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谈卓文君身段·动作·服饰的创作


  《卓文君》排演至今已五个年头了。今年“五·二三”期间,文化部邀请晋京汇报演出,获得好评,受到表彰。回顾创作排导过程,是值得很好地总结的。
  这个戏是一九八三年为西安艺术学校进修学员结业时排导的。当时,陕西省委提出“振兴秦腔”的号召,我们选择《卓》剧,目的是在继承秦腔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对秦腔进行综合治理。我们开始进行构思时,王保易同志就提出了三个结合:纵向继承与横向借鉴相结合,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相结合;古典美与现代美相结合。还规定了全剧的艺术风格应是诗情画意、清新典雅、载歌载舞,并对表演舞美、音乐等方面提出了全面的创作要求。
  时代在前进,人们的审美情趣在不断变化,要求秦腔艺术也应赶上时代的要求,才能争取新的观众。卓文君虽是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但应是符合当代人审美心理的古代才女。这对我来说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在化妆、服饰造型方面,我们作了大胆的改革尝试。戏曲艺术服饰、化妆方面很讲究造型美,它是体现角色思想气质、精神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的卓文君大多采用戏装或戏曲古装,总觉得它和其它人物如崔莺莺、祝英台等人物区别不大。如采用越剧的古装,又觉得缺乏个性特征,不能很好地表现文君的形象;应该按文君的性格气质、个性特点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重新设计,以别于其她千金小姐。为此,我翻阅了许多汉、唐仕女绘画资料,结合文君的思想性格和演员的具体脸型,给额际头发衬上发垫,使头发加高梳起;括住耳前脸型代替了贴片子的装饰性,又有汉代妇女的发式的特点。头上戴的“头搭”,我们也要求少而美,只戴一朵淡黄菊花,加上发髻用淡蓝纱巾包裹,立刻表现了文君是一个新寡而又是一个具有高洁心灵的才女形象。因为不吊眉,不贴鬓,头饰变了,在原基础上作了相应的改进,使得造形更加协调。
  服装方面也作了大胆的尝试。为了使这个绝代佳人既有传统的古典美,又有现代女性之美,我们给脖子加了项箍,取代“搭领”,把圆领古装改成对门襟领,把原来一尺五宽的衣袖改为一尺,把原来的扣带板前端加宽成弧形,把当垆的围裙有意设计成长方形,用竹、兰、梅、菊镶边,这样就使演员的身材窈窕大方;另外还给文君的服装上加了一层白纱,避免了颜色上的直、露,使其淡雅而素美,具有现代审美情趣的朦胧美。
  为了体现载歌载舞,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剧本还特意把原来“求凰曲”的古词,改为现代易懂的自由体歌词,曲调作为全剧的主题歌。
  身段动作方面,我们经过分析研究和借鉴有关资料。特别是白云生先生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艺术》一书,对我们启发很大,使我们体味到,卓文君这个人物应以闺门旦为基调,吸收其它行当的特点辅之为宜,因为闺门旦的特点是“雍”“倩”“丰”。 “雍”是大方,常言“雍容华贵”,要求动作婀娜娉婷、稳重大方, “倩”代表美的意思,“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丰”是丰满的意思,一个女子再美,如无丰采,就成为泥美人了。再加上吸收“刀马旦”那种刚毅挺拔有男儿气概的“雄”的特点,就在总体上概括和把握了卓文君这个特有的人物性格特征。
  出处:当代戏剧. 1988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8

您是第 位访客!