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腔旦角几则小技表演技巧


  一、盘子
  盘子是我们常见的生活用具,在舞台上,演员们通过各种姿势与技巧性的表演,给这个小物件增添了生气。它既是发现生活的道具,又可揭示人物的身份与内心活动,同时还可活跃舞台气氛,增强艺术效果。
  盘子的形式多样,戏曲舞台上常用的有长方形与圆形两种。
  盘子的表演分为端盘、耍盘与盘亮相等。
  (一) 端盘有单手端盘与双手端盘。
  单手端盘:一手中指屈向手心,姆指、食指与无名指鼎立在盘底中心将盘托起。盘位可根据表演需要而定,一般手举到本侧肩前五至八寸处,略高于肩,盘沿与脸侧相距约两寸余;另一只手可叉腰、护盘,随台步摆动,或选择其它适合的姿态作以配合。
  双手端盘:双手兰花指对捏盘边,两臂自然弯曲,将盘平置于一侧胸前,呈端盘状。盘位可因情况而变化,如对所敬(夫婿等),可以齐眉;对所尊(帝玉、神明等),可以高于头顶。
  (二) 耍盘主要是以下几种形式的转盘。
  对角转盘:双手兰花指各捏长方盘或方盘的对角,将盘面向外斜竖胸前,用手指拨动,将盘向内或向外旋转起来,并趁势将盘角移至掌心,靠腕部内力牵引掌心和谐揉动。可连续旋转。
  转盘要快而巧,手的动作要小一些。
  平转盘:五指伸开将圆盘托起,手腕向内拧动,使盘平转,并随着旋转的惯性将食指顶在盘底中心,手呈兰花指形,以手腕内力牵动,食指顺势绕动,维持盘面水平转动。(注)
  平转盘时,前臂上屈,使盘位略高于肓,盘沿距脸侧两寸余。转盘时手劲要均匀和谐,才能保证盘身平稳。
  平转盘是戏曲耍盘的基本技巧。
  高低盘:一手平转盘于头侧,另一手平转盘于胸前,两手上下斜距尺余,身体倾向低盘一侧,眼望高盘。两盘位置在表演中可作变换,随着盘位的变换,身体的倾斜度也要相应变化。
  掏盘,将盘子平转稳定之后,手腕缓缓拧动,手心逐渐朝上,食指向前趋于水平,继而手叩腕向内平转,食指横扫胸肋从腋外掏出向上拧动,转回原位。
  掏转中,要注意保持转速,利用盘子的旋转惯性,防止翻落。
  掌握了转盘的基本技巧,就可以随着表演的需要采用各种优美的姿态,如“探海”、“卧鱼”、“望月”及各种下腰均可用在盘的表演中。
  (三) 盘亮相,是指持盘表演时的静止姿态。它和角色的整体表演相配合,姿势自由多样。下边举几个例子。
  正亮盘:双手兰花指于胸前对捏盘边,盘面朝上,然后手向上举,同时顺翻手腕将盘面亮于前方,臂呈高双膀势。
  侧亮盘:一手兰花指捏盘边提盘,盘面朝前,然后将盘向本侧肩上甩置,使盘立于肩上,盘面略向内侧。另一只手侧立掌于胸前。
  对长方盘,亮盘时要提其宽边,甩置后长边立肩。此势以亮低势为妙。
  斜亮盘:双手兰花指捏盘的对角,盘面朝上置盘于胸前,再将盘向内顺圈翻转。翻转时中指伸于盘面边沿向外拨盘,当盘面转至前方时将盘斜亮于胸前一侧。本侧手位基本与耳齐,距耳约五寸,另一手位在中胸处,头部向盘微倾。
  藏盘:一手四指抠住盘面边沿,姆指紧逼盘背边,然后将盘向后上,使盘底贴在臂后。另一手姿自由配合。
  注:初练平转盘时,先将一手食指横在盘底,指蛋儿贴住盘底中心,由另一手拨盘向内旋转,摸索它和手的配合转动规律,当盘子能够在指上平稳旋转后,再练食指竖直顶盘的转动动作。
  转盘也可以使用小指。
  二、手帕
  手帕也就是手绢。是人们日常随身所带之物:戏剧上加以艺术夸张与提炼,已成为帕角中穿小衣裳角色不可缺少的随身物件。其用途很广泛,如拍土、搨凉、遮日、遮羞、擦汗、擦泪等。同时也是配合人物情绪表演的小道具,如在喜悦情绪时可挥舞,在气恼情绪时可甩抖。它是穿小衣裳角色表演的重要配衬物。闺门旦与青衣有水袖妆衬,小衣裳角色两手空空,拿个小手绢就不会显得枯燥。舞台上采用此物的常是活泼伶俐的小姑娘,或是泼辣风骚的妇女,她们都是舞台上较为活跃的角色,因此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手帕的作用,使它和人物一样的活跃起来。
  舞台上常用的手帕有普通用帕和耍帕两种。普通用帕有绢帕、纱帕、绉帕等,这种帕是常用帕。耍帕为特制品,是用两块同等大小正方形的绉料或其它较有分量的软料,边沿裹上金属制作的小练子,然后将它们错角缝制在—起,再用光片加以美化,专供帕儿特技使用。    
  下边介绍儿种使用方法:
  (一) 常用帕
  抛帕:一手执帕于上腹前,臂自然弯曲,将帕向上抛出,高度达额部左右,不等帕落即用另一手于胸前接住。 
  抛帕时臂不要动荡太大,用手腕向上抖动,使帕儿巧妙的飞出,抛接帕均用兰花指势,切忌满把攥,动势要美而脆。
  斜转帕:双手兰花指各捏帕的对角,拉展斜竖在一侧胸前,本侧手高于太阳穴(鬓角处),另一手在胸位,手腕使内力揉动,将帕向里或向外自身转起来。帕儿转动时不要拉得太直,要留有转动余地,腕抖动幅度不宜过大。    
  绕帕:一手兰花指捏在帕儿的一角,将帕提在胯前尺余,作∞字形绕动,绕动时腰身略侧倾于帕,用腕发力。∞字形路线要清晰,体态随和,切忌僵硬。
  盘花帕:顺盘,手的虎口向帕一条边线正中延伸,距帕中线寸余处捏帕,臂自然屈起,置帕于本侧胸前尺余,手内平圈转动,帕随手腕翻转,可连续转动。
  反盘,执帕同上,方向相反。手外平圈转动,可连续循环。
  盘花时,手腕要灵活,帕儿顺着手腕的转动自然展开,好像个花盘上下翩跹。盘花同时是耍帕技巧之—。
  (二) 耍帕
  平转帕:用顺盘花或反盘花做起势,当帕向上转动时,顺势将帕旋出,帕儿出乎即会自动展开,然后食指伸在帕下中心部位,手腕顺着帕儿运转的方向略略抖动,使帕儿加快旋转速度。
  平转帕起势,也可用五指将帕托起,拧动手腕,使之张开,食指顺势顶帕旋转。
  侧转帕:一手兰花指捏帕的一边,置帕于本侧胸前,臂肘自然弯曲。手腕上翻将帕儿向前甩出,手腕反帕字形绕动。帕儿随着腕的转动自然张开,当帕转至臂侧时,手腕略内叩上提,帕儿便会在连续转动中巧妙的从臂下钻过转至臂内侧,手腕顺势上翻继续反∞字路线。
  这样连续绕转,帕儿就如车轮似的彩盘忽左忽右加臂而行。
  立圆花:两手各执帕的对边,置帕于一侧胸前,对侧手在上,两手将帕向里滚动,顺着动势对侧手脱离帕儿;本侧手的姆指,食指及中指迅速换捏拧甩帕的边沿,使之转成立圆形。
  立圆花熟练后,起势时可采用顺盘花与侧转花。
  飞帕:外旋飞,执帕同于顺盘帕。将帕向前上方外平圈旋转抛出,使帕借旋转力很快地张开后,又飞落回来。
  内旋飞,五指将帕托起,向前上方,内平转旋出,使帕张开后又旋回来。
  飞帕主要是用于手腕之力,帕向出抛时,腕要有旋扭劲,使帕借旋转之力即可再转回来,若直抛出就准旋回。
  掌握了耍帕基本技巧,即可练习背接、拐踢、换手转等。
  耍帕是一种显明美观的表演技巧、烘托性很强,但必须根据角色和剧情的需要恰当采用,否则就会影响表演效果,使美好的技巧变成脱离剧情的技术卖弄。
  三、吹火
  吹火技巧主要用于鬼怪之类角色的表演。如《游西湖》一剧中的李慧娘,就是以美妙的吹火技巧表现正义与邪恶的生死搏斗,使之显得更加紧张,激烈,倍增异彩。
  吹火道具为黄香包与火炬(火把)。
  吹火时将黄香包顺置口中,包口朝外,咀唇撮成小圆孔(以便控制黄香包和气流),以上腭后部呼气,将黄香粉喷向火炬,使黄香粉与火炬火焰相撞,形成爆发性焰朵。
  喷粉时要掌握好气息与出粉量,喷一朵大的焰花时,气息要长、要足,将粉一口气唢出,就会形成一朵较为持久的伞状火团。要喷一串小花朵时,气息要有短促的间息,粉量要有严格的控制,形成一个接一个的焰。喷一串花朵时可前慢后紧,前边少出粉,后边多出粉,使花距越来越紧,焰花越来越大,以增强吹火技巧的表演效果。
  吹火时要将粉末吹到火炬火焰的中上部,使燃烧充分,焰朵就会大而亮。若偏向左右或根稍部,焰朵光彩就会减弱,甚至不能成花。 
  还有一种较难掌握的吹火技巧,其特点是先吹一个焰朵做火种,然后脱离火炬,不等前边的焰朵息灭,紧接着对它喷出粉来,及时引火成花……,这种传递引火称为“套火”,也叫“离心火”,后边的焰火可依次移动离开前边焰火的位置,平移的为横引,纵移的为竖引,演员技术高超的,可使引火占距半个台面,十分壮观。
  吹火最重要的是掌握气息的控制与运用,要用鼻子吸气,胸腔蓄气,上腭后部呼气,用咀控制气,着力于丹田,这些器管要紧密而自然地配合,使气流能够将黄香粉随心所欲地送出来。
  吹火时,口离火炬尺度以演员气量而定,一般以七八寸为宜。远了恐气量不足吹不出花来,近了则容易烧伤颜面。表演时,不要缩肩仰头出踅力。另外,执火炬的演员要密切配合,共同搞好表演。
  吹火的黄香包是根据演员口腔大小而制成。一般是将麻纸裁成10公分左右见方小片,将碾成粉状的黄香末取30克左右置麻纸片中,然后将纸片边沿收拢在一起,拧成一个长桃形纸包。用剪子剪去桃尖,形成直径一分左右的圆孔,这样黄香包就算制成。火炬是用麻纸搓成很多纸捻,扎在一起,下端套一直径20公分左右的非易燃体园盘为护手,护手下边装置把柄。用时给纸捻上浇上油(一般是菜油),以便点燃。
  四、 转 椅
  转椅的基本动作是:一手掌按椅背一角,将椅身倾斜,用对角椅脚外沿着地,以通过按点与着地点的直线为转动中轴,肘关节为主要摆动中心,掌心圆形运转,仗椅子旋转起来。因掌心运动方向的不同,转椅动作可分为内转与外转两种。
  表演时,为使动作紧凑美观,臂部动荡不宜太大,身体要略向椅侧倾斜,另一只手可亮高、低单膀或叉腰等姿势。   
  转椅动作多用来表现比较强烈的感情。如在《穆桂英破洪州》一剧中,穆桂英身负破阵重任,面临强敌,却又临产,这时采用转椅动作,恰当地表达了她竖决破敌而又焦急、忧虑的心情。相反,在一些场面,转椅也可以表现比较欢快的心情或凝思时的下意识动作。
  出处:当代戏剧. 1985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