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戏曲旦角的亮相及练习


  “亮相”,是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为突出角色情绪,加强戏剧气氛,由动态转变为短时静态的表演程式。它是戏曲表演的特有手法。
  亮相从身段上讲是个由动到静的过程,就神情而言也应是暂短的停顿。它是内外结合形成的;外在赋予形象,内在赋予灵魂。所以亮相不但要有外在的功夫,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内在的艺术素养,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好的表演效果。
  好的亮相在舞台上是很有魅力的。有艺术造诣的演员,一个出场亮相就会紧紧地抓住观众的心。这是因为成功的亮相,能通过演员的神情、形态、形象,给观众以突出的印象,促使观众较快地进入剧情并和剧中人物交流感情。一个动作较强的开场戏,演员干脆利落的亮相,立即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全神贯注地欣赏演员的精湛的艺术表演。所以适当地运用亮相,有助于引导和加强剧场气氛,扩大艺术效果。
  在戏曲表演中,亮相的运用是比较广泛的。通常给人们印象较深的是上下场亮相,其实,表演过程中舞蹈、武打等动作的暂时停顿,也属于亮相。可见,亮相就像文章中的标点符号那样,运用得当,能使表演层次明朗,节奏清晰。
  在舞台上表演的有单人亮相、双人亮相和多人同时参与的群体亮相。双人以上的亮相姿势是多样的,有时对称,有时不对称,如高低势、左右势、一顺边等,这都是根据剧情表演需要而灵活采用的。
  要想得到理想的亮相,首先要练好造形的基本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扎势子”。现将旦角亮相的基本姿势练习说明如下。 (这里主要以右势为例,左势反之)
  一、低双膀:两臂呈弧形向胸前伸出;手心向前,呈兰花掌,手指向中上倾斜;两手相距尺余,高低在第四、五肋之间。掏右脚,以左脚着力,使身体略向右倾。眼视前方。  
  二、低单膀:左手叉腰,右臂呈大弧形向本侧平张,手兰花掌,虎口下,手心外翻。其它同低双膀。
  三、低护胸势:左臂屈至右胸前,手指向上,手心向右,兰花掌,指高于四、五肋处,手距胸五寸余。其它同上。  
  四、高双膀:双臂呈弧形上举到顶部两侧;手心上翻,呈兰花掌,手指相对,两手之间相距尺余。其他同上。 (注:高双膀姿势,身体还可以向左前方倾斜,脚势不变,只将着力点从左脚转到右脚前掌上)。
  五、高单膀:左手叉腰。其他同上。 
  六、高护胸势:左臂姿势与低护胸势相同。其它同上。
  七、褶子衣势: (凤凰单展翅)两臂微曲,虽斜角向两侧上下分开,右手向侧上方伸出,略高于头,左手齐腰伸出;双手兰花掌,掌心向上。掏右脚,身体朝右微倾,眼向前平视。  
  八、顺风旗:右臂如高单膀姿势,左臂微屈向外侧自然伸出,手呈兰花掌,掌心朝外,手指向上。其它同上。  
  九、半蹲势:掏右脚,双腿屈膝,同时向下半蹲,手臂可采取各种适应姿势。掏脚尺度可适当放大,直至大掏步。 (此姿势主要用于练习膝的功力) 
  十、山膀:左手握拳,右手呈兰花掌;两臂各在本侧平举,呈大弓形张开,虎口向下,手心均向外翻;臂、手与肩平。掏右脚,眼视前方。 
  十一、护心势:右臂弓至中胸前,距胸尺余,手呈兰花掌,虎口向下,手掌外翻;左手握拳向本侧大弓形张开,势同山膀。掏左脚,眼视前方。 (此势常用左势)
  十二、上马势:右臂自然上举,定于右上侧,弓肘,中指、无名指与小指屈回,食指伸出,拇指自然伸出(如执鞭手势),食指高出头约五寸;左臂呈半圆形弓至胸前,手握拳,与中胸平(约在第五、六肋之间)。拳心外翻,掏右脚,眼视前方。  
  十三、勒马势:双手握拳,叩腕;臂势基本与低双膀相同,略偏左侧。掏右脚,微立右侧腰,眼看前方一米余处。 (形成看马头之感)  
  十四、单勒马势:左手握拳,左臂向左前方倾斜伸出,手腕上叩,拳心外翻,位与腰齐,臂呈大弓形。右臂屈折,臂肘后撤,呈三角形;右手呈执鞭势,位于第五、六肋侧前方寸余,食指伸向左手方向,微立右侧腰,眼视左手方向。
  十五、提斗(魁星提斗):左脚尖朝前,平掌站立;右腿膝盖顶在左腿膝弯,脚抬起,脚尖朝左,脚心朝上,绷紧脚面。右臂呈高单膀形,握拳,拳心向上;左臂于本侧虽弧形下垂,握拳,虎口朝后,拳心向左,拳指对右脚心。身体右倾,眼视前方。  
  十六、犀牛望月:腿势基本与提斗相似,但要存腿,身体向右倾斜度较大,向上拧腰亮胸;头随身转,眼视左前上方,亮顺风旗与其它适应姿势均可。
  十七、卧鱼(卧云):右褶子衣势向下存腿,两腿交叉盘膝慢下,直至两脚外侧着地;上身向右倾斜,拧腰亮胸,下躺,直至右后腰悬贴在左脚内侧。(注意腰部要有挺劲,不能松蹋在脚上)  
  卧鱼的起立动作是:腰部先用力上挺,腰直立后,双膝用力,脚掌扒地,慢慢起立。
  除以上基本亮相姿势外,一些旦角因特殊需要也可以采用弓箭步等男角常用的姿势。但因一般旦角较少用到,这里不细谈了。
  亮相讲究侧度。运用姿势时,演员不能把身体正面直对观众。老艺人们常说的亮出“七分脸”,主要是说亮相时演员要把身体向侧面适当偏转,以借助部分侧影形成更美好的艺术形象。 
  演员身材胖瘦高低不同,练势子时可在基本标准下有所灵活,即侧、立、存、曲、直的分寸应因人而制。   
  亮相的神情表达主要用“眼”。眼是心灵之窗,人的喜、怒、哀、乐主要是通过眼来表达的。亮相时,眼不但要在短暂的静止中把人物的情绪表达出来,还要像照相一样,将其表情固定在瞬间。这叫做“定神”。也就是说,这时眼神要高度集中,使观众能够明显地感到有个节奏性的停顿。如果演员自己定不住神,视线集中不起来,亮相就会显得暗淡无力,因而观众也就会散神,注意力集中不到演员身上来。定神时,既要求能定住眼神,又不能呆滞;要做到定而不死,静中有生气、有感情,这样才能有神有形,形成活生生的显明形象。亮相用眼时,注意抬眼皮,切忌抬眉毛。
  在亮相中,适当控制“气息”。亮相是全神贯注、形神一体的艺术造型,也就是说,是个精气神贯注一体的表演形象。在这个形象的表演过程中,气息起着联络内外的作用。它随着表演动作变化而变化。动作趋静,它应趋小;动作停顿,它即暂止。老艺人们常说的“提着气”,讲的就是这一点。如果亮相时不能提着气,而是散着气,或是大口地换气,就难以造成瞬间固定的形象。这里所谓的“提着气”,并不等于蹩着气,硬蹩气会损害艺术形象,演员也感到很不舒服,提气时,要立腰收小腹、使气蓄在胸腔之中,呼吸要随动作运行而自然变化。
  亮相时还要注意起势动作的配合。一般情况下,文戏表演常用小亮相,多是翻转手腕即可。水袖与舞绸亮相时,要趁它们的动势而进行,如用扇子、盘子、云帚、手帕等导具时,应利用导具特征亮出优美的姿势。文旦亮相,一般采用“欲左先右,欲擒先纵”的表演手法,要求姿态袅娜潇洒,娇柔秀丽。大亮相多用于武戏,常是以大小云手、换(划)膀、翻膀等起势。在起势动作末尾与静止造型的衔接处,一般要求翻腕、变脸;执把子亮相时还要注意拧腕。这时身体不能生硬,要刚柔兼济,有寸劲,使人感到脆、飘,帅、美。
  亮相起势时,腿、脚要和上身姿势配合,如掏步、踏步、催步、小趱子(跺泥)等都要根据表演需要灵活使用。
  亮相还因角色不同而各有侧重,如文戏角色多重表情,武戏角色多重功力。
  亮相,这是个动中求静的功。因其形象比较单纯而显明,故不像蹦跳功那样容易使练习者感兴味。而且,此功气质性强,不易上功,所以练功时要有极大的耐心,要以漫长的时间踏出功夫来。人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三年功”就是这个道理。
  出处:当代戏剧. 1988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