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老腔影子”史考


  老腔,是源于陕西省华阴县境内的地方皮影小戏。俗称”老腔影子”。根据《华阴县戏曲志》载: “源于西汉,成熟于明代。”
  1.剧种考。迄今为至,我国戏剧史有关“影戏”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耐得翁《都城记胜》、“瓦舍众伎”条曰:“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秦纸雕簇。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之丑形。盖益寓褒贬于其间耳。”《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条载:当时杂剧演出,其中有“丁仪、卜吉等‘乔弄影戏’”,艺人手里摆弄着影人,口里说着“话本”,这种话本叫“影词”。“京瓦伎艺”条又载:宋杂戏演出,以说剧故事为最,如“讲史”“说三分”(三国故事)。北宋作家张耒在《明道杂志》中说到,当时京师有个富家子弟喜欢观赏弄影戏。每逢弄至斩关羽的时候,他即泪流满面,请求艺人慢些下手。宋人高承在《事物记原》卷九“博奕嬉戏部”第四十八“影戏”条载:“宋仁宗时(按公元1023——1056),市人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从上述史料看,宋时“影戏”已颇为兴盛,故事多以三国为题材。另,《东京梦华录》卷七载:“驾登宝津楼,诸军百戏呈于楼下”。又录卷九“天宁节(皇帝生日)”“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赐宴。 “左右军百戏入场。”“诸军”指一般卒伍中具有伎艺者。 由此可见,宋时卒伍演杂剧已经很盛行,“影戏”属杂剧系统, “诸军”弄“影戏”自然也是可能的了。 
  笔者对华阴“老腔影子”上演剧目的题材作了调查。发现现存的100多出剧目,基本都是“三国”“列国”题材。三国戏竟占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如《单刀会》 《桃园结义》 《三战吕布》 《三顾茅庐》等剧早在宋元南戏、金院本中就有。又,泉店村老艺人张全生、张凤君讲:“老腔源于说书”,此点正与宋代“影戏” “说三分”完全相符。古华阴既为历代屯兵之地,京师粮仓又设在泉店村附近,当是军营遍布,卒伍如云。可以推断,守备华阴的卒伍演“老腔影子”、讲三国年代兴衰,记岁月英雄文武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2.声腔考。纵观中国戏曲发展历程,每一种声腔,总是以本地域的语音、歌谣或小曲为特色的。古往今来,我国北方民族性格多为强悍,说话办事斩钉截铁,故而形成北方戏曲旋律多有大幅度跳跃,硬挺直截,声情少而词情多。如王骥德《曲律》所说:“北之沉雄,南之柔婉”。 “老腔影子”的声腔亦具有同样风格。“粗犷豪放,高亢昂扬”。北曲声腔演唱,由正旦或正末一个角色主唱,采用不同曲调来敷演故事。“老腔影子”亦属这种演唱形式。多为须生或正旦一个角色主唱。另据华阴县老戏剧家潘渊先生考:汉唐以来,三河口的船工们在漕运皇粮和货物时,一边喊着拉船号子,一边拍击船板,一人领,众人和,这种“拉船号子”便是老腔产生的声腔基础。今老腔声腔中的“拉波”调,即为“拉船号子”演变出来,至今仍保留着“拉船号子”的旋律和一人唱,众人和的演唱形式。今老腔击乐中之“檀板”(木槐制,击节用)则应为“船板”的误传。因此,笔者以为,作为老腔的声腔,可能产生于西汉,但当时仅属于一种老腔说唱,并不能称之为“老腔影子”。根据元代戏曲壁画和《兰采和》描述的情况,北宋杂剧是用鼓、笛、锣、板作为伴奏乐器的,至于清唱北曲,则用弦索伴奏。马彦祥、余从在《戏曲声腔、剧种概说》一文中称:“弦索。是一种似琵琶而略小的弹拨乐器”。笔者以为:这种“似琵琶而略小的弹拨乐器”,正是今老腔伴奏所用的“月琴”,至今关中地区仍有“弦索”的称谓。直到北宋时期,“京师人初以素纸雕簇,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弄影戏“,才可能形成“老腔影子”,
  3.“影人”造型考。《都城记胜》 “瓦舍众伎”条记述北宋“影人”造型云:“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予之丑形,盖益寓褒贬于其间耳。”老腔“影人”造型至今保持着这种风格。忠奸褒贬极为分明。如三国戏中,刘、关、张雕以正貌,寓以汉室正宗,曹操雕以丑形,寓以乱世奸雄。另,《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的同志有个惊人发现,他说他在调查老腔音乐中发现老腔“影人”酷似今华阴人,这一发现乍听起来引人发笑,笔者为好奇心所驱使。特将老腔“影子”与今华阴人作了对比,可以说明“老腔影子”和华阴人古老的血缘关系。  
  综上所述,“老腔影子”“源于西汉”之说颇不准确,作为老腔的声腔,可能产生于西汉,但形成“老腔影子” (或作影戏)则应为宋代,有人可能会问,既然“老腔影子”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影戏”之一,为何史料并无记载?笔者以为原因是:第一,它毕竟是一种地方小戏;第二,有其历史根源,据宋史《乐志》载:“太平兴国中(按976—983),民间作新声者甚众,而教坊不用也”。又,“真宗赵恒 (998——1022)不喜郑声,而或为杂调,未尝宣布于外”。故而作为“郑声”的老腔,不会被列入史载。
  出处:当代戏剧. 1988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