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腔史料新得(续)


  18.《二度梅》,清宣统二年(1910年)西安澍倍堂刻本。封面书“二度梅全本”五个大字,右面有“宣统庚戍年壹百九十册”一行小字,左面有“南院门澍倍堂”一行小字。共六本三十折。第一本有:下寿、斩梅奎、良玉投亲、良玉疑花四折;第二本有:良玉祭梅,梅开二度、杏元骂相、杏元和番、分别赠钗五折,第三本有杏元投崖、杏元落园、良玉遇邹公、春生投江、江魁抢亲五折;第四本有:春江认亲、书房思钗、失钗相思,请医诘问、探疾试真五折;第五本有:采花池会,指钗为聘、回朝妥婿、二生途遇四折,第六本有:拜府逼婚、午门殴杞、大审芦杞、明冤寻父、征剿蕃邦、芦黄受诛、封官团圆七折。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存有西府秦腔谢焕章口述本,豫剧、蒲剧、晋剧、山西北路梆子、河北梆子均有老艺人本。
  19、《李彦贵卖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咸阳永盛堂版本。剧本最后一页末尾有“己丑桂月咸阳永盛堂”一行小字。此剧为全本《火焰驹》中一折,蒲剧,晋剧、豫剧有老艺人口述本保存。
  20、《观春秋》,咸阳永盛堂刻本。出版年代未注明,按永盛堂出版的《李彦贵卖水》一剧的年代看,应为清光绪年间的版本。其它梆子剧种均不见存本,剧情是:曹操困关羽及刘备二夫人于许昌,欲乱其嫂弟名分,使其夜居一室。关羽秉烛观春秋达旦,后护送二夫人回朝。
  2l、《诸葛祭风》,咸阳永盛堂刻本,未注明出版年代,按《李彦贵卖水》的出版年代,应为清光绪年间。晋剧《祭风台》、豫剧《借东风》、秦腔《火烧赤壁》、蒲剧《火攻计》有此故事情节。
  22、《放牛》,咸阳永盛堂刻本。未注明出版年代,按《李彦贵卖水》的出版年代,应为清光绪年间。此剧又名《小放牛》,各梆子剧种均有此剧目。
  23、《秀才听房》,咸阳永盛堂刻本。未注明出版年代,但按《李彦贵卖水》的出版年代看应为清光绪年间。此剧其它梆子剧种均不存。剧情是:秀才李生金应试寻找住处,见一美貌女子便生歹意,请求住宿,女应喏。晚上女子的丈夫回来,李生金在窗外偷听私房话被捉拿送往衙门问罪。
  24、《赵得胜带箭》,德兴堂刻本,未注明出版年代,疑是清末刻本。其它梆子剧种均不见有此剧目。剧情是:赵得胜黑夜巡城,被城下张定边一箭射中。朱文正欲替其拔箭,赵料自己难以活命,遂将后事托咐朱文正和张子明。赵得胜死后,朱文正用张世明之策,一面派张子明去南京搬兵,一面让张世明诈降破敌。
  25、《*(左马右交)龙驹·拷鸾》,未注明出版单位及时代,但其版本规格和字迹与《赵得胜带箭》相同,应为清末德兴堂刻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存有西府秦腔邓遗口述本,同州梆子拜家红口述本、蒲剧、晋刷均有老艺人口述本。
  26、《墩台挡将》没有注明出版单位及年代,但其版本规格和字迹与《赵得胜带箭》相同,应为清末德兴堂刻本。此剧又名《江东桥》,《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三十四集收有抄本,豫剧亦有此剧目。
  27、《日月图·点化》合盛堂版本,此未注明出版年代,疑是清末刻本。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存有西府秦腔杜同保口述本。蒲剧、晋剧、上党梆子、豫剧、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
  28、《牧羊卷·放饭》,咸林(疑是咸阳之误)庆春堂刻本、封面书“牧羊卷放饭”五个大字,最后一页末尾有“咸林庆春堂杂书发行”一行小字。此剧又名《席棚会》,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存有西府秦腔谢玉珊口述本,蒲剧、晋剧、山西北路梆子、豫剧、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
  29、《讨荆州》,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刻本,出版单位不详。剧本最后一页有:“道光二十五年新刻讨荆州·七络”一行宇。“新刻”二字证明在此刻本之前就有讨荆州的梆子剧本流传于世了,“七络”疑是陕两的一个地名,各梆子剧种均有此剧目。
  三、《30娘教子》,未注明出版单位及时间,但其版本规格字迹均与《讨荆州》相同,疑是道光年间的刻本,此剧各梆子剧种均有老艺人口述本。
  除以上三十种外,还有《断桥亭》一种为民国二年(1912年)西安泉省堂刻本。封面有“民国二年新刻十三”、“德娃、断桥亭”、“西安泉省堂刻”等字。“德娃”为清末民国初年西安著名的秦腔旦角演员陈雨农的小名,陈雨农后入西安易俗社为教授,为培养秦腔后起之秀,为秦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批刻本纸质比较差,文字也既不规范且有不少错别字,印刷技术很差,不象是专门制版印刷行业的产物。在清代,“堂”不仅指书肆,各种商店、作坊,富贵人家的书房、客厅,乃至一些妓馆均称为“堂”,因此聚和堂、树德堂、泉省堂、澍倍堂、永盛堂等很有可能是西安、咸阳这些地方的商号或业余戏曲组织。梆子戏的盛行与清代山陕商人势力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凡有山陕商人聚结的地方,都有山陕会馆而山陕会馆多建有戏台。每隔逢年过节均要酬神唱戏,山陕商人不仅用重金邀班招角,在经济上支持梆子戏班,而且在许多商业行会中还建立了“自乐班”。这批子刻本很有可能就是为了他们欣赏和学唱梆子戏而印制的。从这批刻本中的文字记载来看,当时西安,咸阳等地民间刻印梆子戏剧本很盛行,如西安南门一带就有聚和堂、树德堂、澍倍堂四家,而且每家不只印过一次。如树德堂在同治甲戍年到光绪丙子年三年的时间里就印刷了三次,《审周仓》一剧印数为五十五册,树倍堂的《二度梅》印数达一百九十册。辛亥革命失败以后,我国经济命脉掌握在帝国主义和洋奴买办手里,山陕商人势力迅速瓦解,我国北方城乡几经军阀、日寇涂炭,戏班星散,艺人东奔西逃,大量的戏曲资料散失了。这批梆子刻本原是齐如山先生所收集,后经陈砚秋先生捐献给中国戏曲研究院的。因过去我们对地方戏研究不够重视,致使这批刻本今日才与我们见面。
  这批刻本以历史题材的戏为主,兼有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戏,其中有六个剧目是各种梆子剧种过去均未发现的,我们可以从这批剧目中了解清末西安秦腔舞台上演剧目的概貌。另外这批刻本还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清代秦腔音乐、表演方面的资料。这些对于我们研究秦腔乃至与它相联系的各梆子剧种之间的关系都是非常珍贵的。这批刻本和与此同时发现的一批山西梆子刻本合编为一书,将由山西省戏研究室付印、不久将与大家见面。
  出处:当代戏剧. 1985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