,一定的艺术内容总是要求有一定的表现形式与之相适应。所以,艺术内容变了,表现形式也要变。就当前的戏曲而言,它的那些日趋陈旧的表现形式已经和新鲜的艺术内容明显地不相称,与时代的节奏明显地不合拍,与青年的欣赏心理明显地有距离。戏曲表现形式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光有新内容,没有新形式,戏曲就“青年”是就不了的。首先,戏曲的节奏需要改变。人们普遍反映戏曲节奏慢。慢的原因一是编剧的笔触过于细,二是表、导演的处理过于慢。过细则腻味,过慢则拖沓。而腻味和拖沓则是一切艺术(当然包括戏曲)之大忌。眼下,人类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社会,科学文明的突飞猛进,加快了人类生活的速度与节奏,人们(尤其是青年)越来越讲究效率和色彩,追求个性化与多样化。生活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发生了变化,这就给戏曲审美方向提供了新的要求。可是,我们的戏曲似乎尚未考虑到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现实,依然不改旧时模样,吾道一以贯之,以不变应万变,老是停留在那种“一摇三摆”、“一唱三叹”的慢速度和慢节奏上。这样,当然就与现代生活的节奏和青年观众的欣赏心理大不适应了。比如,有的戏中,一件简简单单的小事,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竟然“一波三折”,不厌其繁地唱、念、做老半天,试想,这样的慢节奏,中年观众尚且难以忍耐,青年观众怎能接受得了呢。当然,戏曲节奏要变慢为快,这是指戏曲的整个速度和节奏而言的。具体到一出戏,也是指戏的整体节奏要加快,决不是说戏的所有局部节奏都要快。如果统统都快,那就不仅要失去戏曲抒情、细腻的特点,而且光快不慢,有张少弛,观众的神经中枢老是绷得紧紧的,也是受不了的。在戏曲节奏的处理上,科学的办法是:以加快戏曲整体节奏为前提,力求快慢有致,张弛兼济,宜快则快,宜慢则慢,该粗不细,该细不粗,这样,才既能发挥戏曲艺术的长处,又能适应时代的节奏,符合青年欣赏心理。
  其次,戏曲的表现形式需要改进。唱、念、做、打是戏曲特有的表现形式。这种形式固然有其长处,但也其短处。短处是它比较死板和凝固,不够多色彩和多样化。因此,需要认真地加以改进。改进的途径是,在坚持戏曲化的基础上,适当地吸取一些姊妹艺术的长处为戏曲所用。如,情节的展开上可采用电影、话剧的明快、简练和跳跃的手法,情趣的安排上可借鉴一下滑稽戏、相声的某些夸张、变形的套路和技巧;做、打的表演上,也可揉进一些杂技、武术的动作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扩大戏曲表演能力,而且可以适合青年观众多方面的欣赏要求,为“就青年”广开戏路。另外,戏曲音乐也需要改革。一般说来,战争年代需要慷慨激昂之音,太平盛世喜欢婉约悠柔之乐。而我们现在的改革年代,世人则从爱听高亢、峭拔、昂奋之声,转而愿闻深沉、抒情、柔和之曲。如人们都比较欣赏黄梅戏和越剧的声腔便是例证。目前,不少戏曲剧种的声腔,都没有解决好。对于这个问题,马泰同志曾经说过:“从音乐到演唱,您超过一定的分贝就是噪音。可惜,没有人给戏曲捡测过。”[6] 戏曲界也有句行话叫做“警报”,即指拉长和挑高的拖腔。现在就连救护车上的警报也已经一改那种刺耳的尖啸之声为“嘟嗒,嘟嗒”的柔和鸣叫,这对戏曲音乐的改革也应当是一个启示。
  再次,戏曲的表演程式需要改革。如果说整个戏曲的表现形式,有失死板的话,那么,戏曲的表演程式则更之。这些表演程式,诸如起霸、走边、四门斗、马趟子、登殿、升帐等等,都有固定套路。不可否认,这些戏曲程式是一代代艺术家们心血的结晶,是长期以来戏曲艺术经验的总结,不仅在戏曲艺术实践中发挥过较大的作用,而且在戏曲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但也应该看到,时值今日,戏曲的表演程式已经明显地出现了两个弊端。一是这些程式一步一趋,慢慢腾腾,速度太慢了,有的戏中,一个程式就得好几分钟,有的戏一个起霸甚至长达十分钟之久,青年观众看了怎会不着急呢。不仅如此,而且固定的程式还在传统戏(包括一些新编历史剧)中戏戏套用,千篇一律。一法多用成艺病,观众自然就见之生厌了。二是旧的戏曲表演程式一般只适用于传统戏,当然也可适用于新编历史剧,而现代戏就不能照搬照用了。所以,戏曲的旧表演程式必须改革,新表演程式需要创造,这也是戏曲就时代,戏曲“就青年”的必需。
  “不停顿于迁就”
  戏曲“就青年”,不应该消极被动,而应该积极主动,应该用“提高”这座桥梁把二者“架”通起来。提高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戏曲的艺术质量,二是提高青年的欣赏水平。
  应该看到,戏曲自粉碎“四人帮”以来,也曾有过兴旺阶段,起过积极作用,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戏曲的艺术质量有了下降的趋势,逐渐地失去了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显然,戏曲艺术质量的高低是“就青年”的关键所在。俗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自有顾客来登门”。著名剧作家徐进同志也说过:“花好,蝴蝶才会飞来。不少剧种的现代戏观众不愿看,这就值得我们深思。我觉得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戏曲现代戏这朵花的质量不高,香味还不浓,所以蝴蝶还不愿飞来。” [6] 可见,要协调好戏曲和青年之间的关系,戏曲质量是主导方面。所以,只有想方法提高戏曲的艺术质量,增强其艺术竞争的能力,才能把广大青年由喜爱迪斯科和轻音乐等艺术吸引到欣赏戏曲艺术上来。当然,戏曲是综合艺术,它的提高也必须是综合性的提高,即从内容到形式,从唱、念、做、打到知识性、趣味性和文学性等诸多方面综合一体地、和谐有致地提高。提高了,就能满足青年观众多方面的审美需求,从而达到“就青年”的目的。
  提高青年的欣赏水平,也是戏曲“就青年”的一个重要方面。陈云同志说:“就青年,不停顿于迁就,要逐步提高他们。”[7]为什么要提高欣赏者?因为“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成为一个艺术上有修养的人。”[8]戏曲“就青年”,并不是盲目地消极地顺应青年,而应当积极地采取措施,逐步提高青年,让他们对戏曲从看热闹到看门道;从要他看戏到他要看戏,即从懂得戏曲艺术的美到欣赏戏曲艺术的美。
  必须看到,由于十年动乱,许多青年虚度了光阴,荒废了学业,他们对祖国的历史,民族的文化遗产比较无知,对传统艺术,其中包括戏曲艺术不甚了解;加之传统戏被迫停演了十年,因而当代青年从小就失去了欣赏戏曲艺术的机会,无形中青年对戏曲就有一种隔膜。这种种的原因便造成了青年欣赏戏曲艺术能力先天不足,只有后天补养;这就有必要多渠道、多方面地采取一些措施,如举办戏曲讲座,宣传普及戏曲知识,组织青年召开阅读戏曲名剧的赏析会和观看戏曲的座谈会,举行优秀戏曲剧目展览演出,邀请青年参加观摩等办法和途径来促进青年对戏曲的了解,诱发他们欣赏戏曲的兴味,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他们欣赏戏曲艺术的能力。  
  当然,欣赏戏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由于戏曲是“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综合,所以欣赏戏曲必须具有“欣赏音乐的耳朵,感到形式美的眼睛”。[9]另外,戏曲欣赏活动不是消极的接受,欣赏者在受到艺术形象感染的同时,要驰骋自己的想象,给艺术形象以“补充”和“再创造”。这种“补充”和“再创造”,又总是受着个人的思想水平、生活经验、审美趣味、知识修养等条件的制约。因此,要提高青年观众欣赏戏曲的能力就不能单打一,而需要在世界观、艺术观、文化素养和生活经验诸方面全面地充实和提高。
  戏曲的艺术质量提高了,就能就“青年”;青年的欣赏水平提高了,就会爱戏曲。两个提高汇合了,戏曲与青年之间的桥梁也就架通了。戏曲在“就青年”中提高,又在提高中就青年;青年在欣赏戏曲中提高,又在提高中欣赏戏曲。二者之间相互地促进与发展,坚持下去,戏曲就一定能够振兴和繁荣。
  引文出处:
  [1][7]陈云同志1981年4月5日同上海评弹团负责同志的谈话。
  [2]丹纳《艺术哲学》
  [3]“鲁迅全集”1958年版第5卷第165页。
  [4]别林斯基之言。
  [5]见《警报与戏曲》《北京晚报》1984年9月29日。
  [6]徐进《花好,蝴蝶才会飞来》《新剧作》1980年第5期
  [8]马克思《经济一哲学手稿》第119页
  [9]《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册第204页。
  出处:当代戏剧. 1985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