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经济信息与秦腔的振兴


  秦腔,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地方戏之一,从明朝形成到现在,也有好几百年了。这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一笔文化遗产,我辈今朝理应发扬光大。但是,我们是否也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地方剧赖以形成和生存的封闭性地方观念,已经受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大量新事物、新观念的严重挑战。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人口的流动和迁徒冲淡了原有的地域观念,潮水般涌来的大量信息带来了各方面的最新动态。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使人们思想产生微妙的变化。这种思想观念的变化,必然要影响到人们的审美情趣,于是作为地域观念典型代表的地方戏,首当其冲受到了各种外来文化形势的冲击。从这一点看,秦腔的冷落(岂止是秦腔)乃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
  再从秦腔本身看,它的表演形式和表现方法与当今人们的欣赏口味也有很大差距。那种重脸谱的化妆,把演员的本来面目遮得严严实实,角色的外形被夸张到半似神、半象鬼的两极。比古人还要宽大的服饰使观众更难以看到为塑造人物形象所必须的外部线条。至于唱腔,见仁见智者也是早有争论,褒之者颂其为“高亢、响亮”,持异者却引来了“要爱护身体”之说,而外地人竟将“唱戏吵骂分不开”做为“陕西十怪”之一,怕是不无道理吧。试问:在人们早已把对鬼神的崇拜转向了人体自然美的今天,当人们在可共选择的欣赏方式中,更趋于轻松,优雅之时,这种古旧的表演方法,还能吸引多少年轻的观众呢?至此,有的人说了,这是由于年轻人的无知!老年人、还有一部分中年人,至今依然是秦腔的忠实观众!这话有一定道理,因为它说出了目前秦腔观众的年令构成,但有一点不敢苟同,就是对年轻人的那种家长式偏见。与年长者相比,年轻人对历史、对主要反映历史内容的地方戏是比长辈们知道得少些。但仅凭祖宗们留下的老一套程式,毕竟是不够用了。更况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来自其它民族和地区的较少受封建专制压抑的更热烈、更轻松、更自然的文艺形式,不是更有益于我们社会正在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吗?为什么每当外地的舞蹈、轻音乐团队到来之际,八千人的演出馆场场爆满、盛况空前?而秦腔作为陕人的骄傲,在自家门口却没这个福份?
  有人可能还会说:就算城里人和年轻人不爱秦腔,但秦腔在广大农村、在众多的农民那里,还是深得宠爱的,这话看来不错,但也应分析一下,在我省农村文化生活中,秦腔至今仍雄踞宝座、其势不减。但是事情总是要变的。几千年来,追于生计和闭塞而被禁锢在一个极小圈子内的农民,其精神生活十分贫乏。有限的信息和交往,使得他们欣赏的文化形式只知唯有秦腔而不知其它。简单的几把乐器,炭黑描眉,朱砂抹红,再加上几段熟悉的乡音,便构成了他们的全部精神享受。这种状况,从那不知始于何时的久远一直延续到三中全会以前。但现在不同了,农村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象魔法似的迅速而猛烈地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久久压抑在心底的各种审美欲望,随着生活的富足,文化的提高,眼界的开阔、潮水般的涌了出来。这些富了起来的农民,闪着新奇的眼光,第一次走进富丽堂皇的艺术宫殿时,
  秦腔在他们心目中的一统天下就很难维持了。不说别人,就说大家熟悉的高加林吧(他身后是少有小农思想的一代农村新人),若让他在秦腔和音乐、舞蹈、歌曲等文化形式中必择其一,我看他肯定趋于后者无疑。这不是无根据的妄言。请看:广州的农民已经办起了音乐茶座,辽宁得胜屯的“泥腿子”们不是也玩上了铜管乐吗?发达地区农村的今天,也就是我们的明天。农民的文化胃口在几千年“一贯制”以后,今天就要大变了,那些自以为秦腔在农村还是“高枕无忧”的头脑,于此时似乎也该清醒清醒了。
  话说到这个地步,对“振兴秦腔”可能扫兴不小。但我觉得,每一种文艺形式的出现都有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它能否发展也必然受到社会需求的制约。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与自己原有的旧观念、旧爱好的诀别,这虽然是痛苦的,却又是无可挽回的。若置当今文化艺术日趋融汇的滚滚浪潮于不顾,仍倾其全力企图“振兴”以挽狂澜于既倒,其结果能有多大呢?怒我直言,秦腔目前就处于这样一种境地。那么,秦腔是否果真如一些偏激的人所说的注定要衰败呢?这也不尽然。因为秦腔毕竟还拥有许多观众,况且秦腔本身也在调整,它最终将在有着不同欣赏口味观众心目中占有一个合适的位置。
  出处:当代戏剧. 1985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