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善唱而又重做——看丁良生演出的《打镇台》


  作为戏曲演员理应“唱做并重”。但在实际上,真正大成于此者却并不多见。因为有的演员不是限于天赋条件“有锅盔没牙”或“有牙没锅盔”,便是满足于“一得之功”或“一叶障目”而仅以“偏锋”致胜。如果说,因条件所限,于某一方面钻研发展,取得成效,自然无可厚非,也不必苛求。但对于有条件的青年演员来说,仅亮几句唱腔或来几下摔跌,我以为是大不足取的。这无异于艺术上的“偷工减料”,也是缺乏事业心和对观众不负责任的表现,丁良生演出的《打镇台》其所以得人喜爰,恰是在发挥了唱工优势的同时,而又重视了做工并有所突破,例如县官王震在听到有人击动堂鼓时的出场,并未象通常所表现的大惊失色,手忙脚乱,而是行动迅速,神情专注,不无惊异地作着揣测判断,显示出这个县官的老到和干练。又如王震与李庆若的接触,虽然一为七品知县,一为八台总镇,官阶颇谓悬殊,但王并未诚惶诚恐,手足无措,而是一面彬彬有礼,接待应对,一面强自隐忍,察言观色,从而见出王震的不卑不亢,临事不
  慌。其他如眼神,台步、髯口、水袖的运用,也都不事铺排,点到为止,给人以大方稳健、简洁清秀之感,颇具几分“书卷气”,尤其从眼神的淡淡一瞥,袍袖的轻轻一甩,更看山这位七品县令对权官显宦的不满和轻蔑,这就为其后的据理力争、怒打镇台作了合理的铺垫。所以,善唱而又重做,且做工不囿于一般化地“提袍甩袖亮靴底”,而是致力于人物形象的刻划,是值得赞许和提倡的。
  需要强调的是,他的唱确是唱,而不是喊,他唱的又确是戏,而不是歌。我以为,唱歌的方法是可以为唱戏所用的,但又不可以用唱歌的方法代替唱戏。这是两个不同的艺术品种,可以而且应该相互吸取借鉴,但不可以彼此混同。丁良生在唱时很注意“喷口”,吐字很清,能“以字生腔”,这是戏曲的传统。他也注意“润腔”,这更是戏曲的独特手法,如果在一段唱中取消了“润腔”手段的运用,不但特色顿失,而且感情色彩的跌宕变化更无从表现。他的大段唱“陈世美秦香莲结为丝罗”之所以激起满堂彩声,正是大量运用“润腔”的结果。或一滑一挑,或一颤一闪,均能牵情挂味,情味交织。由于此,他的唱不显矫揉造作,为味而味,大概可以算是质朴含蓄的“本色派”吧!这样的“唱风”令人可喜。
  出处:当代戏剧. 1985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